「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暗示我們,只要心地純正,即使已登峰造極,也能漸進。 漢高祖劉邦為漢室的開國皇帝,他所建立的功業在當時已到了極致。 他的兒子漢文帝劉恆超脫于世俗之外,不為名利所累,不擴充疆土,不大興土木,結果出現了「文景之治」。 使漢室江山進一步得到鞏固。 守中正之道固漢室江山 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的雄才大略無人不知,但他兒子漢文帝劉恆在位期間出現的「文景之治」更是令人歎服。 漢文帝劉恆之所以能把劉家的事業進一步向前發展,是因為他懂得漸進的道理,不貪功冒進,以儉養德。 漢文帝劉恆,在位23年。 他在位期間,不求建功立業,而是針對漢初民生凋敝的局面,採取「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的國策,使秦末顛沛流離的百姓終於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 天下如有旱災或蟲害,他就倍加施恩于臣民,如免去諸侯進貢,開放山木川澤,允許民眾漁獵。 在對待皇室財政開支方面,他帶頭縮減自己的衣服、車駕、犬馬,裁減官僚機構的官吏,開放糧倉賑濟平民。 自其登基以迄駕崩,他未曾擴建過宮室苑囿,未曾增加過犬馬車駕,凡於民不利的,他就下令予以撤銷。 他平常穿的衣服也是質地差的布料。 為了節省衣料,就是他最寵愛的慎夫人,也不許長裙拖地;宮中的幃帳不准許有花紋錦繡。 他在修葺皇陵時,用的一律是瓦器,禁止用金、銀、銅、錫等貴重金屬作為裝飾,而且不修高大的墳墓,為的是節約費用,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他做的所有事都出自一個目的,即「以示惇樸,為天下先」,也就是在全國帶頭倡導艱苦樸素的風氣。 漢文帝的清心寡慾,不講排場,不僅表現在生前,還表現在他對自己死後的喪事處理上。 他非常不放心自己的喪事,唯恐人們鋪張浪費,勞民傷財,因此立下遺詔:「我聽說天下萬物誕生後,沒有一個不死的。 死是天地間的常理,生命的自然結局,怎麼可以過分哀痛呢?方今之時,人們都喜歡活着,厭惡死去,人一死就要厚葬,弄得損財破產,長時間服孝,以致傷害身體,對這種做法我十分不讚成。 況且我又無德,沒做什麼有利於人民的事。 現在謝世,卻使百姓長期服喪痛哭,寒來暑往,曠日持久,讓別人家的父子為我哀痛,老少為我傷心,不能正常飲食,停止祭祀鬼神,這等於加重了我的罪孽,如何對得起天下黎民百姓!我有幸得以守護宗廟,微末之身列于天下君王之上,已有20餘年。 仰賴天地神靈的福佑,國內安寧,沒有戰爭。 我雖不敏,卻常恐行為有失,辱沒了先帝的遺德。 想到歲月悠長,唯恐難以善終。 而今有幸得盡天年,能侍奉於高廟之中,以我之不明,有這樣的結局,還有什麼可悲哀的呢!你們要命令天下臣民,自出喪之日起,服孝三天即皆可除孝服。 不要禁止人家娶婦嫁女、祭祀、飲酒、食肉等;參加喪禮的也不要光着腳;孝服的帶子不要超過三寸,不要在車駕、兵器上纏孝布;不要命令男女民眾來宮中啼哭,應來宮中舉哀的,早晚各舉十五聲,禮畢即可。 非早晚舉哀之時,不得擅自哭泣。 要佈告天下,使臣民明白我的心意,我下葬的霸陵,山川要一切如舊,不要妄加改變。 我死後,把宮中夫人以下的宮女全都放歸其家。 」 漢文帝奉行中道,循序漸進,一點一滴,贏得了民眾,贏得了歷史,為西漢中期的繁榮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歷史上留下了「文景之治」的美名。 下經 歸妹卦第五十四 【原文】歸妹:征凶。 無攸利。 《彖》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 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 歸妹,人之終始也。 說以動,所以歸妹也。 「征凶」,位不當也。 「無攸利」,柔乘剛也。 《象》曰:澤上有雷,歸妹。 君子以永終知敝。 【譯文】《歸妹卦》:出征凶險,沒有什麼利益。 《彖傳》說:《歸妹卦》,即男女婚配,這是體現天地陰陽相交的重大意義。 宇宙間天地陰陽如果不交相感應,萬物就不會興旺發達。 婚嫁,是人類得以繁衍的基礎。 相互產生喜悅之情而動了真感情,所以把它叫做《歸妹卦》。 「出征則有凶險」,這是說所居的位置不適當。 「無攸利」,是因為柔凌駕于陽剛之上。 《象傳》說:《歸妹卦》的卦象是澤(兌)上有響雷(震),而兌又代表少女,震又代表男娶女入門,所以把它叫做《歸妹卦》。 君子應當長久保持夫婦之道,而不使其受到破壞。 【啟示】《歸妹卦》以男女之間的愛情為比喻,告訴我們要在不當的時機前進或動機不良而前進就會有凶險。 【原文】初九:歸妹以娣。 跛能履。 征吉。 第12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周易》
第1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