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史記全集譯注 - 721 / 824
歷史類 / 司馬遷 / 本書目錄
  

史記全集譯注

第721頁 / 共824頁。

 大小:

 第721頁

朗讀:

(1)生:生命,亦可作有生命之物解釋。本:本原、根本。(2)類:《正義》釋為種類。或作門類、宗族。(3)君師:君指有封地、長民者。師,《禮記·文王世子》說:「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4)惡:怎樣、何。(5)出:出生。(6)偏亡:亡為失落 ,偏亡失去一部分,缺一條或二條。(7)天太祖:祭天時,以太祖配天而祭之。太祖,指始封者,或別子為祖者。(8)懷:懷想。(9)常宗:「集解」引《禮記·喪服小記》說:「別子為祖,繼別為宗」。大 夫、士雖各自為祖,但自有常宗,不能越宗而祭。十治:前已釋治為理,貴淺治就是貴賤得理,剖分明白,不相混淆。(11)疇:範疇。詞意與下句:「至」字相對,所以也是「至」的意思。全句意思是郊祭天的範疇只限於天子。(12)社 :祭 地神為社。所謂「社至於 諸侯」,就是只有諸侯以上才得自立社的意思。(13)函:包含。(14)事:奉事。指祭祀。(15)事七世:指有七 世宗廟。周朝禮制,王(天子)七廟:太祖(後稷)一,文王、武王各一,親廟四(高 祖、曾祖、祖、考);諸侯五廟;太祖(非後稷,指始封者)一,親廟四(同樣是 高、曾、祖、考四代);大夫三廟:太祖(始受爵為大夫者)一,親廟二(祖、考);上士(適士)二廟(祖、考);中士、下士(官師)一廟(考廟。祖、禰共祭於此廟);庶人無廟,祭於寢。(16)有一國者:指 諸侯,有一侯國。(17)五乘之地:下大夫采地之 數,由注(15)知其有廟三。所以 說是「事三世」。下一句有三乘之地為上士采地,有二廟,即事二世。(18)有特牲而食:《荀子·禮論》作「持手而食」。日、瀧川資言《史記匯注考證》謂有特牲而食的意思是「有一牛而耕者」。特牲即牛,可以成解。牛耕而食者為庶人,「庶人祭於寢」,故說「不得立宗廟」。(19)積厚:積德厚。儒者的說法是位高者德厚。澤:福澤、恩澤。

大饗上玄尊(1),俎上腥魚(2),先大羹(3),貴食飲之本也(4)。大饗上玄尊而 用薄酒(5),食先黍稷而飯稻粱(6),祭嚌先大羹而飽庶羞(7),貴本而親用也(8)。貴本之謂文(9),親用之謂理十,兩者合而成文(11),以歸太一(12),是謂大隆(13)。故尊之上玄尊也,俎之上腥魚也,豆之先大羹,一也(14)。利爵弗啐也(15),成事俎弗嘗也(16),三侑之弗食也(17),<一也(18)。>大昏之未廢齊也(19),大廟之未內屍也(20),始絕之未小斂(21),一也(22)。大路之素幬也(23),郊之麻絻(24),喪服之先散麻(25),一也(26)。三年哭之不反也(27),《清廟》之歌一倡而三歎(28),縣一鍾尚拊膈(29),朱弦而洞越(30),一也(31)。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