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史記全集譯注 - 227 / 824
歷史類 / 司馬遷 / 本書目錄
  

史記全集譯注

第227頁 / 共824頁。

 大小:

 第227頁

朗讀:

孝成王元年(前265),秦國進攻趙國,攻下了三座城。趙王剛剛即位,太后掌權,秦國加緊進攻。趙國向齊國求救,齊王說:「一定要讓長安君來作人質,才能出兵。」太后不肯,大臣極力進諫。太后明確地對左右說:「有再來談讓長安君去作人質的,老婦一定要唾他的臉。」左師觸龍說希望拜見太后,太后怒氣沖沖地等著他。觸龍進宮後,慢慢地走著小碎步坐下,自己告罪說:「老臣我腳有毛病,簡直不能快跑,沒來拜見您有很久了。我私下裡寬恕自己,可是又恐怕太后的身體有什麼不舒服,所以很想看望太后。」太后說:「老婦我依仗車輦行動。」觸龍說:「您的飲食沒有減少吧?」太后說:「就靠喝粥罷了。」觸龍說:「老臣我近來很不想吃飯,就勉強散散步,每天走上三四里,多少增加了點食慾,身體也舒適一些了。」太后說:「老婦我辦不到。」太后不平和的臉色稍有緩和。左師公觸龍說:「我的兒子舒祺年齡最小,沒什麼出息,可是我已經衰老,心裡很疼愛他,希望他能補上黑衣衛士的空缺來保衛王宮,我冒著死罪向您稟告。」太后說:「好吧!年紀多大了?」回答說:「十五歲了。雖然還不大,但願在我還沒入土的時候把他托付給您。」太后說:「你們男人也疼愛小兒子嗎?」回答說:「超過婦人。」太后笑著說:「婦人愛得更厲害。」觸龍說:「老臣私下裡認為您老疼愛燕後勝過愛長安君。」太后說:「您錯了,比愛長安君差得多了。」左師公說:「父母疼愛子女,就應該為他們考慮得周到長遠。您老送燕後遠嫁的時候,握著她的腳後跟,為她哭泣,想到她要去那麼遠,也是很可憐她呀。走了以後,並非不想念她,可是祭祀的時候卻禱告說『千萬不要讓她回來』,難道不是為她的長遠打算,希望她子子孫孫都能繼承王位嗎?」太后說:「是啊。」左師公說:「從現在上推到三代以前,直到趙國每位君主的子孫被封侯的,他們的繼承人還有在位的嗎?」太后說:「沒有了。」觸龍說:「不只是趙國,各國諸侯子孫後代的繼承人還有在位的嗎?」太后說:「老婦沒聽說過。」觸龍說:「這是由於離得近的災禍落到自己身上,離得遠的災禍就落到子孫頭上。難道君主的子孫被封侯的就全不好嗎?是由於他們的地位尊貴但沒有功勳,俸祿優厚但沒有勞績,而擁有的貴重的寶物又太多了。如今您老讓長安君的地位尊貴了,又封給他肥沃的土地,給他許多貴重的寶物,可是不趁現在讓他為國立功,一旦您辭別了人世,長安君憑借什麼在趙國立身?老臣以為您為長安君打算得短淺,所以認為疼愛他不如疼愛燕後。」太后說:「好吧,任憑您派他到哪裡去吧!」於是為長安君準備了一百輛車,到齊去做人質,齊國這才出兵。
子義聽到這件事,說:「君主的兒子,也是骨肉這親,尚且不能依仗沒有功勳的尊位,沒有勞績的奉祿,來保住金玉之類的重寶,何況是我們的這樣的人呢?」
齊國的安平君田單率領趙國軍隊進攻燕國的中陽,把它攻克了。又進攻韓國的注人,也攻克了。二年,惠文後去世。田單任宰相。


  
四年,孝成王做夢穿著左右兩色的衣服,乘飛龍上天,沒到天上就墜落下來,看見金玉堆積如山。第二天,孝成王召見名叫敢的筮史官來占卜,他說:「夢見穿左右兩色衣服,象徵殘缺。乘飛龍上天沒有到天上就墜落下來,象徵有氣勢但沒有實力。看見金玉堆積如山,象徵憂患。」
過了三天,韓國上黨的守將馮亭派使者到趙國,他說:「韓國不能守住上黨,就要併入秦國。那裡的官吏百姓都願意歸屬趙國,不願歸屬秦國。上黨有城邑十七個,願再拜歸入趙國,大王怎樣向官吏百姓施恩,請您裁決。」孝成王大喜,召見平陽君趙豹告訴他說:「馮亭進獻十七城嗎,接受它怎麼樣?」趙豹回答說:「聖人把無緣無故的利益看做是大禍害。」孝成王說:「人們都被我的恩德感召,怎麼說是無故呢?」趙豹回答說:「秦國蠶食韓國的土地,從當中斷絕,不讓兩邊相通,本來自以為會安安穩穩地得到上黨的土地了。韓國所以不歸順秦國,是想要嫁禍於趙國。秦國付出了辛勞而趙國卻白白得利,即使強國大國也不能隨意從小國弱國那裡得利,小國弱國反倒能從強國大國那裡得利嗎?這怎能說不是無故之利呢!況且秦國利用牛田的水道運糧蠶食韓國,用最好的戰車奮力作戰,分割韓國的土地,它的政令已經施行,不能和它為敵,一定不要接受。」孝成王說:「如今出動百萬大軍進攻,一年半載也得不到一座城。現在人家把十七座城邑當禮物送給我國,這可是大利呀!」
趙豹出去後,孝成王召見平原君和趙禹告訴他們這件事。他們回答說:「出動百萬大軍進攻,過一年也得不到一座城,如今白白地得到十七座城邑,這麼大的便宜,不能丟掉。」孝成王說:「好。」於是派趙勝去接受土地。趙勝告訴馮亭說:「我是敝國使者趙勝,敝國君主派我傳達命令,封賜太守萬戶的城邑三座,封賜各縣縣令千戶的城邑三座,全都世代為侯,官吏百姓全部晉爵三級,官吏百姓能平安相處,都賞賜黃金六斤。」馮亭流下眼淚不見使者,他說:「我不能處於三不義的境地:為君主守衛國土,不能拚死固守,這是一不義;韓王把上黨歸屬秦國,我不聽君主的命令,這是二不義;出賣君主的土地而得到封賞,這是三不義。」趙國於是發兵佔領上黨。廉頗領兵進駐長平。
七月,廉頗被免職,趙括接替他領兵。秦軍包圍趙括,趙括率軍投降,四十多萬士兵都被坑殺。孝成王后悔不聽趙豹的意見,因此才有少長平之禍。
孝成王回到王都,不答應秦國的要求,秦軍圍困邯鄲。武垣令傅豹和王容、蘇射率領燕國民眾反歸燕地。趙國把靈丘封給楚國宰相春申君。
八年,平原君到楚國請救兵。回國後,楚軍前來救援,魏國公子無忌也來救援,秦國才解除了對邯鄲的包圍。
十年,燕軍進攻昌壯,五月攻克了。趙國將軍樂乘、慶捨進攻秦國信梁的軍隊,把他打敗了。趙國太子去世。秦國進攻西周國,把它攻下了。徒父祺領兵出境。十一年,建元氏城,設上原縣。武陽君鄭安平去世,收回他的封地。十二年,邯鄲的草料庫被燒燬。十四年,平原君趙勝去世。
十五年,把尉文封給相國廉頗,封號信平君。燕王派丞相栗腹同趙國交好,送五百斤黃金為趙王祝酒。栗腹回國後向燕王報告說:「趙國的壯丁都死在長平,他們的遺孤還沒長大,可以進攻它。」燕王召見昌國君樂閒問他。樂閒回答說:「趙國是四百受敵的國家,它的百姓都受過軍事訓練,不能進攻它。」燕王說:「我們以多攻少,兩個打一個,可以嗎?」回答道:「不可以。」燕王說:「那我就用五個去打一個,可以嗎?」回道道:「不可以。」燕王大怒。群臣都認為可以。燕國終於出動兩支軍隊,兩千輛戰車,栗腹率軍進攻鄗城,卿秦率軍進攻代地。廉頗為趙國大將,打敗並殺死栗腹,俘虜了卿秦、樂閒。
十六年,廉頗圍困燕國都城。把樂乘封為武襄君。十七年,代理宰相大將武襄君進攻燕國,包圍了它的國都。十八年,延陵鈞率領軍隊跟隨相國信平君廉頗幫助魏國進攻燕國。秦軍攻下了趙國榆次地區的三十七座城。十九年,趙國和燕國交換國土:趙國把龍兌、汾門、臨樂給燕國;燕國把葛城、武陽、平舒給趙國。


  
二十年(前246),秦王政開始即位。秦軍攻下趙國的晉陽。
二十一年,孝成王去世。廉頗領兵,進攻繁陽,把它佔領了。趙王派樂乘接替廉頗,廉頗攻打樂乘,樂乘逃跑,廉頗逃亡到魏國。孝成王之子趙偃即位,這就是悼襄王。
悼襄王元年(前244),盛禮交好魏國。想修通到魏國平邑和中牟的道路,沒有成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