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楚國令尹孫叔敖才識卓越,居官清廉,平生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污。 他雖然居高位,卻不恃此而驕,常常把自己的家財拿出來救濟窮人,所以做了很多年的令尹,一直深得民心。 楚莊王對孫叔敖更是倚重信賴,凡軍國大計,無不向他請教。 楚國也因為有這樣一位賢能的令尹而日益富強。 周定王十二年三月,孫叔敖年高體衰,一病不起。 他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叮嚀兒子孫安說:「楚王為嘉獎我多年的功勞,曾多次要我選一處地方作為封邑,我都堅決謝絶了。 我死後,如果他封你官爵,你千萬不能接受。 我瞭解你,你沒有多大才能,難以擔當治國安邦的大任。 楚王若封給你一處好地做封邑,你要堅決推辭。 如果推辭不掉,你就請求把『寢丘』封給你。 這個地方土地貧瘠,而且叫『死者停處』,這種地名,顯得不吉利,是不會有人來爭奪的,可以長保子孫後代平安。 」 孫叔敖死後,楚莊王親臨送葬,撫棺痛哭,從行者莫不垂淚。 葬禮安頓後,楚莊王立即要封孫安做大官。 孫安遵父命,力辭不受,回到鄉下種田為生,日子過得比較艱苦。 時間一久,楚莊王便把這件事忘了。 有一天,宮中優伶作戲唱道:「廉吏高且潔,子孫衣單而食缺。 君不見,楚之令尹孫叔敖,生前私產無分毫,子孫丐食棲蓬蒿……」 楚莊王立即問:「孫安真的窮困到這種地步嗎?」 優伶回答道:「不窮困,不見前令尹之賢。 」 楚王急忙派人召孫安進宮,要封他萬戶之邑。 孫安說:「大王如果惦念先父尺寸之勞,要賞賜我衣食,願得封寢丘。 這是先父的遺命,非此地不敢接受。 」 楚莊王沒有辦法,只好把寢丘封給了他。 寢丘這個地方,位置偏僻,名字又不吉利,王公權貴都不屑一顧。 所以楚國幾代政治動亂,好的封邑頻頻易主,只有寢丘無人理會。 所以孫叔敖的先見之明,使後代子孫安然無恙。 下經 巽卦第五十七 【原文】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彖》曰:重巽以申命。 剛巽乎中正而志行。 柔皆順乎剛,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象》曰:隨風,巽。 君子以申命行事。 【譯文】《巽卦》:小有亨通,有利於有所行動,利於會見大人。 《彖傳》說:兩個巽卦上下重疊,意在重申一種命令。 陽剛者的謙恭在於他中直正大,他的志向和抱負也因此得以實現,而陰柔者的順從在於他能聽從強者差遣,因此說「小有亨通,有利於有所行動,利於會見大人」。 《象傳》說:《巽卦》是巽在上、巽在下,巽為風,卦象為風行起來無孔不入之表象,所以把它叫做《巽卦》。 君子把命令立在謙遜之德之上,這樣有利於他推行政事。 【啟示】《巽卦》告訴我們,一個人要謙遜、順從。 【原文】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 《象》曰:「進退」,志疑也。 「利武人之貞」,志治也。 【譯文】初六:進進退退,這有利於勇武的人去卜問。 《象傳》說:進進退退,這說明他在決策時十分猶豫。 有利於勇武的人去卜問,是因為這樣能使他的決策得到完善,在實際上是成立的。 【啟示】這一爻告訴我們,勇武的人要注意培養謙遜的美德。 【原文】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無咎。 《象》曰:「紛若之吉」,得中也。 【譯文】九二:謙卑而趴在床下,像史、巫那樣用謙恭的態度行事,吉祥,沒有什麼災禍。 《象傳》說:「像史、巫那樣用謙恭的態度行事,是吉祥的」,是因為史、巫是居中而守正。 【啟示】這一爻告訴我們,一個人要心地虔誠、中正地對待一切。 【原文】九三:頻巽,吝。 《象》曰:「頻巽之吝」,志窮也。 【譯文】九三:勉強順從,有災禍。 《象傳》說:「勉強順從的災禍」,是因為他的謙遜之德喪失了。 【啟示】這一爻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喪失了謙遜的美德,就無可救藥了。 【原文】六四:悔亡,田獲三品。 《象》曰:「田獲三品」,有功也。 【譯文】六四:悔恨消失,打獵時捕到可作為祭祀、宴請賓客、獻給君主用的上等獵物。 《象傳》說:打獵時捕到可作為祭祀、宴請賓客、獻給君主用的上等獵物,說明功勞很大。 【啟示】這一爻告訴我們,能恪守謙遜、順從之道,就能有所建樹。 【原文】九五:貞吉,悔亡,無不利。 無初有終。 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 《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譯文】九五:卜問得吉利的預兆,悔恨會消失,沒有什麼不利的。 雖然起初不順利,但結果不錯,時日定在丁日或癸日,一定是吉利的。 第12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周易》
第1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