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王攻楚之日,四國必悉起兵以應王(1)。 秦、楚之兵構而不離(2),魏氏將出而攻留、方與、銍、湖陵、碭、蕭、相,故宋必盡(3)。 齊人南面攻楚,泗上必舉。 此皆平原四達,膏腴之地,而使獨攻。 王破楚以肥韓、魏於中國而勁齊(4)。 韓、魏之強,足以校於秦(5)。 齊南以泗水為境,東負海,北倚河,而無後患,天下之國莫強於齊、魏,齊、魏得地葆利而詳事下吏(6),一年之後,為帝未能,其於禁王之為帝有餘矣。 夫以王壤土之博,人徒之眾,兵革之強,壹舉事而樹怨於楚,遲令韓、魏歸帝重於齊(7),是王失計也。 臣為王慮,莫若善楚。 秦、楚合而為一以臨韓,韓必斂手。 王施以東山之險(8),帶以曲河之利(9),韓必為關內之侯十。 若是而王以十萬戍鄭,梁氏寒心,許、鄢陵嬰城,而上蔡、召陵不往來也,如此而魏亦關內侯矣。 王壹善楚,而關內兩萬乘之主注地於齊,齊右壤可拱手而取也。 王之地一經兩海□,要約天下□,是燕、趙無齊、楚,齊、楚無燕、趙也。 然後危動燕、趙□,直搖齊、楚,此四國者不待痛而服矣□。 昭王曰:「善」。 於是乃止白起而謝韓、魏□。 發使賂楚,約為與國□。 (1)四國:指韓、趙、魏、齊。 應:對付。 (2)構而不離:兵連禍結,交戰不休。 構:交接。 (3)故宋:指原來宋國的土地。 (4)中國:即中原。 勁:使強勁有力。 (5)校:對抗,較量。 (6)葆:通「保」。 保護,保持。 詳事:審慎治理。 事,治。 (7)這一句的意思是說:就會讓韓、魏尊齊稱帝。 遲(zhi,直):當,乃。 (8)施:設置,佈置。 (9)帶:環繞。 十關內之侯:即「關內侯」。 秦國爵位之一。 這裡是臣屬的意思。 梁氏:指魏國。 寒心:因恐懼而驚心。 關內兩萬乘之主:關內兩個擁有萬輛戰車的君主。 指韓、魏兩國。 註:倒入,這裡是割取的意思。 □一經:橫貫。 兩海:指西海和東海。 □要約:約束。 □危動:以危亡震懾。 □痛:急攻。 □謝:辭卻。 □與國:友好的國家。 黃歇受約歸楚,楚使歇與太子完入質於秦,秦留之數年。 楚頃襄王病,太子不得歸。 而楚太子與秦相應侯善(1),於是黃歇乃說應侯曰:「相國誠善楚太子乎?」應侯曰:「然。 」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歸其太子。 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國無窮(2),是親與國而得儲萬乘也(3)。 若不歸,則咸陽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 夫失與國而絕萬乘之和,非計也。 願相國孰慮之(4)。 」應侯以聞秦王(5)。 秦王曰:「令楚太子之傅先往問楚王之疾(6),返而後圖之。 」黃歇為楚太子計曰:「秦之留太子也,欲以求利也。 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歇憂之甚。 而陽文君子二人在中(7),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陽文君子必立為後,太子不得奉宗廟矣(8)。 不如亡秦(9),與使者俱出;臣請止十,以死當之。 」楚太子因變衣服為楚使者御以出關,而黃歇守舍,常為謝病。 度太子已遠,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歸,出遠矣。 歇當死,願賜死。 」昭王大怒,欲聽其自殺也。 應侯曰:「歇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無罪而歸之,以親楚。 」秦因遣黃歇。 歇至楚三月,楚頃襄王卒,太子完立,是為考烈王。 考烈王元年□,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賜淮北地十二縣。 後十五歲,黃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邊齊□,其事急,請以為郡便。 」因並獻淮北十二縣,請封於江東。 考烈王許之。 春申君因城故吳墟□,以自為都邑。 (1)應侯:即范睢。 (2)德:感激。 (3)儲:保存待用。 (4)孰:同「熟」。 仔細,周密。 (5)聞:傳達,報告。 (6)傅:教導、輔佐太子的人。 (7)陽文君:楚頃襄王的兄弟。 (8)宗廟:古代天子、諸侯祭祀祖先的處所。 這裡指代國家。 (9)亡:逃跑。 十止:留住。 御:駕車的人。 謝病:推脫有病。 □出身:獻身。 徇:通「殉」。 □考烈王元年:即前262年。 □邊齊:靠近齊國。 □城:修築城牆。 吳墟:指吳國舊都。 春申君既相楚,是時齊有孟嘗君,趙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方爭下士(1),招致賓客,以相傾奪(2),輔國持權。 春申君為楚相四年,秦破趙之長平軍四十餘萬。 五年,圍邯鄲。 邯鄲告急於楚,楚使春申君將兵往救之,秦兵亦去,春申君歸。 春申君相楚八年,為楚北伐滅魯,以荀卿為蘭陵令。 當是時,楚復強。 趙平原君使人於春申君,春申君捨之於上捨(3)。 趙使欲誇楚(4),為玳瑁簪(5),刀劍室以珠玉飾之(6),請命春申君客(7)。 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以見趙使(8),趙使大慚。 春申君相十四年,秦莊襄王立,以呂不韋為相,封為文信侯。 取東周。 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諸侯患秦攻伐無已時(9),乃相與合從,西伐秦,而楚王為從長十,春申君用事。 至函谷關,秦出兵攻,諸侯兵皆敗走。 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 客有觀津人朱英,謂春申君曰:「人皆以楚為強而君用之弱□,其於英不然。 先君時善秦二十年而不攻楚,何也?秦逾黽隘之塞而攻楚,不便;假道於兩周□,背韓、魏而攻楚,不可。 今則不然,魏旦暮亡,不能愛許、鄢陵□,其許魏割以與秦。 秦兵去陳百六十里,臣之所觀者,見秦、楚之日斗也。 」楚於是去陳徙壽春;而秦徙衛野王□,作置東郡。 春申君由此就封於吳,行相事。 (1)下士:謙恭地對待賢士。 (2)傾奪:爭奪。 (3)捨:安置住宿。 上捨:上等客舍。 (4)誇:誇耀。 (5)玳瑁:一種大海龜,其甲殼可作裝飾品。 (6)室:指刀劍的鞘。 (7)命:招來會見。 (8)躡:踏。 (9)已:停止。 十從(zong,縱)長:六國盟約之長。 用事:當權主事。 咎:歸罪。 □用:治。 □假:借。 □愛:吝惜。 □衛:指衛元君。 當時衛已為秦的附庸。 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患之,求婦人宜子者進之(1),甚眾,卒無子。 趙人李園持其女弟(2),欲進之楚王,聞其不宜子,恐久毋寵。 李園求事春申君為舍人(3),已而謁歸(4),故失期(5)。 還謁(6),春申君問之狀,對曰:「齊王使使求臣之女弟(7),與其使者飲,故失期(8)。 」春申君曰:「娉入乎(9)?」對曰:「未也。 」春申君曰:「可得見乎?」曰:「可。 」於是李園乃進其女弟,即幸於春申君十。 知其有身,李園乃與其女弟謀。 園女弟承間以說春申君曰:「楚王之貴幸君,雖兄弟不如也。 今君相楚二十餘年,而王無子,即百歲後將更立兄弟,則楚更立君後,亦各貴其故所親,君又安得長有寵乎?非徒然也,君貴用事久,多失禮於王兄弟,兄弟誠立,禍且及身□,何以保相印江東之封乎?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 妾幸君未久,誠以君之重而進妾於楚王,王必幸妾;妾賴天有子男□,則是君之子為王也,楚國盡可得,孰與身臨不測之罪乎□?」春申君大然之,乃出李園女弟,謹捨而言之楚王□。 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男,立為太子,以李園女弟為王后。 楚王貴李園,園用事。 李園既入其女弟,立為王后,子為太子,恐春申君語洩而益驕,陰養死士□,欲殺春申君以滅口,而國人頗有知之者□。 (1)宜子:宜於生子。 (2)持:帶著。 女弟:妹妹。 (3)舍人:王公貴族的侍從賓客,親近左右。 (4)謁:請求。 (5)故:故意。 (6)謁:拜見。 (7)使使:前一「使」字,派遣;後一「使」字,使臣。 (8)故:所以。 (9)娉:通「聘」。 以禮物訂婚。 十幸:寵幸。 承:通「乘」。 趁著。 間:空隙。 即:如果。 □且:將要。 □子男:兒子。 □這一句的意思說:這與身遭意外的禍患相比,哪樣好?□謹捨:嚴密地安排住所。 □陰:暗中。 死士:冒死的刺客。 □國人:住在國都的人。 第40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40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