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召桂州刺史淳于量。 量雖與琳合,而潛通於陳;二月,辛酉,以量為開府儀同三司。 壬午,侯瑱引兵焚齊舟艦于合肥。 丙戌,齊主于甘露寺禪居深觀,唯軍國大事乃以聞。 尚書右仆射崔暹卒,齊主幸其第哭之,謂其妻李氏曰:「頗思暹乎?」對曰:「思之。 」帝曰:「然則自往省之。 」因手斬其妻,擲首牆外。 齊斛律光將騎一萬,擊周開府儀同三司曹回公,斬之,柏谷城主薛禹生棄城走,遂取文侯鎮,立戍置柵而還。 三月,戊戌,齊以侍中高德政為尚書右仆射。 吐谷渾寇周邊;庚戌,周遣大司馬賀蘭祥擊之。 丙辰,齊主至鄴。 梁永嘉王莊至郢州,遣使入貢于齊。 王琳遣其將雷文策襲後樑監利太守蔡大有,殺之。 齊主之為魏相也,膠州刺史定陽文肅侯杜弼為長史,帝將受禪,弼諫止之。 帝問:「治國當用何人?」對曰:「鮮卑車馬客,會須用中國人。 」帝以為譏己,銜之。 高德政用事,弼不為之下,嘗于眾前面折德政;德政數言其短於帝,弼恃舊,不自疑。 夏,帝因飲酒,積其愆失,遣使就州斬之;既而悔之,驛追不及。 閏四月,戊子,周命有司更定新曆。 丁酉,遣鎮北將軍徐度將兵志南皖口。 齊高德政與楊愔同為相,愔常忌之。 齊主酣飲,德政數強諫,齊主不悅,謂左右曰:「高德政恆以精神凌逼人。 」德政懼,稱疾,欲自退。 帝謂楊愔曰:「我大憂德政病。 」對曰:「陛下若用為冀州刺史,病當自差。 」帝從之。 德政見除書,即起。 帝大怒,召德政謂曰:「聞爾病,我為爾針。 」親以小刀刺之,血流沾地。 又使曳下斬去其足,劉桃枝執刀不敢下,帝責桃枝曰:「爾頭即墜地!」桃枝乃斬其足之三指。 帝怒不解,囚德政于門下,其夜,以氈輿送還家。 明旦,德政妻出珍寶滿四床,欲以寄人,帝奄至其宅,見之,怒曰:「我內府猶無是物!」詰其所從得,皆諸元賂之,遂曳出,斬之。 妻出拜,又斬之,並其子伯堅。 以司州牧彭城王浟為司空,侍中高陽王湜為尚書右仆射;乙巳,以浟兼太尉。 齊主封子紹廉為長安王。 辛亥,周以侯莫陳崇為大司徒,達奚武為大宗伯,武陽公豆盧寧為大司寇,柱國輔城公邕為大司空。 乙卯,周詔:「有司無得糾赦前事;唯庫廄倉廩與海內所共,若有侵盜,雖經赦宥免其罪,征備如法。 」 周賀蘭祥與吐谷渾戰,破之,拔其洮陽、洪和二城,以其地為洮州。 五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齊太史奏,今年當除舊佈新。 齊主問于特進彭城公元韶曰:「漢光武何故中興?」對曰:「為誅諸劉不盡。 」於是齊主悉殺諸元以厭之。 癸未,誅始平公元世哲等二十五家,囚韶等十九家。 韶幽于地牢,絶食,啗衣袖而死。 周文育、周迪、黃法共討余公揚,豫章內史熊曇朗引兵會之,眾且萬人。 文育軍于金口,公揚詐降,謀執文育,文育覺之,囚送建康。 文育進屯三陂。 王琳遣其將曹慶帥二千人救余孝勱,慶分遣主帥常眾愛與文育相拒,自帥其眾攻周迪及安南將軍吳明徹,迪等敗,文育退據金口。 熊曇朗因其失利,謀殺文育以應眾愛,監軍孫白象聞其謀,勸文育先之,文育不從。 時周迪棄船走,不知所在,乙酉,文育得迪書,自賫以示曇朗,曇朗殺之於座而並其眾,因據新淦城。 曇朗將兵萬人襲周敷,敷擊破之,曇朗單騎奔巴山。 魯悉達部將梅天養等引齊軍入城。 悉達帥麾下數千人濟江自歸,拜平南將軍、北江州刺史。 六月,戊子,周以霖雨,詔群臣上封事極諫。 左光祿大夫猗氏樂遜上言四事:其一,以為「比來守令代期既促,責其成效,專務威猛;今關東之民淪陷塗炭,若不布政優優,聞諸境外,何以使彼勞民,歸就樂土!」其二,以為「頃者魏都洛陽,一時殷盛,貴勢之家,競為侈靡,終使禍亂交興,天下喪敗;比來朝貴器服稍華,百工造作務盡奇巧,臣誠恐物逐好移,有損政俗。 」其三,以為「選曹補擬,宜舉眾共之;今州郡選置,猶集鄉閭,況天下銓衡,不取物望,既非機事,何足苛密!其選置之日,宜令眾心明白,然後呈奏。 」其四,以為「高洋據有山東,未易猝制,譬猶棋劫相持,爭行先後,若一行不當,或成彼利。 誠應舍小營大,先保封域,不宜貪利邊陲,輕為舉動。 」 周處士韋瓊,孝寬之兄也,志尚夷簡。 魏、周之際,十征不屈。 周太祖甚重之,不奪其志,世宗禮敬尤厚,號曰「逍遙公」。 晉公護延之至第,訪以政事;護盛修第舍,瓊仰視堂,嘆曰:「酣酒嗜音,峻宇雕牆,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護不悅。 第50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中》
第5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