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史記全集譯注 - 472 / 824
歷史類 / 司馬遷 / 本書目錄
  

史記全集譯注

第472頁 / 共824頁。

 大小:

 第472頁

朗讀:

章邯打敗陳王不久,於是進兵臨濟攻擊魏王,魏王派周市到齊國、楚國請求救兵。齊、楚派遣項它、田巴帶領著軍隊跟隨周市援救魏國。章邯竟然擊敗了援軍,殺死了周市,包圍了臨濟。魏咎為了他的百姓身家性命的安全,提出降服的條件。談判成功,魏咎就自焚而死。
魏豹逃往楚國,楚懷王給了魏豹幾千人馬,回去奪取魏地。這時項羽已經打敗了秦軍,降服了章邯。魏豹接連攻克了二十多座城池。項羽就封魏豹做了魏王。魏豹率領著精銳部隊跟著項羽入關了。漢元年,項羽分封諸侯,自己打算佔有梁地,就把魏王豹遷往河東,建都平陽,封為西魏王。
漢王回師平定了三秦,從臨晉率兵橫渡黃河,魏豹就把整個國家歸屬漢王,於是跟隨著漢王攻打彭城。漢王戰敗,回師滎陽,魏豹請假回家探望老人病情,回國後,就馬上斷絕了黃河渡口,背叛了漢王。漢王雖然聽到魏豹反叛的消息,可是正在憂慮東邊的楚國,來不及攻打他,就對酈生說:「你去替我婉言勸說魏豹,如果能說服他,我就封你為萬戶侯。」酈生就前去遊說魏豹。魏豹婉轉地拒絕說:「人生一世是非常短促的,就像日影透過牆壁的空隙那樣迅速。如今漢王對人傲慢而侮辱,責罵諸侯群臣如同責罵奴僕一樣,一點也沒有上下的禮節,我沒法忍耐著去見他。」於是漢王派韓信去攻打魏豹,在河東俘虜了魏豹,讓他坐著驛站的車子押送到滎陽,把魏豹原有的國土改制為郡。漢王命令魏豹駐守滎陽。當楚軍圍攻緊的時候,周苛就把魏豹殺了。


  

彭越,是昌邑人,別號彭仲。常在鉅野湖澤中打魚,夥同一幫人做強盜。陳勝、項梁揭竿而起,有的年輕人就對彭越說:「很多豪傑都爭相樹起旗號,背叛秦朝,你可以站出來,咱們也效仿他們那樣幹。」彭越說:「現在兩條龍剛剛搏鬥,還是等一等吧。」
過了一年多,澤中年輕人聚集了一百多,前去追隨彭越,說:「請你做我們的首領。」彭越拒絕說:「我不願和你們一塊干。」年輕人們執意請求,才答應了。跟他們約好明天太陽出來集合,遲到的人殺頭。第二天太陽出來的時候,遲到的有十多人,最後一個人直到中午才來。當時,彭越很抱歉地說:「我老了,你們執意要我當首領。現在,約定好的時間而有很多人遲到,不能都殺頭,只殺最後來的一個人。」命令校長殺掉他。大家都笑著說:「何必這樣呢,今後不敢再遲到就是了。」於是彭越就拉過最後到的那個人殺了。設置土壇,用人頭祭奠,號令所屬眾人。眾人都大為震驚,害怕彭越,沒有誰敢抬頭看他。於是就帶領大家出發奪取土地,收集諸侯逃散的士兵,有一千多人。
沛公從碭北上攻擊昌邑,彭越援助他。昌邑沒有攻下來,沛公帶領軍隊向西進發。彭越也領著他的人馬駐紮在鉅野澤中,收編魏國逃散的士兵。項籍進入關中,分封諸侯後,就回去了,彭越的部隊已發展到一萬多人卻沒有歸屬。漢元年秋天,齊王田榮背叛項王,就派人賜給彭越將軍印信,讓他進軍濟陰攻打楚軍。楚軍命令蕭公角率兵迎擊彭越,卻被彭越打得大敗。漢王二年春天,漢王和魏王豹以及各路諸侯向東攻打楚國,彭越率領他的部隊三萬多人在外黃歸附漢王。漢王說:「彭將軍收復魏地十幾座城池,急於擁立魏王的後代。如今,魏王豹是魏王咎的堂弟,是真正魏王的後代。」就任命彭越做魏國國相,獨攬兵權,平定梁地。
漢王在彭城戰敗,向西潰退,彭越把他攻佔的城池又都丟掉,獨自帶領他的軍隊向北駐守在黃河沿岸。漢王三年,彭越經常往來出沒替漢王游動出兵,攻擊楚軍,在梁地斷絕他們的後援糧草。漢四年冬,項王和漢王在滎陽相持,彭越攻下睢陽、外黃等十七座城邑。項王聽到這個消息,就派曹咎駐守城皋,親自向東收復了彭越攻克的城邑,又都歸復楚國所有。彭越帶著他的隊伍北上谷城。漢五年秋,項王的軍隊向南撤退到夏陽,彭越又攻克昌邑旁二十多個城邑,繳獲穀物十多萬斛,用作漢王的軍糧。
漢王打了敗仗,派使者叫彭越合力攻打楚軍。彭越說:「魏地剛剛平定,還畏懼楚軍,不能前往。」漢王舉兵追擊楚軍,卻被項籍在固陵戰敗。便對留候說:「諸侯的軍隊不跟著來參戰,可怎麼辦呢?」留候說:「齊王韓信自立,不是您的本意,韓信自己也不放心。彭越本來平定了梁地,戰功纍纍,當初您因為魏豹的緣由,只任命彭越做魏國的國相。如今,魏豹死後又沒有留下後代,何況彭越也打算稱王,而您卻沒有提早作出決斷,您和兩國約定:假如戰勝楚國,睢陽以北到各城的土地,都分封給彭相國為王;從陳以東的沿海地區,分封給齊王韓信。齊王韓信的家鄉在楚國,他的本意是想再得到自己的故鄉。您能拿出這些土地答應分給二人,這兩個人很快就可以招來,即使不能來,事情發展也不致完全絕望。」於是漢王派出使者到彭越那裡,按照留候的策划行事。使者一到,彭越就率領著全部人馬在垓下和漢王的軍隊會師,於是大敗楚軍。項籍已死。那年春天,封彭越為梁王,建都定陶。
漢六年(前201),彭越到陳地,朝見漢高祖。九年,十年,都來長安朝見。
漢十年秋天,陳豨在代地造反,漢高帝親自率領部隊前去討伐,到達邯鄲,向梁王徵兵。梁王說有病,派出將領帶著軍隊到邯鄲。高帝很生氣,派人去責備梁王。梁王很害怕,打算親自前往謝罪。他的部將扈輒說:「大王當初不去,被他責備了才去,去了就會被捕。不如就此出兵造反。」梁王不聽從他的意見,仍然說有病。梁王對他的太僕很生氣,打算殺掉他。太僕慌忙逃到漢高帝那兒,控告梁王和扈輒陰謀反叛。於是皇上派使臣出其不意地襲擊梁王,梁王不曾察覺,逮捕了梁王,把他囚禁在洛陽。經主管官吏審理,認為他謀反的罪證具備,請求皇上依法判處。皇上赦免了他,廢為平民百姓,流放到蜀地青衣縣。向西走到鄭縣,正趕上呂後從長安來,打算前往洛陽,路上遇見彭王,彭王對著呂後哭泣,親自分辯沒有罪行,希望回到故鄉昌邑。呂後答應下來,和他一塊向東去洛陽。呂後向皇上陳述說:「彭王是豪壯而勇敢的人,如今把他流放蜀地,這是給自己留下禍患,不如殺掉他。所以,我帶著他一起回來了。」於是,呂後就讓彭越的門客告他再次陰謀造反。廷尉王恬開呈報請誅滅彭越家族,皇上就批准,於是誅殺了彭越,滅其家族,封國被廢除。

太史公說:魏豹、彭越雖然出身貧賤,然而他們象卷蓆子一樣,佔有了千里廣闊的土地,南面稱王,他們踏著敵人的血跡乘勝追擊,名聲一天天地顯揚。胸懷叛逆的心志,等到失敗,沒能殺身成名而甘當階下囚徒,以致本身被殺戮,為什麼呢?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尚且為他們的行為感到羞恥,何況稱王道孤的人呢!他們之所以忍辱不死,沒有別的緣故,由於他們的智慧、謀略高人一籌,只擔心不能保全自身的性命。只要他們能掌握一點點權力,其政治風雲變幻,就能施展他們的作為,因此被囚禁起來而不逃避啊。


【原文】【註解】


  
魏豹者,故魏諸公子也(1)。其只魏咎,故魏時封為寧陵君。秦滅魏,遷咎為家人(2)。陳勝之起王也,咎往從之。陳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3),魏地已下,欲相與立周市為魏王。周市曰:「天下昏亂,忠臣乃見。今天下共畔秦(4),其義必立魏王后乃可。」齊、趙使車各五十乘(5),立周市為魏王。市辭不受,迎魏咎於陳,五反(6),陳王乃遣立咎為魏王。
章邯已破陳王,乃進兵擊魏王於臨濟。魏王乃使周市出請救於齊、楚。齊、楚遣項它、田巴將兵隨市救魏。章邯遂擊破殺周市等軍,圍臨濟。咎為其民約降(7)。約定,咎自燒殺(8)。

(1)諸公子:貴族子弟。(2)家人:平民百姓。(3)徇:攻點,奪取。(4)畔:通「叛」,背叛,叛亂。(5)乘(sheng,剩)古代一車四馬叫乘。此指兵車、戰車。(6)反:同「返」,返回。(7)約降:約定條件而後降。(8)燒殺:焚身而死。

魏豹亡走楚。楚懷王予魏豹數千人,復徇魏地。項羽已破秦,降章邯。豹下魏二十餘城,立豹為魏王。豹引精兵從項羽入關。漢元年,項羽封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於河東,都平陽,為西魏王。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