僕之先人,非有剖符丹書之功(1),文史星歷(2),近乎卜祝之間(3),固主上所戲弄,倡優畜之(4),流俗之所輕也。 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異(5)?而世又不與能死節者比,特以為智窮罪極,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何也?素所自樹立使然(6)。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7),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8)。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9),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十,其次易服受辱(11),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12),其次剔毛髮、嬰金鐵受辱(13),其次毀肌膚、斷支體受辱(14),最下腐刑極矣(15)!傳曰:「刑不上大夫(16)。 」此言士節不可不厲也(17)。 猛虎處深山,百獸震恐,及其在阱檻之中(18),搖尾而求食,積威約之漸也(19)。 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入;削木為吏,議不對,定計於鮮也(20)。 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箠(21),幽於圜牆之中(22)。 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槍地(23),視徒隸則心惕息(24)。 何者?積威約之勢也。 及已至此,言不辱者,所謂強顏耳(25),曷足貴乎!且西伯(26),伯也(27),拘牖里(28);李斯,相也,具五刑(29);淮陰,王也,受械於陳(30);彭越、張敖,南向稱孤,系獄具罪(31);絳侯誅諸呂(32),權傾五伯(33),囚於請室(34);魏其,大將也,衣赭、關三木(35);季布為朱家鉗奴(36);灌夫受辱居室(37)。 此人皆身至王侯將相,聲聞鄰國,及罪至罔加(38),不能引決自財(39),在塵埃之中(40),古今一體,安在其不辱也!此言之,勇怯,勢也;強弱,形也。 審矣(41),曷足怪乎?且人不能蚤自財繩墨之外(42),已稍陵夷(43),至於鞭箠之間,乃欲引節,斯不亦遠乎!古人所以重施刑於大夫者,殆為此也。 (1)剖符:漢代皇帝給功臣的一種憑信。 符,竹製,上寫永不改變爵位的誓言,剖分為二,皇帝與功臣各存其一。 丹書:即丹書鐵券,鐵製的券契,用硃砂書寫誓詞,故稱丹書。 得剖符丹書的功臣,子孫有罪可以赦免。 (2)文史星歷:史籍和天文曆法,這些都是太史令掌管的事務。 (3)卜祝:負責占卜和祭祀的官職。 (4)倡優:樂人和戲人,是古代被人輕賤的下等人。 (5)螻蟻:螻蛄和螞蟻,泛指微小的生物。 (6)所自樹立:自己用來立身的。 指工作和職位。 (7)死,有重於泰山:《文選》作「或重於泰山」。 (8)用之所趨:意思是為什麼去死。 用,因;之,代死。 (9)理色:臉面。 理,紋理;色,臉色。 或解為道理和臉面。 十詘(q□,屈)體:指身體被捆綁。 詘,同「屈」。 (11)易服:指換上罪人的衣服。 (12)關木索:戴上枷索。 關,指戴上;木,指枷;索,繩索。 箠(chui,垂)楚:木杖和荊杖,都是刑具。 (13)剔毛髮:把頭髮剃光,即所謂髡(k□n,昆)刑。 剔,通「剃」。 嬰金鐵:指頸上套著鐵圈,即所謂鉗刑。 嬰,環繞。 (14)毀肌膚、斷支體:指毀傷肉體的刑罰。 如臉上刺字的黥(qing,晴)刑、砍去雙腳的刖(yue,月)刑等。 支,同「肢」。 (15)腐刑:即宮刑。 破壞生殖機能的酷刑,僅次於死刑。 (16)刑不上大夫:此語見《禮記·曲禮上》。 (17)厲:同「礪」,磨礪。 (18)阱:同「阱」。 檻(jian,件):關野獸的木籠。 (19)積威約:長期威力的約束。 漸:逐漸發展的結果。 (20)定計:指早就拿定主意。 鮮:指態度鮮明。 或解為夭亡、不以壽終。 (21)榜:鞭打。 (22)圜牆:指監獄。 圜,通「圓」。 (23)槍:同「搶(陰平)」,撞,觸。 (24)徒隸:獄卒。 惕息:不敢喘息,形容極其恐懼。 (25)強顏:厚著臉皮。 (26)西伯:即周文王。 殷紂時他是西方諸侯之長,故稱。 (27)伯:方伯,即一方諸侯之長。 (28)拘牖(y□u,有)裡:據本書卷三《殷本紀》、卷四《周本紀》載,周文王曾被殷紂王拘禁。 牖,兩《本紀》及《文選》均作「羑(音同)」。 (29)李斯被趙高陷害,最後被腰斬、滅三族。 詳見本書卷八十七《李斯列傳》。 至於他受了哪五種酷刑,傳中未詳。 (30)韓信先被封為楚王,有人告他謀反,劉邦假做南遊,到陳地,韓信來見,被逮捕。 後被赦,封為淮陰侯。 詳見本書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 (31)彭越,漢初功臣,封梁王;張敖,漢初功臣張耳之子,父死,襲為趙王。 二人都因被誣告謀反,下獄定罪。 其事分別見本書卷九十《魏豹彭越列傳》、卷八十九《張耳陳余列傳》。 (32)絳侯:周勃的封號。 呂後死,呂祿等人謀反,周勃與陳平等誅滅呂氏親族,迎立文帝。 其事見本書卷九《呂太后本紀》、卷五十七《絳侯周勃世家》。 (33)五伯(ba,罷):即春秋五霸。 伯,通「霸」。 (34)請室:漢代囚禁有罪官吏的監獄。 周勃後來被誣告謀反,下獄治罪。 (35)衣赭(zh□,者):穿紅褐色的衣服。 古代囚服為赭色。 三木:指加在頸、手、足三處的刑具,即枷和桎(zhi,至)梏(gu,故)。 魏其侯竇嬰,景帝時為大將軍,武帝時被誣下獄處死。 詳見本書卷一百七《魏其武安侯列傳》。 (36)季布原為項羽將領,屢次困辱劉邦。 項羽死後,劉邦懸賞捉拿季布。 季布剃光了頭,頸帶鐵圈,改變姓名,賣身為魯人朱家的奴隸。 見本書卷一百《季布欒布列傳》。 (37)灌夫平七國之亂有功,為中郎將。 武帝時被誣下獄、滅族。 見本書卷一百七《魏其武安侯列傳》。 居室,少府所屬的官署名。 (38)罔加:法網加在身上。 罔,同「網」。 (39)引決:自殺。 自財:自殺。 財,通「裁」。 (40)塵埃:指監獄。 (41)審矣:明白了。 (42)蚤:通「早」。 繩墨:指法令。 (43)陵夷:卑下,衰頹。 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念親戚(1),顧妻子。 至激於義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 今僕不幸,蚤失二親,無兄弟之親,獨身孤立。 少卿視僕於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僕雖怯懦欲苟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2),何至自沉溺累紲之辱哉(3)!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4),況若僕之不得已乎?所以隱忍苟活(5),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6),恨私心有所不盡,鄙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7)。 (1)親戚:這裡指父母。 (2)去就:去留,進退。 這裡指偷生或赴死。 (3)沉溺:陷身。 累(lei,雷)紲(xie,謝):捆綁犯人的繩索,引申為牢獄。 累,《文選》作「縲」。 (4)臧獲:古代罵奴婢的賤稱。 (5)隱忍:克制忍耐。 (6)函:包圍。 糞土:指監獄。 (7)鄙:鄙陋,鄙薄。 沒(mo,末)世:終結一世,即死。 文采:指文章。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1),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2)。 蓋西伯拘而演《周易》(3);仲尼厄而作《春秋》(4);屈原放逐,乃賦《離騷》(5);左丘失明,厥有《國語》(6);孫子臏腳,《兵法》修列(7);不韋遷蜀,世傳《呂覽》(8);韓非囚秦,《說難》、《孤憤》(9);《詩》三百篇,大氐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十。 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11),故述往事,思來者(12)。 及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論書策(13),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14)。 僕竊不遜,近自托於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15),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 上計軒轅(16),下至於茲,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17),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際(18),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草創未就,適會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19)。 僕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20),通邑大都。 則僕償前辱之責(21),雖萬被戮(22),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第82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8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