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王八年(1),楚大發兵加齊(2)。 齊王使淳於髡之趙請救兵(3),繼金百斤(4),車馬十駟(5)。 淳於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6)。 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豈有說乎?」髡曰:「今者臣從東方來,見道傍有禳田者(7),操一豚蹄(8),酒一盂,祝曰:『甌窶滿篝(9),污邪滿車十,五穀蕃熟(11),穰穰滿家(12)。 』臣見其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13),故笑之。 」於是齊威王乃益繼黃金千溢(14),白璧十雙(15),車馬百駟。 髡辭而行,至趙。 趙王與之精兵十萬(16),革車千乘(17)。 楚聞之,夜引兵而去。 (1)威王八年:前371年。 (2)加齊:侵犯齊境。 加:陵壓、覆蓋。 (3)之:往、到。 (4)繼(j□,基):攜帶。 (5)駟:古代同一輛車駕四匹馬叫一駟。 (6)冠纓索絕:結縛帽子的帶子盡都迸斷。 纓:系帽用的帶子。 索:盡。 絕:斷。 (7)傍:通「旁」。 禳田者:祈禱田神的人。 禳,古代以祭禱消除災禍的一種迷信活動。 (8)豚蹄:豬蹄(9)甌窶滿篝:高地上收穫的穀物盛滿篝籠。 甌窶,猶杯窶,形容高地狹小之處。 篝:竹籠。 十污邪:低窪田地。 (11)蕃熟:茂盛豐熟。 (12)穰穰:豐盛、眾多的樣子。 (13)狹:少。 奢:多。 (14)溢:通「鎰」。 古代的重量單位。 二十兩為一鎰,一說二十四兩為一鎰。 (15)璧:平而圓、中心有孔的玉。 禮器。 (16)趙王:指趙成侯趙仲。 (16)革車:裹有皮革的重戰車。 威王大說(1),置酒後宮,召髡賜之酒。 問曰:「先生能飲幾何而醉?對曰:「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威王曰:「先生飲一斗而醉,惡能飲一石哉(2)!其說可得聞乎?」髡曰:「賜酒大王之前,執法在旁,御使在後,髡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斗徑醉矣(3)。 若親有嚴客(4),髡帣鞠(5),侍酒於前,時賜餘瀝(6),奉觴上壽(7),數起,飲不過二斗徑醉矣。 若朋友交遊,久不相見,卒然相睹(8),歡然道故(9),私情相語十,飲可五六斗徑醉矣。 若乃州閭之會(11),男女雜坐,行酒稽留(12),六博投壺(13),相引為曹(14),握手無罰,目眙不禁(15),前有墮珥(16),後有遺簪(17),髡竊樂此(18),飲可八斗而醉二參(19)。 日暮酒闌(20),合尊促坐(21),男女同席,履舄交錯(22),杯盤狼藉(23),堂上燭滅,主人留髡而送客,羅襦襟解(24),微聞薌澤(25),當此之時,髡心最歡,能飲一石。 故曰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 」言不可極,極之而衰。 以諷諫焉(26)。 齊王曰:「善。 」乃罷長夜之飲,以髡為諸侯主客(27)。 宗室置酒,髡嘗在側(28)。 其後百餘年,楚有優孟(29)。 (1)說:同「悅」。 喜歡、高興。 (2)惡:如何、怎麼。 (3)徑:直,就。 (4)嚴客:尊客。 嚴:尊嚴,敬重。 (5)帣:捲著袖子。 帣:約束袖子。 :臂套。 鞠(ji,忌):彎腰跪著。 ,同「跽」,即長跪,挺直上身,雙膝著地。 (6)餘瀝:殘酒。 (7)奉:捧。 觴:盛酒器。 (8)卒然:突然。 卒,通「猝」。 (9)道故:話舊,追述往事。 十私情相語:彼此傾吐心裡的話。 (11)若乃:至於。 州閭:鄉里。 (12)行酒:依次飲酒。 稽留:延長,停留。 (13)六博:古代的一種博戲。 共十二個棋子,黑、白各六,兩人對博每人各六棋,故名。 投壺:古代宴會的遊戲,賓主依次往一種特製壺投矢,以投中多少決勝負,(14)曹:儕輩。 這裡猶夥伴。 (15)眙:直視,瞪著眼。 (16)墮珥:掉在地上的耳環。 (17)遺簪:丟失的髮簪。 (18)竊:暗自,私下。 (19)參(s□n,三):猶「三」。 (20)闌:盡。 (21)合尊:把殘餘的酒並為一樽。 尊,即樽,酒器。 促坐:擠在一起坐。 (22)履舄(x□西)交錯:這裡指男女的鞋子錯雜地放在一起。 履:鞋子。 舄:木屐。 (23)狼藉:雜亂無章。 (24)羅襦:薄羅的短衣或短襖,(25)薌澤:濃濃的香氣。 薌,同「香」。 (26)諷諫:用婉言隱語來勸誡別人。 (27)諸侯主客:接待各諸侯國賓客的交際官。 (28)嘗:通「常」。 (29)優孟:優,演戲的人。 孟,是其字。 優孟,故楚之樂人也(1)。 長八尺,多辯,常以談笑諷諫(2)。 楚莊王之時,有所愛馬,衣以文繡(3),置之華屋之下(4),席以露床(5),啖以棗脯(6)。 馬病肥死,使群臣喪之(7),欲以棺槨大夫禮葬之(8)。 左右爭之,以為不可。 王下令曰:「有敢以馬諫者,罪至死。 」優孟聞之,入殿門,仰天大哭。 王驚而問其故。 優孟曰:「馬者王之所愛也,以楚國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禮葬之,薄,請以人君禮葬之。 」王曰:「何如?」對曰:「臣請以雕玉為棺,文梓為槨(9),楩楓豫章為題湊十,發甲卒為穿壙(11),老弱負土(12),齊趙陪位於前(13),韓魏翼衛其後(14),廟食太牢(15),奉以萬戶之邑(16)。 諸侯聞之,皆知大王賤人而貴馬也。 」王曰「寡人之過一至此乎(17)?為之奈何?」優孟曰:「請為大王六畜葬之(18)。 以□灶為槨(19),銅歷為棺(20),繼以姜棗(21),薦以木蘭(22),祭以糧稻,衣以火光,葬之於人腹腸。 」於是王乃使以馬屬太官(23),無令天下久聞也。 (1)故:過去。 樂人:指能歌善舞的藝人。 (2)諷諫:以婉言隱語進行勸諫。 (3)文繡:華美的刺繡品。 (4)華屋:華麗的屋宇。 (5)露床:沒有帳幔的床。 (6)啖:喂。 (7)喪:治喪,服喪。 (8)槨: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 (9)文梓:紋理細緻的梓木。 十楩、楓、豫、章:都是有名的貴重木材。 章,通「樟」。 題湊:下葬時將木材累積在棺外,用來護棺。 木頭都向內,叫做題湊。 題,頭;湊,聚。 (11)穿壙:挖掘墓穴。 (12)負土:背土築墳。 (13)陪位:列在從祭之位。 (14)翼衛:護衛。 (15)廟食太牢:為死馬建立祠廟,用太牢禮祭祀。 太牢,牛、羊、豬各一頭,是最高的祭禮。 (16)奉:供奉祭祀。 (17)一至此乎:竟到這種地步嗎?一:乃、竟。 (18)六畜葬之:當畜生來葬送它。 六畜,指馬、牛、羊、雞、犬、豬。 (19)□灶:用土堆成的灶。 (20)銅歷:大銅鍋。 歷,通「鬲(li,力)」,鼎一類的東西。 (21)繼:通「劑」,調配。 (22)薦:托付,墊進。 木蘭:香料。 (23)屬:交付。 楚相孫叔敖知其賢人也,善待之。 病且死(1),屬其子曰(2):「我死,汝必貧困。 若往見優孟(3),言我孫叔敖之子也。 」居數年(4),其子窮困負薪(5),逢優孟,與言曰:「我,孫叔敖子也。 父且死時,屬我貧困往見優孟。 」優孟曰:若無遠有所之(6)。 」即為孫叔敖衣冠,抵掌談語(7)。 歲余,像孫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別也。 莊王置酒,優孟前為壽(8)。 莊王大驚,以為孫叔敖復生也,欲以為相。 優孟曰:「請歸與婦計之(9),三日而為相。 」莊王許之。 三日後,優孟復來。 王曰:「婦言謂何?」孟曰:「婦言慎無為十,楚相不足為也。 如孫叔敖之為楚相,盡忠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 今死,其子無立錐之地(11),貧困負薪以自飲食(12)。 必如孫叔敖,不如自殺。 」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難以得食。 起而為吏,身貧鄙者余財,不顧恥辱。 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賕枉法(13),為奸觸大罪,身死而家滅。 貪吏安可為也!念為廉史,奉法守職,竟死不敢為非(14)。 廉吏安可為也!楚相孫叔敖持廉至死(15),方今妻子窮困負薪而食,不足為也(16)!」於是莊王謝優孟(17),乃召孫叔敖子,封之寢丘四百戶,以奉其祀。 後十世不絕。 此知可以言時矣(18)。 其後二百餘年,秦有優旃(19)。 第68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6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