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桓公友是周厲王的小兒子,周宣王的弟弟。 宣王即位二十二年,友才被封到鄭地。 封了三十三年,百姓都喜愛他。 幽王任命他為司徒。 他使周朝百姓和睦相處,百姓都十分高興,黃河、洛水流域的人們都思念他。 在他做司徒一年的時候,因為幽王寵愛褒姒,朝遷政事廢棄不顧,問題積重難返,有些諸侯背叛了幽王,於是桓公詢問太史伯說:「王室災難深重,我怎麼才能死裡逃生呢?」太史伯回答說:「只有洛水東、黃河南可以安居。 」桓公問:「為什麼?」太史伯回答說:「那一帶鄰近虢國、鄶國、虢國、鄶國的國君既貪婪又喜好佔小便宜,百姓不順從他們。 現在,您是司徒,百姓都熱愛您,您如真的請求住在那一帶,虢國、鄶國國君看到您正當權,會很容易地分給您土地。 您如真的住在那一帶,虢國、鄶國的百姓都是您的百姓了。 」桓公:「我想到南邊的長江流域住,怎麼樣?」太史回答說:「過去祝融替高辛氏掌管火,功勞甚大,但他的後代在周朝也沒有興盛起來,楚國就是他的後代。 周王室衰弱,楚國一定興盛。 楚國如果興盛,對鄭國絕對沒有好處。 」桓公說;「我想住在西方,怎麼樣?」太史伯回答說:「那裡的百姓既貪婪又好利,難以久居。 」桓公說:「周王室衰弱,哪國將興盛呢?」太史伯回答說:「齊、秦、晉、楚吧?齊國,姓姜,是伯夷的後代,伯夷曾輔助堯掌管儀制度。 秦國,姓嬴,是伯翳的後代,伯翳曾輔助舜使很多部落順服。 至於楚國祖先,也都曾為天下人建立了功業。 周武王戰勝紂王后,成王把唐封給叔虞,那裡山川險阻,憑這些有德的後代與衰弱的周室並存,晉國也一定能興盛了。 」桓公說:「好吧。 」於是急速向幽王請示,把他的百姓遷移到洛水東部,虢、鄶國國君果然向他貢獻出十座城邑,他終於建立了鄭國。 二年(前771),犬戎在驪山下殺死了幽王,也殺死了桓公。 鄭人擁立桓公的兒子掘突,這是武公。 武公於十年(前761),娶了申侯的女兒做夫人,叫武姜。 武姜生下太子寤生,生時是難產,等到生下後,夫人不喜歡寤生。 後來武姜又生下小兒子叔段,生段時是順產,夫人十分喜愛叔段。 二十七年(前744),武公生病了,夫人向武公請求,想立段為太子,武公未答應。 當年,武公逝世了,寤生即位,這是莊公。 莊公於元年(前743),把他的弟弟叔段封到京城,號稱太叔。 祭(zhai,債)仲說:「京城大於國都,不可以封給弟弟。 」莊公說:「武姜想這樣,我不敢反對。 」叔段到了京,整頓軍備,與他的母親武姜陰謀襲擊鄭都。 二十二年(前722),叔段果然襲擊了鄭都,武姜做內應。 莊公派軍攻打叔段,段逃跑公又攻打京城,京城的人們都背叛了叔段,叔段面對無奈逃跑到鄢。 鄢邑的百姓潰逃了。 叔段不得已逃亡到共國。 於是莊公把他的母親武姜遷徙到城穎,發誓說:「不到黃泉,不與她見面。 」過了一年多,莊公又後悔自己說過的話,很想念母親。 穎谷的考叔向莊公獻禮,莊公賜給她食物。 考叔說:「我有老母,請您把食物賜給我的母親吧。 」莊公說:「我很思念我的母親,但又厭惡違背誓言,怎麼辦呢?」考叔說:「控條地道到有泉水處,你們母子就可見面了。 」於是莊公依照他的辦法,終於見到母親。 二十四年(前720),宋繆公逝世,公子馮(ping,憑)逃到鄭國。 鄭國侵奪周室田地,攫取了田里的莊稼。 二十五年(前719),衛國州吁殺死了自己的國君桓公即位,與宋國聯合討伐鄭國,因為鄭國接納了公子馮的緣故。 二十七年(前717),鄭君才朝拜周桓王,桓王對鄭攫取莊稼一事很生氣,沒有按禮儀對待他。 二十九年(前715),莊公生氣周桓王沒有禮遇自己,故意用祊(b□ng,崩)與魯國交換了靠近許國的魯國的田地。 三十三年(前711)宋國殺死了孔父。 三十七年(前707),莊公不朝拜周桓王,桓王率領陳、蔡、虢、衛國討伐鄭國。 莊公和祭仲、高渠彌出兵迎擊,大敗桓王的軍隊,祝聸射中了桓王的手臂。 祝聸請求繼續追擊桓王,鄭莊公阻止他說:「侵犯長者尚且要遭到責難,何況欺辱天子呢?」於是祝聸才停止追擊。 莊公深夜派祭仲詢問桓王的箭傷。 三十八年(前706),北戎討伐齊國,齊國派使者向鄭國求援,鄭國派太子忽領軍救援齊國。 齊(x□,西)公想把女兒嫁給太子忽。 忽辭謝說:「我國是個小國,不宜和齊大國相匹配。 」當時,祭仲與太子在一起,規勸太子答應娶親,說:「我們鄭國國君有很多寵愛的姬妾,太子得不到太國的援助將不能即位,三位公子都可以成為國君。 」祭仲所說的三位公子,有太子忽,及他的弟弟突,小弟弟子亹(w□i,偉)。 四十三年(前701),鄭莊公逝世。 當初,祭仲很受莊公寵信,莊公讓他作上卿,莊公讓祭仲為自己迎娶了鄧國美女,生下了太子忽,所以祭仲立忽為君,這就是昭公。 莊公又曾娶宋國的雍氏女子,生下厲公突。 雍氏女子很受國君寵愛。 宋莊公聽說祭仲擁立忽,就派人把祭仲騙來逮捕了他,威脅他說:「不立突為君,將處死你。 」宋國君也逮捕了突求取賄賂。 祭仲答應了宋國,並與宋國君盟誓。 他準備帶著突回國,擁立突為國君。 昭公忽聽說祭仲因宋國的要挾擁立自己的弟弟突為國君,九月丁亥日,忽逃到了衛國。 己亥日,突來到鄭都即位,這是厲公。 厲公四年(前697),祭仲專權。 厲公提心此事,暗中讓祭仲的女婿糾殺死祭仲。 雍糾的妻子是祭仲的女兒,她知道此事後,問母親:「父親與丈夫哪一位更親。 」母親說:「父親只有一個,丈夫卻可以有很多選擇的!」祭仲女就把此事告訴了祭仲,祭仲反而殺死了雍糾,並暴屍於鬧市上。 厲公對祭仲無可奈何,對雍糾卻很生氣,說:「與婦人商量,死本來就活該了,」夏季,厲公被趕到邊界的櫟邑居住。 祭仲迎來了昭公忽,六月乙亥日,忽又回到鄭都即位了。 秋季,鄭厲公依靠邑的人殺死了櫟邑大夫單伯,於是就定居在櫟邑。 諸侯們聽說厲公逃跑了,就討伐鄭國,但沒有戰勝鄭國就離去了。 宋國贈給厲公很多軍隊,讓他在櫟邑堅守防備,鄭國因此也不再討伐邑。 昭公二年(前695),從昭公做太子時,父親莊公就想拜高渠彌為上卿,太子忽厭惡高渠彌,莊公不聽忽的意見,終於讓渠彌做了卿。 等到昭公即位,渠彌擔心昭公殺害自己,冬季十月辛卯日,渠彌與昭公出外打獵,在郊野射殺了昭公。 祭仲與渠彌不敢接納厲公,便改立昭公的弟弟子亹做國君,就稱子亹,他沒有謚號。 子亹元年(前694)七月,齊襄公在首止會合諸侯,鄭子亹赴會,高渠彌輔佐,跟從子亹前往,祭仲借口有病沒去。 祭仲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在齊襄公做公子時,子亹曾經與他相鬥過,雙方結仇,等到諸侯相會時,祭仲請求子亹不要去。 子亹說:「齊國強大,厲公又住在櫟,假使我不去,齊就會率領諸侯攻打我,並讓厲公回到國都。 我不如前往,去了為什麼一定受辱呢,而且,又為何一定落到像你所設想的那步田地呢!」子亹終於前往了。 祭仲擔心齊國會殺死子亹及隨從,所以聲稱有病。 子亹到了首止,也未向齊侯道歉,齊侯十分生氣,就設下伏兵殺死了子亹。 高渠彌逃回了鄭國,與祭仲商議,把子亹的弟弟公子嬰從陳國叫來擁立成國君,這是鄭子。 這一年,齊襄公讓公子彭生趁魯公酒醉摧折其肋骨殺死了魯桓公。 鄭子八年(前686),齊國管至父等人作亂,殺死了自己的國君襄公。 十二年(前682),宋國人萬長殺死了自己的國君湣公。 這年,鄭國祭仲去世了。 第21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2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