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州直隷州: 沖,繁,難。 嶽常澧道駐。 舊為嶽屬州,雍正七年升,割石門、安鄉、慈利來隷,並置安福。 十三年增永定。 東南距省治六百有五里。 廣四百三十五里,袤二百有五里。 北極高二十九度三十七分。 京師偏西四度四十四分。 領縣五。 西北:天供、大清。 東南:關山、彭山、銅山、大浮。 澧水在南,自安福入,東北流,東別出為內河,屈東南至道口,道水自西南來注之。 又東至六塚口合澹水。 水出石門東,過州治北,屈而南,又東至伍公嘴,涔水自西北來會。 又南合澧水,至匯口入於安鄉。 東有虎渡水,一名後小江,首受大江水,自湖北公安入,南流為一箭河水,其左岸則安鄉縣界也。 又南至匯口入澧水。 州判駐津市鎮。 清化、順林二巡司。 蘭松水、馬二驛。 匯口、三汊河、津市、嘉山四鎮。 順林司。 後廢。 石門 難。 州西南九十里。 雍正七年自嶽州來屬。 西:石門。 北:燕子。 西北:層步,一名層山。 又西北有盧黃山。 澧水在南,又曰零陽河,自慈利入,北屈而東,與渫水合。 水出西北龍門洞,東南流,右納黃水,左納溫水,又東南至渫口入澧水。 澧水又東過縣治南,雙溪水自北來注之。 又東北合朝陽溪水,入安福。 又道水自慈利入,亦東北流入安福。 西北有水南渡巡司。 安鄉 簡。 州東南一百二十里。 雍正七年自嶽州來屬。 北:黃山。 東:石家。 西:石龜。 西北:古田。 澧水在西,自州入,南至匯口,西別出為羌口河。 又西南流為麻河,至武陵入漸水。 其正渠東南匯於大鯨湖。 又東過縣治南,長河水首受大江,北自公安來注之。 又東南入南洲。 又東,後江水,亦受大江,自湖北石首入,南流為景港水,至南洲入澧水。 大溶湖北受澧水,注於沅。 康熙十八年置焦圻、南平二驛,後廢。 有羌口鎮。 慈利 簡。 州西南一百六十里。 雍正七年自嶽州來屬。 北:道人。 東北:星子。 西南:零陽。 又有雲朝山。 澧水在西,自永定入,東至褚溪口,右合九渡水,又東北與九谿河水合。 水出湖北鶴峰州,即古漊水也。 又東過縣治北,右納零溪水。 入石門。 又道水亦東北入石門。 又龍潭河出西南,南至桃源入沅水。 澧水在境為洲渚者八,為潭者二,為灘瀨者百三十二。 有麻寮所、九谿衛城巡司。 安福 難。 州西南六十里。 雍正七年以慈利縣九谿衛地置,析澧州地益之,治裴家河,來屬。 北:大銅。 東:營駐。 西南:大浮山,山跨石門、桃源、武陵諸縣。 澧水在北。 自石門入,迤東流,左納合溪,右納惡蛇溪,又東入澧州。 又道水在縣南,亦自石門入,東北至澧州入澧水。 有添平所、新安市巡司,乾隆三十二年廢。 永定 疲,難。 州西南三百四十里。 雍正十三年以慈利永定衛置,析安福縣地益之,治舊衛城,來屬。 南:天門。 西南:崇山。 西北:馬耳。 東北:香爐。 澧水在南,自桑植入,南屈而東,武溪水自南來注之,又東與大庸溪合。 又東流,左納無事溪,右納仙人溪,又過縣治東南,西溪水北流入焉,又東合社溪入慈利。 又九渡水出縣南,東北至慈利入澧水。 大庸所城在縣西。 南州直隷: 繁,疲,難。 隷嶽常澧道。 本華容縣地,鹹豐四年,湖北石首縣藕池口決,江水溢入洞庭,淤為洲。 光緒十七年置,治九都市,並析華容、巴陵、安鄉、武陵、龍陽、沅江諸縣地益之。 東南距省治五百四十里。 廣一百一十里,袤九十里。 北極高二十九度二十一分。 京師偏西四度一十三分。 北:太陽山。 東:明山。 西南:清介。 東南:洞庭湖。 寄山、團山皆在湖中。 西有澧水自安鄉入,東南逕白板口,歧為二,一西南至天心湖合沅水,一東與後江水合,又西南至冷飯洲,匯於洞庭。 又有遊橋水,首受後江,南至麻濠口入洞庭。 又湧水自華容入,東南流,至治東北,南別出為神童港,與遊橋水會。 迤東過明山,其北岸則華容縣界也,又東至鋸子口入洞庭湖。 衡州府: 沖,繁,難。 隷衡永郴桂道。 舊隷湖廣佈政使司。 康熙三年來屬。 乾隆中增置清泉。 東北距省治三百八十里。 廣四百六十里,袤二百九十五里。 北極高二十六度五十六分。 京師偏西四度五分。 領縣七。 衡陽 沖,繁,疲,難。 倚。 城內金鼇山。 北:岣嶁山。 西北:九峰、黃龍。 西南:大雲山。 東南:湘水左瀆自清泉入,北過府治東,北受烝水。 水出邵陽東,合等江水,至陡江口,嶽山水南流入焉。 右納演陂,南流,武水自西南來會,納清化河,其右岸則清泉縣界也。 東北逕石鼓山入湘水。 又北,東入於衡山。 有寒溪鎮。 縣丞治查江市。 有衡陽驛。 清泉 疲,難。 倚。 乾隆二十一年析衡陽縣東南鄉置,來屬。 東:清泉山,縣以此名。 南:回雁峰,衡嶽之首峰也。 南:雨母。 西南:七寶、探山。 湘水自祁陽入,迤東流,右界常寧縣,慄江水自西北來注之。 又東過茭河口,西北過府治東。 合耒水。 北屈而東入衡山。 西南:柿江水、清化水,皆東北至衡陽入烝水。 東南有新城市巡司。 廖田驛。 衡山 沖,繁,難。 府東北一百里。 西北:衡山,是為南嶽。 東:靈山。 東北:鳳凰。 東南:楊山,又名武陽山。 湘水自衡陽入,東北合龍隱港水,至茶陵江口,洣水合永樂江自東南來注之。 北過縣治東,為觀湘洲。 右納石灣港,左納樊田港,又北,東入湘潭。 又涓水源出湘鄉,東合興樂江,東北至湘潭入湘水。 有草市、永壽二巡司。 雷家鎮有驛。 耒陽 沖,繁,難。 府東南一百五十里。 西:石臼。 東:侯計山,跨安仁、永興二縣。 東南:天門。 東北:明月。 耒水自永興入,東北流,右納肥江,西北至城南,屈東北,潯江水自東來注之,西北入清泉。 其東馬水從之,亦至清泉入耒水。 羅渡鎮有廢巡司。 有驛。 常寧 難。 府西南一百二十里。 北:憩山。 西南:塔山、液麻山。 東南有逍遙。 東北:盟山。 西北:湘水右瀆自祁陽入,合吳水。 又東北,左與清泉分岸。 又東與宜水合。 水出縣南西江山,北逕縣治西,左有藍江,右有潭水,皆流合焉,又東北至江口市入湘水。 湘水又東北流,右納鹽湖,至茭河口,舂水北流西屈來會。 水自桂陽州入,一名茭源河,其東岸則耒陽縣界也。 湘水又北入清泉。 有杉樹堡。 西南壤接瑤峒。 安仁 簡。 府東南一百五十里。 南:大湖山。 西:金紫。 北:軍山。 東北:排山。 東南:大松山。 西北:永樂江自永興入,北與浦陽港合。 又北流,左納油陂港,右納蓮花港,北至安平市,大坪港西流合焉。 又過城西北,宜陽港水自南來注之,西北至衡山入洣水。 有潭湖鎮、安平鎮廢巡司。 酃 簡。 府東南三百里。 北:青台。 南:泰和。 東南:萬陽。 西南:屏水山。 山與桂東接界,洣水出焉。 迤北至雙江口,漠渡水北流西屈注之。 又西合春江,即雲秋水,東北合洣水入茶陵,是為茶陵江。 其東沔渡水,北為洮水,下流合於洣水。 第27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上》
第2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