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史記全集譯注 - 701 / 824
歷史類 / 司馬遷 / 本書目錄
  

史記全集譯注

第701頁 / 共824頁。

 大小:

 第701頁

朗讀:

諺曰:「百里不販樵(1),千里不販糴(2)。」居之一歲,種之以谷;十歲,樹之以木(3);百歲,來之以德(4)。德者,人物之謂也(5)。今有無秩祿之奉(6),爵邑之入(7),而樂與之比者(8),命曰:「素封(9)」。封者食租稅,歲率戶二百十。千戶之君則二十萬(11),朝覲聘享出其中(12)。庶民農工商賈,率亦歲萬息二千(戶)(13),百萬之家則二十萬(14)而更徭租賦出其中(15)。衣食之欲,恣所好美矣(16)。故曰陸地牧馬二百蹄(17),牛蹄角千(18),千足羊(19),澤中千足彘(20),水居千石魚陂(21),山居千章之材(22)。安邑千樹棗(23);燕、秦千樹栗;蜀、漢、江陵千樹橘;淮北、常山已南(24),河濟之間千樹萩(25);陳、夏千畝漆;齊、魯千畝桑麻;渭川千畝竹(26);及名國萬家之城,帶郭千畝畝鍾之田(27),若千畝卮茜(28),千畦姜韭: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29)。然是富給之資也(30),不窺市井(31),不行異邑(32),坐而待收,身有處士之義而取給焉(33)。若至家貧親老,妻子軟弱,歲時無以祭祀進醵(34),飲食被服不足以自通(35),如此不慚恥,則無所比矣(36)。是以無財作力(37),少有鬥智(38),既饒爭時(39),此其大經也(40)。今治生不待危身取給(41),則賢人勉焉(42)。是故本富為上(43),末富次之(44),奸富最下(45)。無巖處奇士之行(46),而長貧賤,好語仁義,亦足羞也(47)。

(1)販樵:販賣薪柴。(2)販糴:販運糧食。糴,買進糧食。(3)樹:種植。(4)來:招來。德:德行。(5)人物:人和物。意為人的才德名望和財富。(6)秩祿:官吏的俸祿。指官吏按品級享受不同的俸祿。奉:供給。(7)爵邑之入:爵位封地的租稅收入。邑:封地。(8)樂:喜歡,樂意。比:比較、相比。(9)素封:指不仕之人雖「無爵邑之入」,「秩祿之奉」,但「自有園田收養之給,其利比於封君」,故稱「素封」。素:空。十率:標準,規格。戶:每一戶。二百:二百錢。(11)千戶之君:指有一千戶的封君。(12)朝覲:古代諸侯去拜見天子。朝,春天朝見。覲,秋天朝見。聘:古代諸侯之間或諸侯與天子之間派使節問候。享:用食物供奉「鬼神」或用食物招待人。(13)萬息二千:一萬錢可得利息二千錢。(14)百萬之家則二十萬:擁有一百萬錢的人家,每年即可得息二十萬錢。(15)更:漢代指輪流更替的兵役。漢承秦制,規定凡二十三歲至五十六歲男丁,應服三項兵役;一是為郡縣(地方)服兵役一月;二是為中央服兵役一年;三是為戌邊服役三日。因輪流服役,故名「更」。自身不服役而出錢由政府僱人代替,名「更賦」。(16)恣:任憑。(17)二百蹄:一馬四蹄,二蹄即五十匹馬。(18)牛蹄角千:一牛四蹄二角,蹄角千即大約一百六十七頭牛。(19)千足羊:一羊四足,千足羊即二百五十隻羊。(20)澤:草澤。彘:豬。一豬四足,千足彘即二百五十頭豬。(21)千石魚陂(b□i,背):每年收魚一千石的魚塘。石,漢制石為一百二十斤。千石共十二萬斤。陂,池塘。(22)章:大的木材叫章。(23)千樹:一千株樹,極言其多,未必是確指。下同。(24)已南:以南。已,通「以」。(25)萩:通「楸」。一種落葉喬木。(26)渭川:渭河平原。(27)帶郭:指城外附近的田地。畝鍾:每畝產量一種。鐘,量器。一鍾為六斛(十斗)四斗,合今二百一十九點二公升。(28)若:或,或者。茜:草名,根可作大紅色染料。(29)等:相同。(30)富給;富足,富有。資:資本,憑借。(31)市井:古稱做買賣的地方。(32)異邑:別的城邑。(33)處:古代指有才德而隱居不當官的人。義:名義。取給:取用豐足。(34)醵:湊錢飲酒或聚集飲食。(35)自通:自我滿足。通,暢通無阻。(36)無所比:沒有什麼值得相比的。(37)無財作力:沒有錢財,出賣勞力。(39)少有:少許有錢。(40)既饒:已經富足。(41)大經:一般的常規、常理。(42)治生:謀求生計。危身取給(j□,己):冒著生命危險去取得所需物品。勉:勸勉,鼓勵。(43)本富:以從事農業生產而致富。(44)末富:從事商工而致富。(45)奸富:靠奸巧,甚至違法去求利。(46)巖處奇士:深居山野不肯做官的隱士。(47)亦足羞也:也值得羞慚了。足:夠得上。


  

凡編戶之民,富相什則卑下之(1),伯則畏憚之(2),千則役(3),萬則僕(4),物之理也。夫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繡文不如倚市門(5),此言末業,貧者之資也。通邑大都(6),酤一歲千釀(7),醯醬千瓨(8),漿千甔(9),屠牛羊彘千皮十,販谷糶千鐘,薪稿千車(11),船長千丈(12),木千章(13),竹竿萬個,其軺車百乘(14),牛車千兩(15),木器髹者千枚(16),銅器千鈞,素木鐵器若卮茜千石(17),馬蹄躈千(18),牛千足,羊彘千雙(19),僮手指千(20),筋角丹沙千斤,其帛絮細布千鈞,文采千匹(21),榻布皮革千石(22),漆千斗,□麴鹽豉千答(23),鮐鮆千斤(24),鯫千石(25),鮑千鈞(26),棗栗千石者三之(27),狐貂裘千皮(28),羔羊裘千石,旃席千具(29),佗果菜千鍾(30),子貸金錢千貫(31)節駔會(32),貪賈三之(33),廉賈五之(34),此亦比千乘之家(35),其大率也(36)。佗雜業不中什二(37),則非吾財也(38)。

(1)富相什:財富相差十倍。什,即「十」。卑下:低聲下氣。(2)伯:即「百」。百倍。畏憚:懼怕。(3)役:役使。(4)僕:奴僕。(5)倚市門:即所謂「倚門賣笑」。指充當妓女以謀生。(6)通邑大都:交通發達的大城市。(7)酤(g□,姑):酒。千釀:千甕酒。(8)醯(x□,西)醬:醋。瓨(hong,紅):瓦制量器。陳直《史記新證》釋為「缸」。(9)漿:古代一種帶酸味的飲料,用來代酒。甔(dan,陽平「單」):罈子一類的貯物瓦器。十千皮:皮一千張。(11)稿:麥、稻秸稈。(12)船長千丈:把所有船隻的總長度為千丈。(13)木千章:大木材一千根。與上文「千章之材」略異。(14)軺車:小型輕便的馬車。(15)兩:同「輛」。(16)髹(xi□,休):同「髹」。用漆塗器物。千枚:千個。(17)素木:未上漆的木器。(18)躈(qiao,俏):馬的肛門。(19)千雙:二千隻。(20)僮手指千:指奴婢百人。據《集解》引《漢書音義》:「僮,奴婢也。古者無空手游日,皆有作務,作務須手指,故曰手指,以別馬牛蹄角也。」(21)文采:指有各種圖案的彩色的絹帛。(22)榻布:粗厚的布。(23)□麴:即□曲。釀酒用的發酵劑。鹽豉(ch□,尺):鹹豆豉。豆豉是把大豆煮熟發醇而成。荅:據《集解》徐廣曰:「或作『台』,器名有瓵。孫叔然雲瓵,瓦器,受斗六升合為瓵。」(24)鮐:魚名,即河豚。鮆(ji,季):魚名,刀魚。(25)鯫:魚名,雜小魚。(26)鮑:鹽漬的魚。(27)千石者三之:一千石的三倍,即三千石。(28)貂;貂鼠。裘:皮衣。(29)旃席:毛毯。旃,通「氈」,毛織品。(30)佗:通「他」。其他。(31)子:利息。貫:古代銅錢用繩穿,一千個為一貫。(32)節:節制,管理,估定價格。駔會:說合牲畜交易,從中謀利的人。駔:好馬,壯馬。會:即「儈」。(33)貪賈三之:指貪心大的商人由於惜售,貨物滯銷,資金周轉不靈,所得利潤僅為十分之三。(34)廉賈五之:指廉價拋售,薄利多銷的商人,財物流通無滯,所得利潤可達十分之五。(35)千乘:見前「千乘之王」條注。(36)大率:大致、一般的情況。(37)不中什二:不能獲得十分之二的利潤。中:達到,射中目標。(38)則非吾財也:就算不得好的致富行業。

請略道當世千里之中(1),賢人所以富者,令後世得以觀擇焉(2)。


  
(1)略道:簡略地述說。(2)令:讓,使得。觀擇:觀察、選擇。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