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頁
(1)鴻溝:古運河名。(2)芒:指芒山。碭:指碭山。(3)屬(zh□,主):連接。(4)作:興起。(5)雷澤:古澤名。(6)惡衣食:指不擇衣食。意即省吃儉用。(7)致:達到,求得。蓄藏:積蓄。
越、楚則有三俗(1)。夫自淮北沛、陳、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其俗剽輕,易發怒,地薄,寡於積聚。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東有雲夢之饒(2)。陳在楚夏之交(3),通魚鹽之貨,其民多賈。徐、僮、取慮,則清刻(4),矜己諾(5)。
(1)三俗:指下文西楚、東楚、南楚三地的不同風俗。(2)雲夢:古澤藪名。(3)陳在楚夏之交:因陳南面為楚,北面為夏(古國名)故雲。交,會合、交接之處。(4)清刻:清廉苛嚴。意為要求自己很嚴格。(5)矜:注重。己諾:自己應諾、答應之事。
彭城以東,東海、吳、廣陵,此東楚也。其俗類徐、僮。朐、繒以北,俗則齊(1)。浙江南則越(2)。夫吳自闔廬、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遊子弟(3),東有海鹽之饒,章山之銅,三江、五湖之利,亦江東一都會也。
(1)俗則齊:風俗與齊地相同。(2)浙江:即錢塘江。(3)王濞:劉濞。其人其事見卷一百六《吳王濞列傳》。
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是南楚也,其俗大類西楚。郢之後徙壽春,亦一都會也。而合肥受南北潮(1),皮革、鮑、木輸會也。與閩中、<於>越雜俗(2),故南楚好辭(3),巧說少信。江南卑濕(4),丈夫早夭(5)。多竹木。豫章出黃金,長沙出連、錫,然堇堇物之所有(6),取之不足以更費(7)。九疑、蒼梧以南至儋耳者(8),與江南大同俗(9),而楊越多焉。番禺亦其一都會也,珠璣、犀、玳瑁、果、布之湊十。
(1)南北潮:指南面長江、北面淮河之潮。輸會:集散地。(2)於越:中華書局點校本作「干越」,誤。(3)辭:言辭。(4)卑濕:地低潮濕。(5)丈夫早夭:指當時江南男子一般壽命不長。(6)堇堇:僅僅。堇,通「僅」。(7)更費:抵償支出。(8)九疑:即九疑山,又名蒼梧山。疑,又作「嶷」。(9)大:大致,大體。同俗:風俗相同。十果:指龍眼、荔枝一類水果。布:葛布。湊:會合,會集。意指番禺為上述商品之集散地。
穎川、南陽,夏人之居也(1)。夏人政尚忠樸,猶有先王之遺風。穎川敦願(2)。秦末世,遷不軌之民於南陽(3)。南陽西通武關、鄖關,東南受漢、江、淮(4)。宛亦一都會也。俗雜好事,業多賈。其任俠(5),交通穎川,故至今謂之「夏人」。
(1)夏人之居:夏民族曾居住過的地區。因夏建都多在上述二郡範圍之內,故雲。(2)敦願:敦厚老實。(3)不軌之民:不法之民。不軌:違法叛亂。(4)受:承受、面臨。漢、江、淮:分別指漢水、長江、淮河。(5)任俠:好行俠義。
夫天下物所鮮所多,人民謠俗,山東食海鹽,山西食鹽鹵(1),領南、沙北固往往出鹽(2),大體如此矣。
(1)鹽鹵:指岩鹽、池鹽。山西、陝西、甘肅等省皆產池鹽。(2)領南:即嶺南。沙北:沙漠以北。指內蒙、甘肅、新疆等地。
總之,楚越之地,地廣人希,飯稻羹魚(1),或火耕而水耨(2),果隋蠃蛤(3),不待賈而足,地埶饒食(4),無饑饉之患,以故眥窳偷生(5),無積聚而多貧。是故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沂、泗水以北,宜五穀桑麻六畜,地<少>人眾,數被水旱之害(7),民好畜藏(8),故秦、夏、梁、魯好農而重民。三河、宛、陳亦然,加以商賈。齊、趙設智巧,仰機利。燕、代田畜而事蠶(9)。
(1)飯稻羹魚:以稻米為飯,以魚類為菜。羹:用肉或菜調和五味做成帶湯的食物。(2)火耕:一種原始耕作方法。燒去雜草,種植雜糧或引水種稻。水耨:一種利用灌水除草的方法。據《集解》引應劭曰:「燒草下水種稻,草與稻並生,高七八寸,因悉芟去,復下水灌之,草死獨稻長,所謂火耕水耨也。」(3)果隋:據《集解》,即果蓏(lu□,裸)。指瓜果。蠃(luo,羅):通「螺」。蛤:蛤蜊。(4)地埶:即地勢。地理形勢。饒食:豐足。(5)眥窳(y□,雨):苟且,偷懶。(6)地少:中華書局點校本作「地小」,誤。(7)數被:屢次遭受。(8)畜藏:積蓄儲藏。(9)田畜而事蠶:種田、畜牧和養蠶。
由此觀之,賢人深謀於廊廟(1),論議朝廷,守信死節隱居巖穴之士設為名高者安歸乎(2)?歸於富厚也。是以廉吏久,久更富,廉賈歸富(3)。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學而俱欲者也。故壯士在軍,攻城先登,陷陣卻敵,斬將搴旗(4),前蒙矢石,不避湯火之難者,為重賞使也(5)。其在閭巷少年(6),攻剽椎埋(7),劫人作奸(8),掘塚鑄幣,任俠並兼,借交報仇,篡逐幽隱(9),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騖者十,其實皆為財用耳。今夫趙女鄭姬(
11),設形容(
12),揳鳴琴(
13),揄長袂(
14),躡利屣(
15),目挑心招(
16),出不遠千里,不擇老少者,奔富厚也。游閒公子,飾冠劍,連車騎,亦為富貴容也。弋射漁獵(
17),犯晨夜(
18),冒霜雪,馳阬谷(
19),不避猛獸之害,為得味也(
20)。博戲馳逐(
21),鬥雞走狗,作色相矜(
22),必爭勝者,重失負也(
23)。醫方諸食技術之人(
24),焦神極能(
25),為重糈也(
26)。吏士舞文弄法,刻章偽書(
27),不避刀鋸之誅者,沒於賂遺也(
28)。農工商賈畜長(
29),固求富益貨也。此有知盡能索耳(
30),終不餘力而讓財矣(
31)。
(1)廊廟:古代帝王和大臣議論國事的地方。後世也稱朝廷為廊廟。(2)設為:設使成為。安歸:歸於何處。(3)廉賈歸富:不貪一時之利、講信用的商人,能多賺錢而終久致富。歸:趨向。(4)搴旗:拔取敵方旗幟。(5)使:驅使。(6)閭巷:指街道裡弄。(7)攻剽:搶劫財物。椎埋:殺人埋屍。(8)劫人作奸:脅迫別人幹壞事。(9)篡逐幽隱:在昏暗隱蔽之處追逐強奪。篡:非法地奪取。幽:昏暗、深暗。十騖:馬亂奔馳。此處意為追求財利而不懼死。(
11)姬:古時對婦女的美稱,也稱美女。(
12)設:化妝、打扮。形容:身段容貌。(
13)揳:打擊,彈奏。擊響樂器。(
14)揄(yu,竽):拉,引,提起。袂:衣袖。(
15)躡:踩、踏。利屣:輕便的舞鞋。(
16)目挑心招:用眼神挑逗,用心招引。(
17)弋射:用繩繫在箭上射。(
18)犯晨夜:指起早貪黑。犯,干犯,違反。(
19)阬:同「坑」。(
20)味:野味。指弋射漁獵所得鳥獸魚類。(
21)博戲:古代一種賭勝負的遊戲。馳逐:指賽馬一類遊戲。(
22)作色:裝模作樣,變換臉色。相矜:爭相誇耀。(
23)失負:即敗輸,失敗損失。(
24)方:方士。指從事求仙、煉丹之人。食技術:依靠技藝謀生的人。(
25)焦神:過度勞神。極能:極盡其能。(
26)糈:糧食。此指收入。(
27)刻章:私刻公章官印。偽書:假造文書材料。(
28)沒:陷入,沉沒。賂遺:別人的賄賂贈禮。(
29)畜長(zh□ng,掌):儲積增加各種財物。(
30)知(zhi,智):智慧,智能。索:求取。(
31)讓財:爭奪財物。讓,通「攘」。竊取,侵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