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頁
景公的使者本來是持詔赦免莊賈的。只因時間迫在眉睫才「馳入軍中」,穰苴也因他違犯了軍規,給予嚴肅的處理。這就告誡三軍:在軍隊中將領的權力是至高無尚的,必須嚴格遵守,不容一絲懈怠。而他本人,身體力行,對戰士關心倍至。他親自過問士兵的飲食,探問疾病,安排醫療,把自己專用的軍需品拿出來款待士兵,並和士兵平分糧食,這在當時官兵懸殊、等級森嚴的情況下,必然受到士兵的愛戴,以致帶病、體弱的戰士也都要求一同奔赴戰場。
這樣,一位身負重任,治軍嚴謹,與戰士同甘苦的將領形象,在與莊賈的比照中,其形象就更顯得鮮明生動了。
【譯文】
司馬穰苴,是田完的後代子孫。齊景公時,晉國出兵攻打齊國的東阿和甄城,燕國進犯齊國黃河南岸的領土。齊國的軍隊都被打得大敗。齊景公為此非常憂慮。於是晏嬰就向齊景公推薦田穰苴,說:「穰苴雖說是田家的妾生之子,可是他的文才能使大家歸服、順從;武略能使敵人畏懼。希望君王能試試他。」於是齊景公召見了穰苴,跟他共同議論軍國大事,齊景公非常高興,立即任命他做了將軍,率兵去抵抗燕、晉兩國的軍隊。穰苴說:「我的地位一向是卑微的,君王把我從平民中提拔起來,置於大夫之上,士兵們不會服從,百姓也不會信任,人的資望輕微,權威就樹立不起來,希望能派一位君王寵信、國家尊重的大臣,來做監軍,才行。」於是齊景公就答應了他的要求,派莊賈去做監軍。
穰苴向景公辭行後,便和莊賈約定說:「明天正午在營門會齊。」第二天,穰苴率先趕到軍門,立起了計時的木表和漏壺,等待莊賈。但莊賈一向驕盈顯貴,認為率領的是自己的軍隊,自己又做監軍,就不特別著急;親戚朋友為他餞行,挽留他喝酒。已經等到了正午,莊賈還沒到來。穰苴就打倒木表,摔破漏壺,進入軍營,巡視營地,整飭軍隊,宣佈了各種規章號令。等他佈署完畢,已是日暮時分,莊賈這才到來。穰苴說:「為什麼約定了時刻還遲到?」莊賈表示歉意地解釋說:「朋友親戚們給我送行,所以耽擱了。」穰苴說:「身為將領,從接受命令的那一刻起,就應當忘掉自己的家庭,來到軍隊宣佈規定號令後,就應忘掉私人的交情,擂鼓進軍,戰況緊急的時刻,就應當忘掉自己的生命。如今敵人侵略已經深入國境,國內騷亂不安,戰士們已在前線戰場暴露,無所隱蔽,國君睡不安穩,吃不香甜,全國百姓的生命都維繫在你的身上,還談得上什麼送行呢!」於是把軍法官叫來,問道:「軍法上,對約定時刻遲到的人是怎麼說的?」回答說:「應當斬首。」莊賈很害怕,派人飛馬報告齊景公,請他搭救。報信的人去後不久,還沒來得及返回,就把莊賈斬首,向三軍巡行示眾,全軍將士都震驚害怕。過了好長時間,齊景公派的使者才拿著節符來赦免莊賈。車馬飛奔直入軍營。穰苴說:「將領在軍隊裡,國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又問軍法官說:「駕著車馬在軍營裡奔馳,軍法上是怎麼規定的?」軍法官說:「應當斬首。」使者異常恐懼。穰苴說:「國君的使者不能斬首。」就斬了使者的僕從,砍斷了左邊的夾車木,殺死了左邊駕車的馬,向三軍巡行示眾。又讓使者回去向齊景公報告,然後就出發了。土兵們安營紮寨,掘井立灶,飲水吃飯,探問疾病,安排醫藥,田穰苴都親自過問並撫尉他們。還把自己作為將軍專用的物資糧食全部拿出來款待士兵。自己和士兵一樣平分糧食。把體弱有病的統計出來。三天後重新整訓軍隊,準備出戰。病弱的士兵也都要求一同奔赴戰場,爭先奮勇地為他戰鬥。晉國軍隊知道了這種情況,就把軍隊撤回去了。燕國軍隊知道了這種情況,因渡黃河向北撤退而分散鬆懈,於是齊國的軍隊趁勢追擊他們,收復了所有淪陷的領土,然後率兵凱旋。
還沒到國都,就解除了戰備,取消了戰時規定號令。宣誓立盟而後才進入國都。齊景公率領文武百官到城外來迎接,按照禮儀慰勞將士後,才回到寢宮。齊景公接見了田穰苴,敬重、推崇地任命他做大司馬。從此,田氏在齊國的地位就一天天地顯貴起來。
後來,大夫鮑氏、高氏、國氏一班人忌妒他,在齊景公面前中傷、誣陷他。齊景公就解除了他的官職,穰苴發病而死。田乞、田豹等人因此怨恨高氏、國氏家族的人。此後,等到田常殺死齊簡公,就把高氏、國氏家族全部誅滅了。到了田常的曾孫田和,便自立為君,號為齊威王。他率兵打仗施使權威,都廣泛地模仿穰苴的做法,各國諸侯都到齊國朝拜。
齊威王派大夫研究討論古代的各種「司馬兵法」,而把大司馬田穰苴的兵法也附在裡邊,故而定名叫《司馬穰苴兵法》。
太史公說:我讀《司馬兵法》,感到宏大廣博,深遠不可測度。即使是夏、商、週三代的戰爭,也未能完全發揮出它的內蘊,像現在把《司馬穰苴兵法》的文字附在裡邊,也未免推許的過份了。至於說到田穰苴,不過是為小小的諸侯國帶兵打仗,怎麼能和《司馬兵法》相提並論呢?社會上既然留傳著許多《司馬兵法》,因此不再評論,只寫這篇《司馬穰苴列傳》。
【原文】【註解】
司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1)。齊景公時,晉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齊師敗績(2)。景公患之(3)。晏嬰乃薦田穰苴曰:「穰苴雖田氏庶孽(4),然其人文能附眾(5),武能威敵(6),願君試之。」景公召穰苴,與語兵事,在說之(7),以為將軍,將兵扞燕晉之師(8)。穰苴曰:「臣素卑賤,君擢之閭伍之中(9),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權輕。願得君之寵臣,國之所尊,以監軍,乃可。」於是景公許之,使莊賈往。
(1)苗裔:後代。(2)敗績:大敗。(3)患:憂慮。(4)庶孽:妾生的孩子。身份低微,就像樹的孽生一樣,故雲。(5)附眾:使大家歸附、順從。(6)威敵:使敵人畏懼。威,威服。(7)說同「悅」。愉快。(8)扞(han,旱):抵禦,保衛。(9)擢(zhuo,茁):選拔,提拔。閭伍:閭與伍都是戶籍的基層組織。意思是說鄉里,民間。按此段與以下兩段,中華書局點校本原為一段,今據文意分為三段。
穰苴既辭,與莊賈約曰:「旦日日中會於軍門(1)。」穰苴先馳至軍,立表下漏(2),待賈。賈素驕貴,以為將己之軍而己為監,不甚急;親戚、左右送之(3),留。日中而賈不至。穰苴則撲表決漏(4),入,行軍勒兵(5),申明約束。約束既定,夕時,莊賈乃至。穰苴曰:「何後期為(6)?」賈謝曰:「不佞大夫親戚送之(7),故留。」穰苴曰:「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監軍約束則忘其親,援枹鼓之急則忘其身(8)。今敵國深侵,邦內騷動,士卒暴露於境,君寢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何謂相送乎!」召軍正問曰:「軍法期而後至者雲何?」對曰:「當斬。」莊賈懼,使人馳報景公,請救。既往,未及反(9),於是遂斬莊賈以徇三軍十。三軍之士皆振慄(
11)。久之,景公遣使者持節赦賈(
12),馳入軍中。穰苴曰:「將在軍,君令有所不受(
13)。」問軍政曰:「馳三軍法何?」正曰:「當斬。」使者大懼。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殺之。」乃斬其僕,車之左駙(
14),馬之左驂(
15),以徇三軍。遣使者還報,然後行。士卒次捨井灶飲食問疾醫藥(
16),身自拊循之(
17)。悉取將軍之資糧享士卒(
18),身與士卒平分糧食,最比其羸弱者(
19)。三日而後勒兵。病者皆求行,爭奮出為之赴戰。晉師聞之,為罷去(
20)。燕師聞之,度水而解(
21)。於是追擊之,遂取所亡封內故境而引兵歸(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