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史記全集譯注 - 294 / 824
歷史類 / 司馬遷 / 本書目錄
  

史記全集譯注

第294頁 / 共824頁。

 大小:

 第294頁

朗讀:

食其未行,張良從外來謁。漢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為我計橈楚權者。」具以酈生語告,曰:「於子房何如?」良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漢王曰:「何哉?」張良對曰:「臣請藉前箸為大王籌之。」曰:「昔者湯伐桀而封其後於杞者(6),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項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一也。武王伐紂封其後於宋者,度能得紂之頭也(7)。今陛下能得項籍之頭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二也。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閭,釋箕子之拘,封比干之墓(8)。今陛下能封聖人之墓,表賢者之閭,式智者之門乎(9)?」曰:「未能也。」「其不可三也。發鉅橋之粟,散鹿台之錢,以賜貧窮十。今陛下能散府庫以賜貧窮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四矣。殷事已畢,偃革為軒(11),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用兵。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復用兵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休馬華山之陽,未以無所為。今陛下能休馬無所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六矣。放牛桃林之陰,以示不復輸積。今陛下能放牛不復輸積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且天下游士離其親戚,棄墳墓,去故舊,從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復六國,立韓、魏、燕、趙、齊、楚之後,天下游士各歸事其主,從其親戚,反其故舊墳墓,陛下與誰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且夫楚唯無強,六國立者復橈而從之(12),陛下焉得而臣之?誠用客之謀,陛下事去矣。」漢王輟食吐哺(13),罵曰:「豎儒(14),幾敗而公事!」令趣銷印。

(1)橈:削弱。 (2)鄉風:歸順,服從。鄉,通「向」。 (3)臣妾:奴隸(男奴為「臣」,女奴為「妾」),這裡指臣民。 (4)斂衽:提起衣襟夾在帶間,以示敬意。 (5)趣:通「促」,趕快。 (6)此處所云與卷二《夏本紀》所記略有不同,《夏本紀》云:「湯封夏之後,至周封於杞」。 (7)「武王伐紂」兩句所指之事,見卷三《殷本紀》、卷四《周本紀》。 (8)「武王入殷」四句所指之事,見卷三《殷本紀》、卷四《周本紀》。閭:里巷的大門。 (9)式:通「軾」。古代車廂前用作扶手的橫木。這裡指乘車時扶著軾敬禮。 十「發鉅橋之粟」三句所指之事,見《尚書·武成》,又見卷四《周本紀》。鉅橋,紂的糧倉所在地。鹿台,為紂所築。 (11)偃:停止,廢止。革:革車,即兵車。 軒:大夫以上的貴族乘坐的車子。 (12)橈(nao,撓):屈服。(13)輟:中止。 哺:咀嚼著的食物。 (14)豎儒:對讀書人的鄙稱。


  

漢四年,韓信破齊而欲自立為齊王,漢王怒。張良說漢王,漢王使良授齊王信印,語在《淮陰》事中(1)。
其秋,漢王追楚至陽夏南,戰不利而壁固陵(2),諸侯期不至(3)。良說漢王,漢王用其計,諸侯皆至。語在《項籍》事中。

(1)《淮陰》:指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 (2)壁:營壘,這裡指堅守營壘。 (3)期:約會。

漢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嘗有戰鬥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
(六年)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餘人,其餘日夜爭功不決,未得行封。上在雒陽南宮,從復道望見諸將往往相與坐沙中語(1),上曰:「此何語?」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謀反耳。」上曰:「天下屬安定(2),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屬取天下(3),今陛下為天子,而所封皆蕭、曹故人所親愛,而所誅者皆生平所仇怨。今軍吏計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屬畏陛下不能盡封,恐又見疑平生過失及誅,故即相聚謀反耳。」上乃憂曰:「為之柰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誰最甚者?」上曰:「雍齒與我故(4),數嘗窘辱我。我欲殺之,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齒以示群臣,群臣見雍齒封,則人人自堅矣。」於是上乃置酒,封雍齒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罷酒,皆喜曰:「雍齒尚為侯,我屬無患矣。」

(1)復道:樓閣間上下兩層架空的通道,即「天橋」。 (2)屬:即將。 (3)屬:類,輩。下文「我屬」之「屬」同此。 (4)故:指有故怨。

劉敬說高帝曰:「都關中。」上疑之。左右大臣皆山東人,多勸上都雒陽:「雒陽東有成皋,西有崤黽,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留侯曰:「雒陽雖有此固,其中小,不過數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夫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1),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2),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3)。此所謂金城千里(4),天府之國也,劉敬說是也。」於是高帝即日駕,西都關中。
留侯從入關。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5),杜門不出歲余。

(1)苑:養禽獸植樹木的地方,這裡指放牧之處。 (2)漕挽:運輸糧餉(水運為「漕」,陸運為「挽」)。(3)委輸:運送(把東西放在車船上叫「委」,轉運到他處交卸叫「輸」)。 (4)金城:堅固的城池。 (5)道引:亦作「導引」,一種活動肢體的養生術(行道引之術時,不食五穀)。

上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大臣多諫爭(1),未能得堅決者也。呂後恐,不知所為。人或謂呂後曰:「留侯善畫計策,上信用之。」呂後乃建成侯呂澤劫留侯,曰:「君常為上謀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臥乎?」留侯曰:「始上數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愛慾易太子,骨肉之間,雖臣等百餘人何益。」呂澤強要曰:「為我畫計。」留侯曰:「此難以口舌爭也。顧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為上慢侮人(2),故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3),因使辯士固請,宜來。來,以為客,時時從入朝,令上見之,則必異而問之。問之,上知此四人賢,則一助也。」於是呂後令呂澤使人奉太子書,卑辭厚禮,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


  

(1)爭:同「諍」,規勸。 (2)侮:輕慢。 (3)安車:用一匹馬拉的乘車。高官告老或徵召有得望的人,常賜乘安車。

漢十一年,黥布反,上病,欲使太子將,往擊之。四人相謂曰:「凡來者,將以存太子。太子將兵,事危矣。」乃說建成侯曰:「太子將兵,有功則位不益太子;無功還,則從此受禍矣。且太子所與俱諸將,皆嘗與上定天下梟將也,今使太子將之,此無異使羊將狼也,皆不肯為盡力,無功必矣。臣聞『母愛者子抱』(1),今戚夫人日夜侍御,趙王如意常抱居前,上曰『終不使不肖子居愛子之上』,明乎其太子位必矣。君何不急請呂後承間為上泣言:『黥布,天下猛將也,善用兵,今諸將皆陛下故等夷(2),乃令太子將此屬,無異使羊將狼,莫肯為用,且使布聞之,則鼓行而西耳。上雖病,強載輜車(3),臥而護之(4),諸將不敢不盡力。上雖苦,為妻子自強。』」於是呂澤立夜見呂後,呂後承間為上泣涕而言,如四人意。上曰:「吾惟豎子固不足遣(5),而公自行耳。」於是上自將兵而東,群臣居守,皆送至灞上。留侯病,自強起,至曲郵,見上曰:「臣宜從,病甚。楚人剽疾,願上無與楚人爭鋒。」因說上曰:「令太子為將軍,監關中兵。」上曰:「子房雖病,強臥而傅太子。」是時叔孫通為太傅,留侯行少傅事。

(1)意思是說母親被寵愛,孩子就常常被抱。此句或為當時的俗諺。《韓非子·備內》引彼時俗語云:「其母好者其子抱」。語意略同。 (2)等夷:同輩。 (3)輜車:一種有帷蓋車。 (4)護:統轄。 (5)惟:考慮。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