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頁
癸卯,遼主召群臣議政。遼主曰:「北樞密院軍國重任,久闕其人,耶律阿蘇、蕭額特勒二人孰愈?」群臣各譽所長,契丹行宮都部署蕭托輝獨默然。遼主曰:「卿何不言?」托輝曰:「額特勒懦而敗事;阿蘇有才而貪,將為禍基。不得已而用,敗事猶勝禍基。」遼主曰:「托輝,雖魏徵不能過也,但恨朕不能及唐太宗爾。」
壬子,直龍圖閣、句當三班院曾鞏上言曰:「宋興,六聖相繼,與民休息,故生齒既庶,財用有餘。且以景德、皇佑、治平校之,景德戶七百三十萬,墾田一百七十萬頃;皇佑戶一千九十萬,墾田二百二十五萬頃;治平戶一千二百七十萬,墾田四百三十萬頃。天下歲入,皇佑、治平皆一億萬以上,歲費亦一億萬以上。景德官一萬餘員,皇佑二萬餘員,治平並幕職、州縣官三千三百餘員,總二萬四千員。景德郊費六百萬,皇佑一千二百萬,治平一千三百萬。以二者校之,官之眾一倍于景德,郊之費亦一倍于景德。官之數不同如此,則皇佑、治平入官之門多於景德也;郊之費不同如此,則皇佑、治平用財之端多於景德也。誠詔有司按尋載籍而講求其故。使官之數,入者之多門可考而知,郊之費,用財之多端可考而知,然後各議其可罷者罷之,可損者損之,使天下之人如皇佑、治平之盛,而天下之用,官之數,郊之費,皆同於景德,二者所省蓋半矣。」
已而再上議曰:「陛下謂臣所言以節用為理財之要,世之言理財者未有及此也,令付之中書。臣待罪三班,按國初承舊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為三班,立都知、行首領之,又有殿前承旨,班院別立行首領之。端拱以後,分東、西供奉,又置左、右侍禁及承旨,供職皆領于三班,三班之稱亦不改。初,三班吏員止於三百,或不及之,至天禧之間,乃總四千二百有餘,至于今,乃總一萬一千六百九十,宗室又八百七十。蓋景德員數已十倍于初,而以今考之,殆三倍于景德。略以三年出入之籍較之,熙寧八年,入籍者四百八十有七,九年,五百四十有四,十年,六百九十;而死亡退免出籍者,歲或過二百人,或不及之。則是歲歲有增,未見其止也。臣又略考其入官之繇,條于別記以聞,議其可罷者罷之,可損者損之,惟陛下之所擇。臣之所知者三班也,吏部東、西審官與天下它費,尚必有近於此者,惟陛下試加考察,以類求之。使天下歲入億萬,而所省者什三,計三十年之通,當有十五年之蓄。夫財用,天下之本也,使國家富盛如此,則何求而不得,何為而不成!以陛下之聖資而加之精勤,以變因循苟且之弊,方大修法度之政,以幸天下,詔萬世,故臣敢因官以講求其損益之數,而終前日之說以獻,惟陛下裁擇。」帝頗嘉納之。
十二月,甲子,遼以耶律德勒岱為孟父房敞袞。乙丑,以蕭托卜嘉為北府宰相,耶律世遷知北院樞密使事,耶律慎思同知北院樞密使事。
庚午,遼免西京流民租賦一年。
甲戌,減民賦。
丁亥,遼豫行正旦禮。
戊子,遼主如混同江。
續資治通鑒●卷第七十六
●卷第七十六
【宋紀七十六】 起重光作噩正月,盡十二月,凡一年。
○神宗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元豐四年
遼太康七年
春,正月,乙未,命步軍都虞候林廣經制瀘夷。
時韓存寶討瀘蠻乞第,逗撓不進,以廣代之。廣至,閲兵合將,蒐人材勇怯,三分之,日夕肄習,間椎牛享犒,士心皆奮。遣使開曉乞弟,仍索所亡卒,乞弟歸卒七人,奏書降而身不至。乃決策深入,陳師瀘水,率將吏東向再拜,誓之曰:「今孤軍遠略,久駐賊境,退則為戮。冒死一戰,勝負未可知,縱死,猶有賞,愈于退而死也。與汝等戮力而進,可乎?」眾皆踴躍。
庚子,詔試進士加律義。
戊申,五國部長貢于遼。
辛亥,于闐來貢。
馮京罷知河陽。孫固知樞密院,龍圖閣直學士韓縝同知樞密院事。
前征安南,建順州,其地瘴癘不堪守,固請棄之,內徙者二萬戶。
甲寅,女真貢良馬于遼。
二月,甲子,遼主如魚兒濼。
己巳,知制誥王存言:「遼人覘中朝事頗詳,而邊臣刺遼事殊疏,此邊臣任間不精也。臣觀知雄州劉舜卿,議論方略,宜可任此,當少假以金帛,聽用間于繩墨之外。」詔舜卿具所資用以聞。舜卿乞銀千兩,金百兩,詔三司給之。舜卿初至雄州,有告以巡馬大至,請甲以俟;舜卿不為變,卒以無事。遼妄捕系州民,檄取,不聽。會有使者至,因捕其徒一人,請償焉,待釋乃遣。遼遣諜盜西城門鎖,舜卿密令易去舊鐍而大之。數日,以鎖來歸,舜卿曰:「吾未嘗亡鎖也。」引視納之,不能受,乃慚去。諜者因得罪。
辛未,置秦州鑄錢監。
己卯,分東南團結諸路為十三將。
三月,癸卯,章惇罷,知蔡州。
甲辰,以翰林學士張璪參知政事。
乙巳,命官閲九軍營陣法于京城南。
戊申,大閲。
丙辰,棟戩遣使來貢。
隨州言知州、正議大夫薛向卒。輟視朝,遣中使護其喪歸葬。
夏,四月,癸亥,禦延和殿閲試保甲。
己巳,詔:「罷南郊合祭天地。自今親祀北郊如南郊儀,有故不行,則以上公攝事。」
壬申,禦崇政殿疏決繫囚。
乙酉,河決澶州,小吳埽復大決,自澶注入禦河。
五月,戊申,封晉程嬰為成信侯,公孫杵臼為忠智侯,立廟于絳州。
壬子,遼主如嶺西。
癸丑,遼永清、武清、固安三縣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