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史記全集譯注 - 229 / 824
歷史類 / 司馬遷 / 本書目錄
  

史記全集譯注

第229頁 / 共824頁。

 大小:

 第229頁

朗讀:

趙朔妻,成公姊,有遺腹,走公宮匿。趙朔客曰公孫杵臼,杵臼謂朔友人程嬰曰:「胡不死?」程嬰曰:「朔之婦有遺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無何,而朔婦免身(1),生男,屠岸賈聞之,索於宮中。夫人置兒褲中(2),祝曰:「趙宗滅乎,若號(3);即不滅,若無聲。」及索,兒竟無聲。已脫,程嬰謂公孫臼曰:「今一索不得,後必且復索之,奈何?」公孫杵臼曰:「立與死孰難?」程嬰曰:「死易,立孤難耳。」公孫杵臼曰:「趙氏先君遇子厚,子強為其難者,吾為其易者,請先死。」乃二人謀取他人嬰兒負之,衣以文葆(4),匿山中。程嬰出,謬謂諸將軍曰:「嬰不肖,不能立趙孤。誰能與我千金,吾告趙氏孤處。」諸將皆喜,許之,發師隨程嬰攻公孫杵臼。杵臼謬曰:「小人哉程嬰!昔下宮之難不能死,與我謀匿趙氏孤兒,今又賣我。縱不能立,而忍賣之乎!」抱兒呼曰:「天乎天乎!趙氏孤兒何罪?請活之,獨殺杵臼可也。」諸將不許,遂殺杵臼與孤兒。諸將以為趙氏孤兒良已死(5),皆喜。然趙氏真孤乃反在,程嬰卒與俱匿山中。

(1)免身:分娩。 (2)褲:同「噣」。褲子。 (3)若:你。下「若」字同。 (4)文葆:繡花的襁褓。文:同「紋」;葆,通「褓」。 (5)良:確實。


  

居十五年,晉景公疾,卜之,大業之後不遂者為崇(1)。景公問韓厥,厥知趙孤在,乃曰:「大業之後在晉絕祀者,其趙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鳥噣(2),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厲無道,而叔帶去周適晉,事先君文侯,至於成公,世有立功,未嘗絕祀。今吾君獨滅趙宗,國人哀之,故見龜策(3)。唯君圖之。」景公問:「趙尚有後子孫乎?」韓厥具以實告。於是景公乃至韓厥謀立趙孤兒,召而匿之宮中。諸將入問疾,景公因韓厥之眾以脅諸將而見趙孤(4)。趙孤名曰武。諸將不得已,乃曰:「昔下宮之難,屠岸賈為之,矯以君命(5),並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難!微君之疾(6),群臣固且請立趙後。今君有命,群臣之願也。」於是召趙武、程嬰遍拜諸將,遂反與程嬰、趙武攻屠岸賈,滅其族。復與趙武田邑如故。
及趙武冠(7),為成人,程嬰乃辭諸大夫,謂趙武曰:「昔下宮之難,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趙氏之後。今趙武既立,為成人,復故位,我將下報趙宣孟與公孫杵臼。」趙武啼泣頓首固請,曰:「武願苦盤骨以報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嬰曰:「不可。彼以我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報,是以我事為不成。」遂自殺。趙武服齊衰三年(8),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絕。

(1)大業:趙氏的先祖,卷五《秦本紀》《正義》雲,大業即皋陶。參見該篇。 (2)噣(zhou,宙):鳥嘴。趙氏始祖是以鳥為圖騰的部落,所以傳說祖先人面鳥嘴。 (3)龜策:龜指占卜用的龜甲;策指另一種占卜方法所用的蓍(sh□,失)草。 (4)因:憑借,依靠。 (5)矯:假託,詐稱。 (6)微:如果不是。 (7)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行成人禮,束髮戴帽。 (8)齊衰(cu□,崔):古喪服的一種,粗麻布縫製,下邊縫齊,故稱齊衰。僅次於最重的喪服斬衰。

趙氏復位十一年,而晉厲公殺其大夫三郤(1)。欒書畏及,乃遂弒君厲公,更立襄公曾孫周,是為悼公。晉由此大夫稍強。
趙武續趙宗二十七年,晉平公立。平公十二年,而趙武為正卿。十三年,吳延陵季子使於晉,曰:「晉國之政卒歸於趙武子、韓宣子、魏獻子之後矣。」趙武死,謚為文子。
文子生景叔。景叔之時,齊景公使晏嬰於晉,晏嬰與晉叔向語。嬰曰:「齊之政後卒歸田氏。」叔向亦曰:「晉國之政將歸六卿(2)。六卿侈矣(3),而吾君不能恤也(4)。
趙景叔卒,生趙鞅,是為簡子。

(1)三郤(xi,戲):三位郤氏大夫。殺三郤事見卷三十九《晉世家》。 (2)六卿:春秋時,晉國的范、中行、知、趙、魏、韓六大家族世代為卿,故稱六卿。 (3)侈:放縱,放肆。 (4)恤:憂慮。

趙簡子在位,晉頃公之九年,簡子將合諸侯戍於周。其明年,入周敬王於周,辟弟子朝之故也(1)。
晉頃公之十二年,六卿以法誅公族祁氏、羊舌氏(2),分其邑為十縣,六卿各令其族為之大夫。晉公室由此益弱。
後十三年,魯賊臣陽虎來奔(3),趙簡子受賂,厚遇之。
趙簡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懼。醫扁鵲視之,出,董安於問。扁鵲曰:「血脈治也(4),而何怪(5)!在昔秦繆公嘗如此(6),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孫支與子輿曰:『我之帝所甚樂。吾所以久者,適有學也。帝告我:「晉國將大亂,五世不安;其後將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國男女無別(7)。」公孫支書而藏之,秦讖於是出矣(8)。獻公之亂(9),文公之霸,而襄公敗秦師於殽而歸縱淫十,此子之所聞。今主君之疾與之同,不出三日必間(11),間必有言也。」


  
(1)辟:同「避」。 周敬王之弟子朝在都城自立為王,敬王不能入都,只好在外躲避。詳見卷四《周本紀》。 (2)公族:諸侯國國君的同族。 (3)陽虎來奔:陽虎是魯國季孫氏家臣,陰謀作亂失敗,逃奔晉國。事見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陽虎,《論語》作陽貨。 (4)治:平和。 (5)而:你。 (6)秦繆公:即穆公。 (7)男女無別:指男女之間不顧男女有別的禮教。 (8)讖:古迷信認為將要應驗的預言或圖文。 (9)獻公之亂:即晉獻公寵驪姬所引起的晉國的長期動亂。 十秦晉殽之戰是春秋時期的著名戰役,見卷五《秦紀》、卷三十九《晉世家》。關於「歸縱溪」事,《左傳》、《晉世家》均不見記載。 (11)間:病癒或好轉。

居二日半,簡子寤。語大夫曰:「我之帝所甚樂,與百神遊於鈞天(1),廣樂九奏萬舞(2),不類三代之樂(3),其聲動人心。有一熊欲來援我(4),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又有一羆來(5),我又射之,中羆,羆死。帝甚喜,賜我二笥(6),皆有副(7)。吾見兒在帝側,帝屬我一翟犬(8),曰:『及而子之壯也,以賜之。』帝告我:『晉國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將大敗周人於范魁之西(9),而亦不能有也。今余思虞舜之勳,適余將以其胄女孟姚配而七世之孫十。』」董安於受言而書藏之。以扁鵲言告簡子,簡子賜扁鵲田四萬畝。

(1)鈞天:天之中央。 (2)廣樂:盛大宏偉的音樂。 九奏:多次演奏。 萬舞:周代一種規模盛大的舞蹈的名稱。 (3)三代:指復、商、周。 (4)援:抓。 (5)羆:熊的一種,俗稱人熊。 (6)笥(si,四):裝衣物或飯食的竹器。 (7)副:輔助的。王利器《風俗通義校注·皇霸篇》注認為,「副」指笥中之策的副本。 (8)屬:托付。 (9)嬴姓:指趙氏,趙氏的祖先為嬴姓。 周人:指衛人,衛人的祖先康叔為周武王同母弟。 本句指的是後來趙成侯三年代衛,奪取七十三座鄉邑之事。 十胄女:指虞舜後代的女兒,即後文之姓嬴。胄,古代帝王或貴族的後代。 七世孫:即後文之武靈王。按,簡子至武靈王共十世,這裡說七世,有誤。

他日,簡子出,有人當道,辟之不去(1),從者怒,將刃之。當道者曰:「吾欲有謁於主君。」從者以聞。簡子召之,曰:「(2),吾有所見子晰也(3)。」當道者曰:「屏左右(4),願有謁。」簡子屏人。當道者曰:「主君之疾,臣在帝側。」簡子曰:「然,有之。子之見我,我何為?」當道者曰:「帝令主君射熊與羆,皆死。」簡子曰:「是,且何也?」當道者曰:「晉國且有大難,主君首之。帝令主君滅二卿,夫熊與羆其皆祖也(5)。」簡子曰:「帝賜我二笥皆有副,何也?」當道者曰:「主君之子將克二國於翟(6),皆子姓也。」簡子曰:「吾見兒在帝側,帝屬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長以賜之』。夫兒何謂以賜翟犬?」當道者曰:「兒,主君之子也。翟犬者,代之先也(7)。主君之子且必有代。及主君之後嗣,且有革政而胡服(8),並二國於翟(9)。」簡子問其姓而延之以官十。當道者曰:「臣野人,致帝命耳。」遂不見。簡子書藏之府。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