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暴動之後,有關種族優勢的重要學說開始愈來愈支配在印度的英國人的想象力。 我自己的家史也許可具體地說明這方面的墮落。 18世紀和19世紀初葉,我的兩個旁系祖先柯克帕特裡克上校和愛德華·斯特雷奇與19世紀後期的英國人非常冒犯地稱之為土著婦女的女子結了婚。 柯克帕特裡克娶了出身于名門望族的一位孟加拉小姐,斯特雷奇娶了一位波斯公主;在每種情況下,照家史記載來看,他們這樣做沒有引起一點惡評,也完全沒有毀壞他們的前途。 我的叔祖父約翰爵士和理查德·斯特雷奇爵士是19世紀70年代的總督議會的成員,上述聯姻在他們看來是多麼不可思議啊。 真正的人類社會的這種可怕的後退已大大地消除了——在某些方面不僅僅是消除——英國管理的巨大改進原可能為兩大民族的關係帶來的好處。 這種種族主義在起義以後特彆強烈,在各個方面顯示出來——在軍隊和官僚機構中,印度人不論其條件如何,不可能陞遷到某些等級以上;在社會生活中,印度人被拒絶在某些旅館、俱樂部和公園之外。 在這些情況下,一種對立的文化、民族意識也許不可避免地會漸漸地發展起來。 英國人還由於他們強加于印度半島的前所未有的統一而促進了民族主義。 整個印度首次處于一種統治之下,英國統治下的和乎遍及整塊陸地。 英國人還用他們的鐵路、電報和郵政設施鍛造了一種有形的統一。 在採用英語作為受教育者的共同語言之後出現的前所未有的語言的統一也同樣重要。 英國的教育制度把西方的文學和政治思想的整個主要部分引入印度,也促進了印度的民族主義。 自由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原則、個人自由和民族自決的原則,不可避免地變得對外來的英國統治不利起來。 印度的領袖們不僅運用西方的政治原則,而且運用西方的政治技術。 報紙、講台上演說、編寫小冊子、群眾集會、規模巨大的宿願——所有這些都被用作適合於民族主義磨坊的制粉用穀物。 一個民族主義領袖寫道:「在政治方面,印度的民族主義已由於歐洲民族主義的力量而得到鼓舞和加強。 新印度所信奉的民族主義偉大人物的一覽表中包括如下名字:伯爾達布、羅姆達斯、古魯·戈文德·辛格、西瓦吉、提普·蘇丹和占西的拉尼;在這些名字的旁邊,是華盛頓、加富爾、馬志尼、俾斯麥、科蘇特、埃米特和巴涅爾。 」西方的獨立運動和印度的獨立運動之間有着密切的聯繫;從以下的《美國獨立宣言》和印度國民大會黨的成員在「獨立日」1950年1月26日所發的誓言的節錄中,可找到這方面的明顯例子: 美國獨立宣言 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們都從他們的「造物主」那邊被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為了保障這些權利,所以才在人們中間成立政府。 而政府的正當權力,系得自被統治者的同意。 如果遇有任何一種形式的政府變成是損害這些目的的,那末,人民就有權利來改變它或廢除它。 國民大會黨誓言 我們認為,擁有自由、享有自己辛勤勞動的成果、佔有生活必需品,以致可以有充分機會發展——這,是其他任何民族的不可轉讓的權利,也是印度人民的不可轉讓的權利。 我們還認為,如果任何一個政府使一個民族喪失這些權利,並壓迫他們,那末,這個民族就有改變它或廢除它的進一步的權利。 拉姆·莫漢·羅伊以他的政治、社會改革運動為印度的民族主義打下了基礎。 他曾設宴慶祝巴黎的1830年革命,由此可以看出他對政治、社會改革的強烈興趣。 基本上,正是因為他發起了反對寡婦殉葬的運動,英國政府才禁止殉節風俗。 羅伊還為行政改革和司法改革而工作,幫助創辦了英語學校和報紙。 後來許多傑出的印度民族主義領袖就是在與羅伊有聯繫的著名的加爾各答印度教學院首次接觸到新的學說。 在印度早期的民族主義領袖當中,有三個人尤其值得注意。 第一個是印度商人達達布黑·挪羅齊1825-1917年,他在倫敦住過多年,事實上,1892年時,還經自由黨提名當選為下議院議員。 挪羅齊強調了印度的財富外流到英國這一情況,設法任命國會的一個委員會去調查英屬印度的財政管理。 另一個傑出的領袖是血G.拉那德1842-1901年,他因為擔任法官而被取消進入政界的資格,所以,他傾全力於社會、經濟改革。 在仔細研究了印度的問題之後,他下結論說,最大的需要是在英國的贊助下達到迅速的工業化,他致力於實現這一目標。 拉那德的信徒是G·K·戈卡萊1866-1915年,他也主要對經濟問題感興趣。 作為立法會議的成員,他提出了「沒有代表席位就不納稅」的口號,他每年關於帝國預算的演說迫使當局多次減稅和進行財政改革。 所有這些人在他們接受英國的統治、僅僅試圖獲得某些讓步的意義上說,都是「溫和派」。 因此,他們進行合作,支持于1885年建立的印度國民大會黨。 這一團體所提出的目標是要為「印度仍然完全不適于任何形式的代議制機構這一主張」提供「一個無可辯駁的回答」。 但是,這種對議會制政體的渴望決不是與對英國的真心實意的忠誠不相容的。 曾三次擔任國大黨主席的挪羅齊在一次主席致辭中宣佈: 第28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球通史》
第28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