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洗沐:指休假。 《正義》云:「漢官五日一假洗浴也。 」(2)相從:二人在一起走。 論議:討論、研究。 (3)誦易:互相講誦。 易,更替。 《太平御覽》作「習」。 道術:治道的方法,即治理天下國家的方法。 (4)究遍:廣泛探究。 遍:普遍。 人情:指世道人心。 (5)朝士大夫:泛指朝廷的一般官員。 (6)之:到……去。 卜數:猶術數,即卜筮。 觀采:觀其風采。 猶物色。 (7)輿:車。 (8)肆:店舖、館子。 (9)新雨:剛下過雨。 十方:正、正在。 辯:申辯、講解。 道:道理、規律。 (11)運:運行。 (12)陰陽: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範疇,用於解釋自然界相互對立、互相消長的事物。 本:本源。 (13)如類:好像是。 有知者:有知識的人、聰明人。 知,知識;又通「智」,智慧。 (14)延:引進、迎接。 (15)復:重新。 理:疏理、整理。 (16)分別:分辨、分析。 (17)紀:法度、準則。 (18)差次:區分差別等次。 差:差別、相差。 次:等次。 際:交接、會合。 (19)列:排列、列舉。 符:符應,即吉凶禍福的朕兆。 宋忠、賈誼瞿然而悟(1),獵纓正襟危坐(2),曰:「吾望先生之狀,聽先生之辭,小子竊觀於世(3),未嘗見也。 今何居之卑(4),何行之污(5)?」 (1)瞿然:驚異的樣子。 悟:領悟、明白。 (2)獵纓:整理冠帶、使之端正,表示恭敬。 正襟:糾正衣襟。 危坐:端正地坐著。 (3)小子:晚輩。 此為自謙之詞。 竊觀:私下觀察。 (4)居之卑:處於低下地位。 卑:卑下。 (5)行之污:從事的職業被人瞧不起。 行,行事,此處指從事的職業。 污,污濁、不乾淨。 司馬季主捧腹大笑曰:「觀大夫類有道術者(1),今何言之陋也(2),何辭之野也(3)!今夫子所賢者何也(4)?所高者誰也(5)?今何以卑污長者(6)? (1)類:像,好像。 (2)陋:知識淺薄,見聞不廣。 (3)野:粗野,缺乏文采。 (4)所賢者:認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5)所高者:認為品德高尚的人。 (6)卑污長者:認為長者卑下污濁。 二君曰:「尊官厚祿,世之所高也,賢才處之(1)。 今所處非其地(2),故謂之卑。 言不信(3),行不驗(4),取不當(5),故謂之污。 夫卜筮者,世俗之所踐簡(6)也。 世皆言曰:『夫卜者多言誇嚴以得人情(7),虛高人祿命以說人志(8),擅言禍災以傷人心(9),矯言鬼神以盡人財十,厚求拜謝以私於己(11)。 』此吾之所恥(12),故謂之卑污也。 」 (1)賢才處之:賢能的人處在那種地位。 處:居、處於。 (2)非其地:不是尊官厚祿之地。 (3)不信:不真實。 信,講話真實。 (4)不驗:沒有效果。 驗:效驗,效果。 (5)不當:不適當。 當:恰當、合適。 (6)踐簡:鄙視、怠慢。 簡:忽視、怠慢。 (7)誇嚴:誇大、嚴厲。 得:博得、迎合。 (8)虛高:虛假抬高。 祿命:吉凶禍福、貴賤壽夭等「命定之數」。 說(yue,月):同「悅」。 此處意為使人高興。 志:心志。 (9)擅言:隨便亂說。 傷:憂傷。 此處意為使人悲傷。 十矯言:假說,假借。 盡:完,沒有了。 此處意為詐盡,騙盡。 (11)厚求:貪求,索取。 私於己:利於己。 (12)此吾之所恥:這是我們認為可恥的事情。 恥:恥辱、可恥的事情。 司馬季主曰:「公且安坐(1)。 公見夫被發童子乎(2)?日月照之則行,不照則止,問之日月疵瑕吉凶(3),則不能理(4)。 由是觀之,能知別賢與不肖者寡矣(5)。 (1)且:暫且、姑且。 安坐:坐好,落坐。 (2)夫:那、這。 被(p□,披)披散著頭髮。 被,通「披」。 (3)日月疵瑕:指日食和月食。 疵瑕,即瑕疵,小的毛病、缺點。 古人常借觀察星象來推測人事的吉凶。 (4)理:整理。 此處意為解釋說明,講出道理。 (5)知別:知道區別。 不肖:與賢相對,指缺德少才,品行不端。 「賢之行也(1),直道以正諫(2),三諫不聽則退(3);其譽人也不望其報(4),惡人也不顧其怨(5),以便國家利眾為務(6)。 故官非其任不處也(7),祿非其功不受也;見人不正,雖貴不敬也;見人有污,雖尊不下也(8);得不為喜(9),去不為恨十;非其罪也,雖累辱而不愧也。 (1)賢:賢能的人。 行:做事。 (2)直道:正直之道。 直,行為正直。 此處指遵循正直之道。 正諫:正言規勸。 諫,規勸君主、尊長、朋友,使之改正過錯。 (3)三:再三,多次。 退:後退、返回。 此處指不再進諫。 (4)譽人:稱譽別人。 (5)惡人:討厭、憎惡別人。 (6)便:便利。 務:追求。 (7)其任:自己勝任。 處:居、擔任。 (8)尊:尊貴,指地位高。 不下:不屈居其下。 (9)得:有所得。 指得到官祿富貴。 十去:有所失。 指離開官位,失去富貴。 (11)累辱:受累遭到屈辱。 累:受累、牽累。 辱:屈辱、侮辱。 愧:羞愧。 「今公所謂賢者,皆可為羞矣(1)。 卑疵而前(2),孅趨而言(3);相引以勢(4),相導以利;比周賓正(5),以求尊譽,以受公奉(6);事私利(7),枉主法(8),獵農民(9);以官為威十,以法為機(11),求利逆暴(12):譬無異於操白刃劫人者也(13)。 初試官時(14),倍力為巧詐(15),飾虛功執空文以□主上(16),用居上為右(17);試官不讓賢陳功(18),見偽增實(19),以無為有,以少為多,以求便勢尊位(20);食飲驅馳(21),從姬歌兒(22),不顧於親(23),犯法害民,虛公家(24):此夫為盜不操矛孤者也(25),功而不用弦刃者也(26),欺父母未有罪而弒君未伐者也(27);何以為高賢才乎(28)? (1)皆可為羞矣:都是些足以為他們感到羞愧的人。 (2)卑疵:慚怍貌,惶懼貌,低聲下氣的樣子。 (3)孅趨:過分謙恭。 (4)相引以勢:即以勢相引。 憑借權勢相互引進。 (5)比周:與壞人勾結,植黨營私。 比:勾結。 周:與人團結。 「比周」連用,義同「比」。 賓正:排斥正人君子。 賓,通「擯」。 排斥,遺棄。 (6)公奉:官府的俸祿。 奉,通「俸」。 (7)事:從事,謀求。 (8)枉:歪曲。 主法:君主的法律。 (9)獵:獵取,掠奪。 十為威:逞威風,顯示威嚴。 (11)為機:做為工具。 (12)逆暴:逆行殘暴。 逆,倒,反,與「順」相對。 (13)譬:比喻,好像。 操:持,拿。 劫人:威逼人,威脅人。 (14)初試官:開始做官,剛當官。 (15)倍力:加倍努力,拚命地。 (16)□主上:欺騙國君。 □,同「罔」。 欺罔。 (17)用:以,以便。 右:古代尊寵右,以右為較尊貴的地位。 (18)賢:指賢者,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陳功:陳述自己的功勞。 (19)見偽增實:意謂發現虛假之處,便不擇手段地添枝加葉,竭力把假的變為實在的。 (20)便勢:權勢。 便:便利、有利。 (21)食飲驅馳:大吃大喝,到處遊樂。 驅馳:驅車馳馬。 (22)從姬:隨從的美女。 歌兒:唱歌跳舞的少男少女。 (23)親:父母雙親。 (24)虛:虛耗。 (25)夫(fu,扶):語氣詞。 矛孤:矛和弓。 (26)弦刃:弓箭和刀。 (27)弒(shi,式):古代統治階級指子殺父、臣殺君為「弒」。 (28)高賢才:高明者和賢能者。 「盜賊發不能禁(1),夷貊不服不能攝(2),奸邪起不能塞(3),官秏亂不能治(4),四時不和不能調(5),歲谷不孰不能適(6)。 才賢不為,是不忠也;才不賢而托官位(7),利上奉(8),妨賢者處(9),是竊位也十;有人者進(11),有財者禮(12),是偽也。 子獨不見鴟梟之與鳳皇翔乎(13)?蘭芷芎棄於廣野(14),蒿簫成林(15),使君子退而不顯眾(16),公等是也。 第69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69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