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合常情。 經釋為常。 顏師古釋為經典之經,此處不取。 (2)皮弁薦紳:皮弁為武冠,薦紳就是縉紳,指插笏於帶的官服。 (3)由山陰坡的道路下山。 古人山以北為陰,水以南為陰。 (4)意思是用五色土加在雜土封的上面。 益,增加。 引伸為加在某某之上;雜封,用雜土石所封。 (5)前文已有「縱遠方奇獸、蜚禽及白雉」等語,兕牛犀象不產自中原,又不經見,自是「遠方奇獸」,應屬被縱之列。 此處又說「兕牛犀象之屬不用」自不是指「不用於祭祀」,否則與前文重複。 而是指這類大型動物「不用」縱放山林者,但它們已經被天子帶到泰山下,該怎樣處理?下一句就是對它們的處理辦法。 (6)《孝武本紀》、《漢書·郊祀志》都作:「皆至泰山然後去」,或從「祭后土」或「然後去」,都是指兕牛犀象,不是指天子。 (7)景光:霞光。 景雲之光呈五采,若霞光。 (8):同屑。 隱然,影影綽綽。 (9)震懾於怪物,恐怕是怪物。 怪物,神怪之類。 十復:免除徭役。 (11)復作:有二種解釋:一是罰為官作(為官府服役)的女刑徒。 輕罪徒,男子戍邊一年,女子不堪戍守,令作於官,稱為復作。 二認為是指弛刑再犯的輕罪徒。 罪徒經赦以後,除去鉗釱赭衣等刑具。 重又犯罪,不從原來的徒罪上加罪,而是與普通百姓第一次犯罪一樣,只就所犯事論罪,若罪輕當為官作,稱為復作。 參見《漢書·宣帝紀》顏師古注。 顏師古認為,第二種說法為是。 (12)庶幾:差不多,也許可以,希望能。 □暴病:急病。 □茀:遮蔽。 指彗星,通常稱為孛。 東井:南方七宿之一,在雙子座中。 全句意思是有一顆彗星出現於東井宿之中。 □三能(tai,台):又作「天台」,在熊座中,北斗星之下,共六星,分作上、中、下台,各二顆。 按:古人以為彗星出現,是不吉利的事(如《淮南子·天文訓》所說:「虹霓彗星,天之忌也」),此處先述彗星二見,下面便寫王朔見填星、大如瓜,有司賀德星出現事,二者相映成趣,不覺令人捧腹。 太史公筆法,端底其妙如神。 □填星:土星。 (17)德星:就是填星。 《孝武本紀》中《索隱》以為指歲星(木星),理由是「歲星所在有福,故曰德星也。 」按:從上下文看,當指填星。 由《天官書》填星「其所居國吉」,「其居久,其國福厚;易,福薄」,與歲星功效相似。 □指前述填星大如瓜事。 昭衍,明亮的意思。 □厥:其,指「德信昭衍」事。 維:是,乃。 休祥:吉祥。 □壽星:南極老人星。 《孝武本紀》《索隱》說:南極老人星「見則天下理安,故言之也。 」老人星在孤矢以南,船底座中,秋分前後黃昏時出現於南中天。 (21)信星:《孝武本紀》《索隱》以為就是填星(鎮星),即土星。 (22)沈:同沉。 將祭品沉於河,稱沉祠。 (23)將:帶領。 全句意思是:使卿二人帶領兵卒堵塞決口。 是時既滅兩越,越人勇之乃言「越人俗鬼(1),而其祠皆見鬼,數有效。 昔東甌王敬鬼,壽百六十歲。 後世怠慢,故衰秏(2)」。 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無壇,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雞卜(3)。 上信之,越祠雞卜始用。 公孫卿曰:「仙人可見,而上往常劇,以故不見。 今陛下可為觀,如緱城,置脯棗,神人宜可致也。 且仙人好樓居。 」於是上令長安則作蜚;桂觀(4),甘泉則作益延壽觀(5),使卿持節設具而候神人。 乃作通天莖台(6),置祠具其下,將招來仙神人之屬。 於是甘泉更置前殿,始廣諸宮室。 夏,有芝生殿房內中(7)。 天子為塞河,興通天台,若見有光雲,乃下詔:「甘泉房中生芝九莖,赦天下,毋有復作。 」 其明年,伐朝鮮。 夏,旱。 公孫卿曰:「黃帝時封則天旱,干封三年。 」上乃下詔曰:「天旱,意干封乎?其令天下尊祠靈星焉。 」 其明年,上郊雍,通回中道(8),巡之。 春,至鳴澤,從西河歸。 其明年冬,上巡南郡,至江陵而東。 登禮灊之天柱山,號曰南嶽。 浮江,自尋陽出樅陽,過彭蠡,禮其名山川。 北至琅邪。 並海上。 四月中,至奉高修封焉(9)。 (1)《孝武本紀》作「越人俗信鬼」,是。 (2)衰秏:衰老。 秏,同耗。 (3)雞卜:《孝武本紀》《正義》說:「雞卜法用雞一,狗一,生,祝顧訖,即殺雞狗煮熟,又祭,獨取雞兩眼,骨上自有孔裂,似人物形則吉,不足則凶。 今嶺南猶此法也。 」周去非《嶺外代答》所記雞卜法與此異,錄如下:「以小雄雞未孳尾者,執其兩足,焚香禱所,占而撲殺之。 取腿骨洗淨,以麻線束兩骨之中,以竹梃插所束之處,俾兩腿骨相背於竹梃之端。 執梃再禱,左骨為儂,儂者我也;右骨為人,人者所佔之事也。 乃視兩骨之側所有細竅,以細竹梃長寸餘者遍插之,或斜或直,或正或偏,各隨其斜直正偏而定吉凶。 其法有一十八變,大抵直而正或附骨者多吉,曲而斜或遠骨者多凶。 」(4)《郊祀志》於「」後有頓號,顏師古注說是「飛館、桂館二名也」。 此說是。 (5)《郊祀志》作「益壽、延壽館」。 顏師古認為也是「二館名」。 清·梁玉繩《史記志疑》認為《史記》衍一「益」字,《漢書·郊祀志》又多一字,合衍「益壽」二字。 《漢武故事》、《括地誌》、《三輔黃圖》等書都只有延壽觀,無「益壽」之名。 (6)《郊祀志》為「通天台」。 梁玉繩以為「莖」為衍文。 是。 (7)芝:靈芝。 (8)打通去回中的道路。 (9)修封:修整泰山封土。 初,天子封泰山,泰山東北址古時有明堂處,處險不敞。 上欲治明堂奉高旁,未曉其制度。 濟南人公玊帶上黃帝時明堂圖(1)。 明堂圖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蓋;通水圜宮垣;為復道,上有樓,從西南入,命曰崑崙(2)。 天子從之入,以拜祠上帝焉。 於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如帶圖。 及五年修封,則祠太一、五帝於明堂上坐,令高皇帝祠坐對之(3)。 祠后土於下房,以二十太牢(4)。 天子從崑崙道入,始拜明堂如郊禮。 禮畢,燎堂下(5)。 而上又上泰山,有秘祠其巔(6)。 而泰山下祠五帝,各如其方,黃帝並赤帝(7),而有司侍祠焉。 山上舉火,下悉應之。 其後二歲,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8),推歷者以本統(9)。 天子親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毋修封禪。 其東贊饗曰:「滅增授皇帝太無神策十,週而復始。 皇帝敬拜達」。 至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驗,然益遣,冀遇之。 (1)公玊帶:公玊,複姓;帶,名。 玊同玉。 《郊祀志》作「公玉帶」。 (2)以上述明堂圖。 (3)祠坐:神坐。 即木主,欲語說的神主牌位。 (4)太牢:牲牛。 三牲(牛豬羊)之中,以牛最大,故稱太牢,余為少牢。 (5)設燎火於堂下。 將祭肉擲入火中,氣味上達於天,神靈就可以享受到祭禮了。 此是郊天設燎火的原因。 (6)有:同「又」。 (7)因五帝是配祭,中央黃帝的位子被主神太一佔去,只有委屈它與赤帝擠在一起了。 (8)此為太初元年。 按前文說元鼎五年(前112)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到太初元年(前104),間隔八年,合2922天,每年354天,余90天,設3個閏月,適盡。 說明太初元年前的十一月朔旦恰是冬至。 又2922天除去48甲子,余42天,自辛巳以後數42日,算外第43日的日名恰是甲子。 即太初元年前一年十一月朔的日名為甲子。 (9)本統:據《漢書·律歷志》太初改歷,鄧平術是以81分起歷,與三統法同,而不同於《歷書》所載的「歷術甲子篇(即太初歷)」。 太初歷製成後,落下閎回鄉而去,而鄧平受任為太史丞。 所以此處所說的「推歷者」指鄧平,他所用為三統法,所說本統,當指入統的第一天。 十太元神策:猶言太初歷。 太元,與太始、太初同義;神策,由於用來推算曆法,亦指曆法。 十一月乙酉,柏梁災。 十二月甲午朔,上親禪高裡(1),祠后土。 臨勃海,將以望祀蓬萊之屬,冀至殊廷焉(2)。 第80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8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