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主父和惠文王到沙丘遊覽,分住兩處宮室。公子章就利用他的黨徒和田不禮作亂,詐傳主父命令召見惠文王。肥義首先進去,被殺死了。高信就與惠文王一起作戰。公子成和李兌從國都趕到,就調集四邑的軍隊前來抵禦這場變亂,殺死了公子章和田不禮,消滅了他們的黨徒,安定了王室。任命公子成為宰相,封號是安平君,任命李兌為司寇。公子章被打敗的時候,逃到了主父那裡,主父開收留了他,公子成和李兌因而包圍了主父的宮室。公子章死後,公子成和李兌商量說:「由於趙章的緣故包圍了主父,即使撤兵,我們這些人也要滅族啊!」於是就繼續包圍主父宮室。命令宮中的人「最後出來的人滅族」,宮裡的人全出來了。主父想出宮但出不來,又得不到食物,只好去掏雛雀充飢,三個多月以後餓死在沙丘宮。主父之死已確定無疑,這才向諸侯發出訃告。
當時惠文王年少,公子成、李兌專政,兩人害怕被殺,所以圍困主父。主父起初是把長子趙章立為太子,後來得到吳娃,非常寵愛她,為此不出吳娃之宮好幾年,生下兒子趙何後,變廢了太子章而立趙何為王。吳娃死後,對趙何的愛也隨之鬆弛,重又憐惜原來的太子,想讓兩個兒子並立為王,猶豫不決,所以變亂發生,以至父子一同死去,被天下人嘲笑,怎不令人痛惜呢!
惠文王五年(前
294),趙國把鄚、易兩地給了燕國。八年,修築南行唐城。九年,趙梁領兵,與齊國聯合進攻韓國,直到魯關之下。到了十年,秦國自稱為西帝。十一年,董叔和魏氏征討宋國,在魏國得到河陽。秦國奪取梗陽。十二年,趙梁領兵進攻齊國。十三年,韓徐為統帥,進攻齊國。公主去世。十四年,燕國宰相樂毅統率趙、秦、韓、魏、燕五國聯軍進攻齊國,奪取了靈丘。趙王與秦王在中陽相會。十五年,燕昭王來會見趙王。趙國與韓、魏、秦聯合攻齊,齊王敗逃,燕軍孤軍深入,攻下臨淄城。
十六年,秦國又同趙國幾次進攻齊國,齊國人非常憂慮。蘇厲為齊國寫信給趙王,信中說:
我聽說古代的賢君,他的德行並非遍佈於海內各地,教化也並非普及到所有的百姓,四時祭祀的供品也不是經常讓祖先享用。可是甘露普降,下雨及時,五穀豐收,百姓不生疫病,眾人都對此讚頌,然而賢主卻要深思。
如今您的賢德和功力,並非經常施之於秦國;積蓄的怨恨和怒氣,也並非平素就對齊國特別深。秦趙兩國聯合,強使韓國出兵,秦國真是愛趙國嗎?它確實恨齊國嗎?事情如果過分,賢主就應該認真觀察。秦國並非愛趙並且恨齊,而是想要滅亡韓國並且吞併東、西二周,故意以齊國為誘餌吸引天下。唯恐事情不能成功,所以才出兵脅迫魏國和趙國。又恐怕天下各國懼怕它,所以派出人質以便得到信任。還恐怕天下各國很快要反對它,所以在韓國徵兵以示威脅。表面上說是對盟國有好處,實際上是要征討空虛的韓國,我認為秦國的計謀一定是從這方面考慮的。事情本來就有形勢不同而禍患是一樣的,楚國長期受到攻代而中山國卻滅亡了,如今齊國長期被攻伐而韓國必定該滅亡了。攻破齊國,大王您和六國共分其利。滅亡了韓國,秦國就單獨佔有它。佔領二周,往西可以得到天子祭祀用的禮器,秦國獨吞私占。授給田地要計算功利,大王您得到的利益同秦國比誰多?
遊說之士議論說:「韓國失去三川,魏國失去晉地,市朝還沒有什麼變化災禍就要來到了。」燕國全部佔領齊國北部土地之後,離沙丘、鉅鹿就少了三百里,韓國的上黨離邯鄲一百里,燕國、秦國共謀奪取趙國的河山,經小路三百里就可串通。秦國的上郡靠近挺關,到達榆中有一千五百里,秦國如果依托三郡進攻趙國的上黨,羊腸阪以西,句(g□u,勾)注山以南就不再為大王您所有了。越過句注山,截斷常山並駐守在那裡,僅三百里路就可直達燕國,代馬胡犬從此不再東入趙國,昆山之玉也不能運至趙國,這三種寶物也就不再為大王所有了。大王長期攻代齊國,跟隨強秦進攻韓國,禍患必定會達到這種地步。希望您多加考慮。
況且齊國所以被攻伐,就是由於它侍奉了大王;各國軍隊集結在一起,就是為了加禍於大王。燕、秦兩國的盟約一訂立,出兵的日子就不遠了。五國想把趙國土地一分為三,齊國背棄了五國盟約而為解除趙國之禍犧牲自己,向西進兵抑制強秦,使秦國廢除帝號請求屈服,把高平、根柔還給魏國,把(xing,刑)分、先俞還給趙國。齊國侍奉大王,應該說是最上等的交情了,如今卻讓齊國服罪,我擔心以後侍奉大王的國家不敢那麼堅決了。希望大王仔細考慮。
如今大王不與各國進攻齊國,天下各國必定認為大王主持正義,齊國將捧著江山社稷更盡心的侍奉大王,天下各國一定都會敬重大王的正義。大王可以帶領各國同秦國友好,如果秦國強暴,大王就帶領各國抑制它,這樣,一世的名譽榮耀都被大王掌握了。
於是趙國就停止進兵,謝絕秦國,不再進攻齊國。
惠文王與燕王相會。廉頗領兵,進攻齊國的昔陽,把它攻下了。
惠文王十七年,樂毅率領趙國軍隊攻打魏國的伯陽。秦國怨恨趙國不同它一起進攻齊國,就征伐趙國,攻下趙國的兩座城。十八年,秦國攻下趙國的石城。趙王再次到衛地的東陽,決黃河水,征伐魏國。大水成災,漳水氾濫。魏冉來趙國任宰相。十九年,秦軍奪取了趙國的兩座城。趙國把伯陽還給魏國。趙奢領兵,攻打齊國的麥丘,把它攻取了。
二十年,廉頗領兵,進攻齊國。趙王與秦昭王在西河之外相會。
二十一年,趙國把漳水的水道改在武平的西邊。二十二年,瘟疫大規模流行。立公子丹為太子。
二十三年,樓昌領兵,進攻魏國的幾邑,未能奪取。十二月,廉頗領兵,再攻幾邑,佔領了它。二十四年,廉頗領兵,進攻魏國的房子,攻克了,就築起城牆才回去。又進攻安陽,把它奪取了。二十五年,燕周領兵,進攻昌城、高唐,都攻克了。趙國和魏國一起攻秦,秦國大將白起在華陽打敗趙軍,俘虜一名趙將。二十六年,奪回被東胡脅迫叛離的代地。
二十七年,又把漳水改道在武平以南。封趙豹為平陽君。黃河氾濫,大水成災。
二十八年,藺相如征代齊國,打到平邑。停止修建北邊九門縣的大城。燕國將領成安君和公孫操殺死了他們的國王。二十九年,秦與韓相助攻趙,包圍了閼與。趙國派趙奢領兵,襲擊秦軍,在閼與城下大敗秦軍,趙王賜給他馬服君的封號。
三十三年,惠文王去世,太子丹即位,這就是孝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