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和碩特部二十一旗: 元太祖弟哈布圖哈薩爾七傳至阿克薩噶勒泰,生子二。 長,阿魯克特魯爾,今內劄薩克科爾沁、杜爾伯特、郭爾羅斯、劄賚特、阿魯科爾沁、四子部落、茂明安、烏喇特八部之祖也。 次,烏魯克特穆爾,十傳至哈尼諾顏洪果爾,生六子。 其第四子圖魯拜琥,號顧實汗,後裔繁衍。 遊牧青海者十九旗。 又有遊牧西套之阿拉善旗,遊牧察哈爾之和碩特旗。 顧實汗長兄哈納克土謝圖,其裔為青海和碩特部所屬之西右翼中旗。 顧實汗季弟色樓哈坦巴圖爾,其裔為青海和碩特部所屬之西右翼後旗。 此二旗合顧實汗裔為二十一旗。 顧實汗第三兄昆都倫烏巴什,其裔為遊牧珠勒都斯之中路和碩特旗,遊牧科布多之新和碩特旗。 青海和碩特部在西寧邊外。 北極高三十四度三十三分。 京師偏西十五度十四分。 西前旗 顧實汗之子。 康熙四十二年封多羅郡王。 雍正三年授劄薩克,世襲。 佐領八。 牧地在布喀河南岸。 東至烏圖起爾沙陀羅海,南至西拉庫圖爾、果庫圖爾,西至察罕烏蘇呼魯恭納,北至布喀河濱納令布楞。 班禪商上堪布喇嘛牧場,在旗境額勒池水南。 前頭旗 顧實汗之孫。 康熙四十年封多羅貝勒。 五十六年晉封郡王。 雍正三年授劄薩克,世襲。 佐領十一。 牧地南當黃河之曲,有小哈柳圖河,入於黃河。 東至拉布楞希拉得布沙,南至和託果爾希裡克,西至巴爾鄂博巴顏烏拉,北至額爾德尼布烏魯勒卜達巴。 黃河重源,再顯於巴顏喀喇山之東麓,二泉流數里,合而東南流,曰阿爾坦河。 阿爾坦,蒙古言「金」也,水色微黃似之。 東北流三百餘裡,至鄂屯塔拉,為古星宿海,元史所謂火惇腦兒也,直西寧邊外西南一千一百餘裡。 星宿海於群山環繞中,有地平曠,可三百里,有泉千百,隨地湧出,大小錯列,望若列星。 阿爾坦河自西南來,皆匯入焉。 東北流百餘裡,又東南注劄淩海。 海周三百餘裡,東西長,南北狹,河亙其中而流。 番語謂白為「劄」,長為「淩」,以其水色白也。 又東南注鄂淩海。 海在劄淩東五十餘裡,周亦三百餘裡,形如匏瓜,西南廣,東北狹。 番語謂青為「鄂」,言水色青也,即元史所謂匯二巨澤,名阿剌腦兒者也。 由海東北流出,折東南,南抵巴顏渾嶺下,復正南流百五十里,水色始變綠而黃。 又東南流,曲曲七百餘裡,繞大雪山南,古積石山也。 番名阿木尼麻禪母遜阿林。 阿木尼謂「祖」,麻禪謂「險惡」,母遜謂「冰」,猶言「大冰山」也。 山自巴顏喀喇東來,當黃河北岸,綿亙三百餘裡,上有九峰,甚高,冬夏積雪。 在西寧邊外西南五百三十餘裡。 元史謂之亦耳麻不莫剌。 黃河依山南麓東流,折而東北,有三坤都倫河前後自東南來注之。 三坤都倫者,一曰德特坤都倫,出賴楚山,西北流三百餘裡入黃河,即元史納鄰哈喇河,自白狗嶺北流者。 一曰都爾達都坤都倫,出納克多木精山,西北流,屈曲三百數十里入黃河,當河流自南轉東北處,即元史乞裡馬出河,自威茂州西北岷山之北北流者。 一曰多拉坤都倫,源出岡芧山,西北流六百數十里入黃河,正當大河於烏蘭莽鼐山麓折而西北流之處,即元史鵬★山西北七百里,過劄塞塔失地與河合者。 黃河既納此三水,勢甚盛,至烏蘭莽鼐山下,始折而西北流二百里,小哈柳圖河自東北來入之。 小哈柳圖源出東北魯察布拉山,二源,西南流百里合,又西入河,當遊牧西、土爾扈特南、前旗東。 前左翼頭旗 顧實汗之孫。 康熙四十三年封多羅貝勒。 雍正元年晉郡王,三年授劄薩克,世襲。 佐領九。 牧地在大通河南岸。 東至阿木達賴台,南至固爾班塔拉之北沙克圖,西至齊擦擦呢布楚勒,北至巴顏布拉克。 大通河源出青海西北阿木尼尼庫山南諾爾,東南流,曰烏蘭木倫河。 又東,哈爾渾河自北來注之。 又東北,曲曲流,南受一水,又東北,滿楚喀河自西北來注之。 東逕甘州邊外番大山,東南流八百里,北受小水六,南受小水五,至西大通堡南,又東南會湟水,又東南入黃河,即古浩亹水也。 河北為西右翼前旗遊牧地。 西後旗 顧實汗之裔。 康熙五十五年封多羅貝勒。 雍正三年授劄薩克,世襲。 佐領九。 牧地跨柴集河,其水北注鹽池。 東至錫喇鹽海子、察罕託羅海,南至合約爾巴爾克,西至布隆吉爾河源,北至果庫圖爾、希拉庫圖爾。 鹽池在青海西南,周百餘裡,產青鹽。 蒙古名達布遜淖爾。 其水自錫喇庫特爾山之莫和爾河,與布拉克地之察罕烏蘇河,西來匯為此池。 又自池東南流出,會西來之巴爾虎河。 又七十餘裡,柴集河自東南來入之,名曰鹽河。 復東南流,淪於功額池。 凡青海蒙古與西寧一郡軍民,並各種番、回,食鹽皆取給於此。 北右翼旗 顧實汗之孫。 康熙四十四年封輔國公。 雍正元年晉貝勒,後降固山貝子。 三年,授劄薩克,世襲。 佐領六。 牧地在青海北岸。 東至沙拉哈吉爾,南至庫庫諾爾齊津,西至吹吉烏立圖阿拉爾,北至烏蘭和碩。 有伊克烏蘭和碩、巴哈烏蘭和碩二河,在旗境西,西北自庫德里山南流百餘裡,入庫庫諾爾。 北左翼旗 顧實汗之孫。 康熙四十四年封輔國公。 雍正元年晉固山貝子。 三年,授劄薩克,世襲。 佐領三。 牧地在布隆吉爾河南岸。 東至哈喇諾爾,南至科爾魯克,西至窩果圖爾,北至伊克柴達木。 烏蘭烏蘇河出東南沙磧中,西北行五百餘裡,入達布遜諾爾。 南左翼後旗 顧實汗之裔。 康熙五十年封輔國公。 雍正三年授劄薩克,世襲。 佐領一。 牧地在大通河南岸,青海正北。 東至吉噶素台鄂蘭布拉克,南至和洛海,西至布都克圖烏蘭和碩,北至青海。 北前旗 顧實汗之裔。 康熙五十年封輔國公。 雍正三年授劄薩克,世襲。 佐領二。 牧地在青海西岸。 東至科依特陀羅海,南至柴吉希巴立台,西至車吉,北至哈達圖。 南右翼後旗 顧實汗之裔。 康熙五十年封輔國公。 雍正三年授劄薩克,世襲。 佐領四。 牧地在青海東岸。 東至賀爾,南至哈沙圖,西至哈拉素布魯漢,北至庫庫諾爾。 坤都倫河自察罕鄂博圖山兩源合而南入西寧河。 有世宗聖制碑,在旗界。 西右翼中旗 顧實汗伯兄之裔。 雍正三年,領公中劄薩克,授一等台吉,世襲。 佐領一。 牧地跨柴達木河。 東至諾木罕河,南至諾木罕木魯,西至滔賚,北至希勒沿。 舒哈河自旗西無名海子流出,西北入於沙。 柴達木河出河源北托遜淖爾,西流至西拉珠爾格塔拉,阿拉克淖爾水東來入之,合而西北流,格德爾古河、烏蘭烏蘇河、布隆吉爾河俱自其東注之,又西入於沙。 西右翼前旗 顧實汗之裔。 雍正三年授劄薩克一等台吉,世襲。 佐領二。 牧地在大通河北岸。 東至察罕阿爾吉永安,南至約呼賚口,西至柴達木察罕巴彥託羅海,北至希立永安。 南右翼中旗 顧實汗之裔。 康熙五十九年封輔國公。 雍正三年授劄薩克。 乾隆四十年,降一等台吉,世襲。 佐領五。 牧地當魯察布拉山之西。 東至庫克烏松,南至齊克特尼諾爾,西至僧克圖木齊,北至庫克烏松西山。 魯察布拉山,舊作羅插普拉,即禹貢之西傾山也,一名西彊山,亦名嵹台山,在洮州西南三百三十餘裡。 史記夏本紀「道九山」,索隱「九山古分三條,馬融以西傾為中條。 鄭康成分四列,汧為陰列,西傾次陰列」。 漢書地理志隴西郡臨洮,「禹貢西傾山在縣西」。 北史吐穀渾傳:「阿豺升西彊山觀洮江源。 」水經註:「山東即洮水源。 嵹台,西傾之異名也。 」括地誌:「西傾山今嵹台山,在洮州臨潭縣西南三百六十六里。 」元和志:「嵹台山在臨潭縣西南三百里。 」一統志:「西傾山,番名羅插普喇山,近黃河自東折而西北之東岸,綿亙千餘裡。 凡黃河以南諸山,無大於此者。 洮河發源於此。 」 南左翼中旗 顧實汗之裔。 康熙五十年封輔國公,晉貝子、貝勒,後降襲劄薩克一等台吉,世襲。 佐領四。 牧地西濱黃河。 有恰克圖河,東南來流入之。 東至巴哈圖爾根,南至阿爾坦果爾,西至伊克圖爾根,北至巴哈圖爾根。 恰克圖河在洮州西六百餘裡黃河東岸,源出伊克圖爾根山,東北流,折而北,會巴哈圖爾根山之水,折而西北流百餘裡,有伊西克山之水,自東北來會,又西北入黃河。 又有碩爾渾河,舊作碩爾郭爾,在恰克圖河之北,源出古爾班圖爾� 第35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上》
第3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