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慶府: 難。 隷長寶道。 舊隷湖廣佈政使司,康熙三年來屬。 東北距省治五百里。 廣六百六十里,袤六百三十里。 北極高二十七度四分。 京師偏西五度六分。 領州一,縣四。 邵陽 繁,難。 倚。 南:四望。 東:大雲。 東北有龍山。 西北:首望。 資水自武岡入,東納辰溪水,東北過府治北。 邵水出龍山,南合桐江、檀江,屈西北流注之,北與漁溪合。 西北會高平水,入新化。 又漣水亦出龍山,東北入湘鄉。 又烝水源出邪姜山,合大雲水,至衡陽入湘。 又西洋江出西北隆回鄉,南至武岡,流合洞口水。 有隆回巡司。 其黑田鋪巡司,乾隆二十五年置,後廢。 通判駐桃花坪。 新化 繁,難。 府西北一百八十里。 北:大熊山。 東北有黃柏界山,皆與安化接界。 南:梅山、長龍。 西南:文仙。 西北:清虛,一名大西山。 資水在東,自邵陽入,西北過縣治北,雲溪水合洋溪自西南來注之。 又北與油溪水合,入安化。 西有渠江水,源出冷溪山,北至安化入資水。 東有藍田水,上源曰墨溪,出邵陽,亦入安化。 高平水出西南首望山,東南流,入邵陽,注資水。 西北有蘇溪鎮巡司,乾隆四十年廢。 城步 難。 府西南四百二十里。 乾隆三年改隷靖州,七年復。 東:羅漢山。 東南:金紫山,與廣西全州接界。 西南:金童,又有藍山。 西北:楓門山。 東北:青角山,即古路山,資水所出,一名都梁水,又名濟水。 北流屈東,左會款溪水,入武岡。 又有巫水,源出東北巫山,南屈而西為漁渡江,縣東南諸水皆入焉。 至縣治西南,左納界背水,西北與清溪水合,入綏寧。 西南有長平水,又曰藍山水,亦入綏寧,為臨川水。 又有長灘水,出縣南,南至廣西龍勝,曰貝子溪,其下流是為潯江。 同官水亦南入龍勝,為太平溪,流合貝子溪。 有橫嶺峒巡司,本寨頭司,乾隆元年置,後遷橫嶺更名。 江頭汛巡司治莫宜峒,乾隆六十年置長安營,同知駐。 轄瑤峒五:曰蓬峒、牛欄、莫宜、扶城、橫嶺。 為寨四十有八。 武岡州 繁,疲,難。 府西南二百八十里。 西北有武岡山,州以是名。 又西北,天尊山,山與綏寧接界。 南:雲山。 東南:寶方,又名資勝山。 資水在南,自城步入,東合威溪。 又東過州治南,左合渠水,右納石門水,又東北流,蓼溪水自西來會。 蓼溪一曰高沙市水,出綏寧。 又北合洞口水,水上源曰平溪,出黔陽。 東南流,右納嶽溪水,東合西洋江,至平溪口入資水。 資水又北,屈而東,逕紫陽山,曰紫陽河,龍江水北流入焉。 又東南與夫夷水會,入邵陽。 西北:{艸那}溪自綏寧入,至黔陽入沅水。 州同駐高沙市。 峽口、石門司二巡司。 紫陽、蓼溪二廢司。 新寧 繁,難。 府西南三百里。 西:花溪。 南:金城。 西南:峎山。 東南:大雲。 東北:高桂。 又有紫雲山,山與武岡、東安接界。 夫夷水在南,一名羅江水,其上源曰西延水,自廣西全州入,東北流,左納深沖水,又北至縣治西南,新寨水自西來注之。 屈東過筆架山,合水頭水,又東北納涷江水,合小溪水,入武岡,為資水別源。 東有靖位鎮巡司,康熙二十三年廢。 嶽州府: 沖,繁,疲,難。 隷嶽常澧道。 舊隷湖廣佈政使司。 康熙三年來屬。 初沿明制,領州一,縣七。 雍正七年,澧升直隷州,石門、安鄉、慈利割隷。 西南距省治三百里。 廣三百八十里,袤三百四十里。 北極高二十九度二十四分。 京師偏西三度三十四分。 領縣四。 同知一。 道光元年移治君山,後廢。 有嶽州商埠,光緒二十四年奏開。 巴陵 沖,繁,疲,難。 倚。 城內巴丘山。 東:大雲、銅鼓,皆與臨湘縣接界。 東南:靈屋、五龍。 大江在西北,洞庭湖在西南。 君山、扁山、石城山皆在湖中。 湖周八百餘裡,南連青草,西接赤沙,謂之三湖,湘、沅、資、澧諸水鹹匯焉。 東北至三江口,合大江,古謂之五渚。 大江又東北入臨湘。 有城陵磯,天險也。 南有新牆河,即微水,自臨湘入,西南流,左納沙港,迤西至灌口,入洞庭湖。 水出東南清水嶺,西南至湘陰合汨水。 氵邕湖在東南,一名翁湖,又東為角子湖。 楊林街,縣丞。 鹿角鎮,主簿。 東:嶽陽驛。 舊有青岡驛,順治十六年置,有丞,乾隆十六年裁。 臨湘 沖,繁。 府東北九十里。 東:黃皋。 西南,微落。 東南:大雲。 又龍窖山,跨湖北通城、蒲圻諸縣,微水所出,迤西逕土城,左納馬港,西南入巴陵。 大江在縣西,自巴陵入,東北過彭城山,松陽湖水自東南來注之。 又東北與白泥湖水合,過鴨欄磯,入湖北嘉魚。 黃蓋湖在東北,縣東諸水皆匯焉,北注清江口,入大江。 東南有桃林、長安巡司,城陵磯,乾隆二十六年徙長安鎮,更名,尋復故。 雲溪、長安二驛。 鴨欄磯、長安二鎮。 華容 疲,難。 府西北一百八十里。 北:黃湖。 東:石門、墨山。 東北:東山。 東南:鼓樓山。 大江右瀆自湖北監利入,東屈而南,入巴陵。 北華容河,西湧水,皆首受大江水,自湖北石首入,東南流入洞庭湖。 澧水在縣南,自安鄉入,合赤沙湖,亦注洞庭。 東北大荊湖及團湖,合流入大江。 黃家穴司巡司。 黃家、鼓樓二鎮。 平江 疲,難。 府東南二百四十里。 北:永寧。 西:湖源。 東:道岩。 東南:連雲。 東北:幕阜山,一名天嶽山,下有天嶽關。 又有汨水,自江西義寧入,西南流,右納紅橋水,左納白鉛諸水,又西南至白湖口,屈而北,鍾洞水南流西屈注之。 又西合盧水,又西北與暹江水合,屈西南過縣治南,左納晉坑水。 又西北至將軍山,昌山自東北來會,迤西入於湘陰。 東有長壽巡司。 常德府: 沖,繁,難。 隷嶽常澧道。 舊隷湖廣佈政使司,康熙三年來屬。 東南距省治四百十五里。 廣四百二十里,袤六百二十里。 北極高二十九度一分。 京師偏西五度十分。 領縣四。 商埠,光緒三十二年奏開。 武陵 沖,繁,疲,難。 倚。 西有平山,即武陵山,亦名河洑。 北有陽山。 東北:藥山。 東南:善德山。 沅水自桃源入,南逕河洑洲,屈而東,至府治東南,歧為馬家吉河水。 又東南流,枉水自西南來注之。 又東過牛鼻灘,北別出為小河水,東北匯連山湖,合漸水。 沅水又東南入龍陽。 漸水在北,一名澹水,源出安福,南流屈東,右納馬家吉河水,又東北至馬家洲,歧為二,一東與小河水合,一東北合麻河水,至沙夾入沅水。 東北有衝天湖、直山湖、官塘湖,皆合漸水。 縣丞一,治牛鼻灘。 北有大龍巡司,乾隆四十一年置,後廢。 有麻河驛。 桃源 沖,繁,難。 府西南八十里。 北:纛旗。 南:綠蘿。 西南:桃源。 沅水在南,自沅陵入,東過高都鎮,左納大洑溪,又東北與小洑溪合。 屈而東,夷望溪東流北屈注之。 又東合水溪,過縣治東南,屈而北,延溪水自西來入。 又東北與白洋河合。 河出慈利,曰龍潭河,東南入縣境,合蘭溪、湯溪,又南流為漆家河,入沅水,又東南入武陵。 新店、鄭家店二巡司。 又高都、鄭家店二廢巡司。 新店、鄭家店、桃源三驛。 蘇溪、麻溪、高都三鎮。 龍陽 沖。 府東南八十里。 南:橫山,一名龍陽山,縣以此名。 北:寶台。 東南:軍山。 東北:洞庭湖。 沅水自武陵入,東過小河口,屈而南,滄浪水自西南來注之。 東過縣治東北,南別出為支港,東通後江湖,至沅江縣合資水。 其正渠又東北至鼎港口,小河水分流來注之。 又東北流為西河,漸水合小河水自西來會,入於洞庭。 其入湖處謂之西河口也。 東南有龍潭橋巡司。 龍陽驛。 小江、鼎口二鎮。 沅江 簡。 府東南二百七十一里。 西南:煙波山,西北:赤山,東北:明山,並濱洞庭湖。 湖水西自龍陽受資水。 資水自益陽入,迤東至毛角子口,南別出為喬江水,至湘陰會湘水。 其正渠北屈而西,又西北過縣治東,白泥湖水首受益水,自西南來注之。 又北至小河口,歧為二,一東北流,至益陽江口入洞庭,一西北與沅水合,匯於洞庭湖。 第27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上》
第2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