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師從子夏學經書,以客禮對待段干木,經過他的鄉里,沒有一次不憑軾敬禮的。 秦國曾想進攻魏國。 有人說:「魏君對賢人特別敬重,魏國人都稱讚他的仁德,上下和諧同心,不能對他有什麼企圖。 」文侯因此得到諸侯的贊謄。 任命西門豹為鄴郡郡守,因而河內號稱清平安定。 魏文侯對李克說:「先生曾經教導寡人說:『家貧就想得賢妻,國亂就想得賢相』。 如今要安排宰相,不是成子就是翟璜,這兩個人您看怎麼樣?」李克回答說:「我聽說,卑賤的人不替尊貴的人謀劃,疏遠的人不替親近的人謀劃。 我的職責在宮門以外,不敢承擔這個使命。 」文侯說:「先生面對此事就不要推辭了。 」李克說:「這是您不注意考察的緣故。 平時看他親近哪些人,富有時看他結交哪些人,顯貴時看他推舉哪些人,不得志時看他不做哪些事,貧苦時看他不要哪些東西,有這五條就足能決定誰當宰相了,何需等我李克呢!」文侯說:「先生回家吧,我的宰相已經決定了。 」李克快步走出去,到翟璜家中拜訪。 翟璜說:「今天聽說君主召見先生去選擇宰相,結果是誰當宰相呢?」李克說:「魏成子當宰相了。 」翟璜氣得變了臉色,他說:「就憑耳目的所見所聞,我哪一點比魏成子差?西河的守將是我推薦的。 君主對內地最憂慮的是鄴郡,我推薦了西門豹。 君主計劃要攻伐中山國,我推薦了樂羊。 中山攻滅以後,派不出人去鎮守,我推薦了先生。 君主的兒子沒有師傅,我推薦了屈侯鮒(fu,付)。 我哪一點比魏成子差!」李克說:「您向您的君主推薦我的目的,難道是為了結黨營私來謀求做大官嗎?君主詢問安排宰相『不是成子就是翟璜,兩個人怎麼樣?』我回答說:『這是您不注意考察的緣故。 平時看他親近哪些人,顯貴時看他推舉哪些人,不得志時看他不做哪些事,貧苦時看他不要哪些東西。 有這五條就足能決定了,何需我李克呢?』因此就知道魏成子要做宰相了。 您怎麼能跟魏成子相比呢?魏成子有千鍾俸祿,十分之九用在外邊,十分之一用在家裡,因此從東方聘來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 這三個人,君主把他們都奉為老師。 您所推薦的那五個人,君主都任他們為臣。 您怎麼能跟魏成子相比呢?」翟璜遲疑徘徊後再拜說:「我翟璜是個淺薄的人,說話很不得當,我願終身做您的弟子。 」 文侯二十六年,虢山崩塌,堵塞了黃河。 文侯三十二年,魏軍攻伐鄭國。 在酸棗築城。 在注城打敗秦軍。 三十五年,齊軍攻佔了魏國的襄陵。 三十六年,秦軍侵入魏國的陰晉。 文侯三十八年,魏軍攻秦,在武下被打敗,魏俘虜了秦將識。 這一年,文侯去世,子擊即位,這就是武侯。 魏武侯元年(前386),趙敬侯剛剛即位,公子朔作亂,沒有成功,逃到了魏國,與魏軍一起襲擊邯鄲,魏軍失敗後撤離。 武侯二年,在安邑、王垣築城。 武侯七年,魏軍進攻齊國,打到了桑丘。 九年,狄人在澮水打敗魏軍。 魏侯派吳起進攻齊國,打到了靈丘。 齊威王剛剛即位。 武侯十一年(前376),魏與韓、趙三國瓜分了晉國領土,消滅了它的後代。 武侯十三年,秦獻公遷都櫟陽。 十五年,魏軍在北藺打敗趙軍。 武侯十六年,魏軍進攻楚國,佔領了魯陽,武侯去世,子即位,這就是惠王。 惠王元年(前370)。 當初,武侯去世的時候,子和公中緩爭做太子。 公孫頎(ji,齊)從宋國到趙國,又從趙國到韓國,對韓懿侯說:「魏與公中緩爭做太子,您也聽說這件事了吧?如今魏得到了王錯的輔佐,擁有上黨,來就算半個國家了。 趁這個機會除掉他,打敗魏國是一定的,不可失去這個機會。 」懿侯很高興,就跟趙成侯合兵一起攻魏國,在濁澤交戰,魏國大敗,魏君被圍困。 趙侯對韓侯說:「除掉魏君,讓公中緩即位,割地後我們退兵,對我們有利。 」韓侯說:「不能這樣。 殺死魏君,人們必定指責我們殘暴,割地退兵,人們必定指責我們貪婪。 不如把魏國分成兩半,魏國分為兩國,不會比宋國、衛國還強,我們就永遠也不會有魏國的禍患了。 」趙侯不聽。 韓侯不高興,帶領部分軍隊連夜離去。 魏惠王所以沒有死,魏國沒有被分裂的原因,就在於韓、趙兩家的意見不和,如果聽從一家的意見,魏國就一定被分裂了。 所以說「君主死了沒有嫡子繼承,這個國家就可能被攻破」。 惠王二年,魏軍在馬陵打敗韓軍,在懷邑打敗趙軍。 三年,齊軍在觀城打敗魏軍。 五年,魏王與韓侯在宅陽相會。 築武堵城。 魏軍被秦軍打敗。 六年攻佔了宋國的儀台。 九年,在澮水進攻並打敗了韓軍。 魏軍在少梁與秦軍交戰,秦軍俘虜了魏將公孫痤,並奪取了龐城。 秦獻公去世,他的兒子孝公即位。 惠王十年,魏軍攻佔了趙國的皮牢。 彗星出現。 十二年,白天隕星墜落,有聲響。 惠王十四年,魏王與趙侯在鄗邑相會。 十五年,魯國、衛國、宋國和鄭國的君主來朝見魏惠王。 十六年,魏惠王與秦孝公在杜平相會。 侵佔了宋國的黃池,宋國又把它奪回去了。 惠王十七年,魏軍與秦軍在元裡交戰,秦軍攻佔魏國的少梁。 魏軍包圍趙國的邯鄲。 十八年,魏軍攻下邯鄲。 趙國向齊國請救兵,齊國派田忌、孫臏救趙,在桂陵打敗了魏軍。 惠王十九年,諸侯聯合包圍魏國的襄陵。 修築長城,固陽成為要塞。 惠王二十年,魏國把邯鄲歸還趙國,魏王與趙侯在漳水之濱會盟。 二十一年,與秦君在彤相會。 趙成侯去世。 二十八年,齊威王去世。 中山君任魏國宰相。 惠王三十年,魏軍進攻趙國,趙國向齊國告急。 齊宣王用孫子的計策,進擊魏國援救趙國。 魏國於是大量發兵,派龐涓率領,讓太子申做上將軍。 魏軍經過外黃的時候,外黃徐子對太子申說:「我有百戰百勝的方法。 」太子說:「可以讓我聽聽嗎?」徐子說:「本來就想要呈獻給您的。 」他接著說:「太子親自領兵攻齊,即使大勝並佔領莒地,富也不過就是擁有魏國,貴也不過就是做魏王。 如果不能戰勝齊國,那就會萬世子孫也不能得到魏國了。 這就是我的百戰百勝的方法。 」太子申說:「好吧,我一定聽從您的意見回國去。 」徐子說:「太子雖然想回去,已經不可能了。 那些勸太子打仗,想從中得利的人太多了。 太子雖然想回去,恐怕不可能了。 」太子於是想回去,他的駕車人卻說:「將軍領兵剛出來就回去,和打敗仗是一樣的。 」太子申果然同齊軍作戰,在馬陵戰敗。 齊軍俘虜了魏太子申,殺死了將軍龐涓,魏軍終於大敗。 惠王三十一年,秦、趙、齊一起進攻魏國,秦將商鞅詐騙並俘虜了魏國將軍公子卬,然後又襲擊奪取了他的軍隊,打敗了魏軍。 秦國任用商鞅,東邊的領土到了黃河,而齊國、趙國又屢次打敗魏國,安邑又靠近秦國,於是魏國就把都城遷到大梁。 公子赫被立為太子。 惠王三十三年,秦孝公去世,商鞅從秦國逃出來投奔魏國,魏人惱怒,不收留他。 三十五年,魏王與齊宣王在平陽南邊相會。 惠王屢次遭受軍事上的失敗,就用謙恭的禮節和優厚的禮物來招納賢人,鄒衍、淳於髡(k□n,昆)、孟軻都來到魏國。 梁(魏)惠王說:「寡人沒有才能,軍隊三次在國外受挫折,太子被俘,上將戰死,國內因而空虛,以致使祖先的宗廟社稷受到羞辱,寡人非常慚愧。 老先生屈尊親臨敝國朝廷,將用什麼方法使我國得利呢?」孟軻說:「君主不可以像這樣談論利益。 君主想得利,那麼大夫也想得利;大夫想得利,那麼百姓也想得利,上上下下都來爭利,國家就危險了。 作為一國君主,講仁義就行了,為什麼要講利呢?」 惠王三十六年,再次與齊王在甄邑相會。 這一年,惠王去世,他的兒子襄王即位。 襄王元年(前334),魏王與諸侯在徐州相會,是為了互相稱王。 襄王追尊他的父親惠王為王。 襄王五年,秦軍在雕陰打敗魏國龍賈率領的軍隊四萬五千人,並圍困魏國的焦城和曲沃。 魏國把河西之地割給秦國。 襄王六年,魏王與秦王在應城相會。 秦軍奪取魏國的汾陰、皮氏和焦城。 魏軍征討楚國,在陘山打敗了楚軍。 七年,魏國把上郡全部給了秦國。 秦軍佔領了魏國的蒲陽。 八年,秦國把焦城、曲沃歸還魏國。 第23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2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