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直隷州: 沖,繁,難。 隷衡永郴桂道。 舊隷湖廣佈政使司。 康熙三年來屬。 北距省治六百八十里。 廣三百四十里,袤二百三十里。 北極高二十五度四十八分。 京師偏西三度四十九分三十秒。 領縣五。 東:馬嶺山。 東南:五蓋。 西南:靈壽山。 又黃岑山即騎田嶺,又名臘嶺,蓋五嶺之第二嶺也。 耒水左瀆自興寧入,西北流,梓塘江自東南來注之,東北合郴水。 出黃岑山,一名黃水,東北與沙江合。 又北受千秋水,過縣治東,北合騾溪,又北至郴江口入耒水。 耒水東北入永興,西有屯湖水,北逕棲鳳山,曰棲鳳水,又東北至永興入耒水。 南有良田市巡司。 有驛。 永興 沖,繁。 州北八十里。 城內三台山。 西:高亭。 南:土富。 北:金鵝。 東北:桃源。 西南:白豹山。 耒水自州入,北合注江水,屈西過縣城西南,左納靈江,西北至森口,屯湖水合高亭水自西南來會,東北入耒陽。 東大步江,源出興寧縣,合潦溪水,東北至安仁為永樂江。 北安福、西南高亭二巡司,後廢。 有驛。 宜章 沖,繁,難。 州南九十里。 北:黃岑。 東北:漏天。 南:西山。 西南:莽山。 溱水在南,亦曰武水,自臨武入,東南流,岑水合浯水自西北來注之,東南入廣東樂昌。 縣北章水,南至樂昌為羅渡水,入武水。 縣南長樂水,東北流,屈西,又東北至廣東乳源,為武陽溪,亦入武水。 東赤石、西南白沙二巡司。 有驛。 有瑤山在縣南。 興寧 疲,難。 州東北八十里。 東:石牛。 西:九峰。 北:七寶。 南:浦溪山。 東南耒水自桂陽入,迤西至豐溪口,漚江自東北來注之,西北與資興江水合。 水出縣東,即古清溪,亦謂之乙陂江,又西北合雷溪水,入郴州。 縣北程江,西南至永興入耒水。 東北小江水,一名大步江,亦西北入永興。 又東春江,至酃合洣水。 有滌口巡司,州門鎮廢巡司。 桂陽簡。 州東南一百六十里。 南:屋嶺。 東:洞靈。 西:義通。 西南:大官。 東南:東嶺。 耒水在南,出耒山,西北合淥水,秀溪水自西南來會。 又西北與壽江水合,入興寧。 北漚江自桂東入,右納淇江,為北水河,西北至興寧入耒水。 縣南屋嶺水,南與藍田合,又南入仁化為恩溪。 又益將河出東嶺,左合孤山水,東北至崇義為積龍水,下流合於章水。 有益將、文明市二巡司。 山口鎮、濠村鎮有二廢巡司。 瑤山在縣南。 桂東 簡。 州東北二百七十里。 西:紫台山。 南:烏春。 東:胸膛。 東北:都寮山。 又有屏水山,漚江出焉,一名澄江,南與螺川水合。 西過縣城南,桂水自西北來會,又南為嚴溪,左東溪、右白竹皆流合焉,西納雙坑水,與大江水合,南流入桂陽。 東南:泥湖山,大坪水出,入江西龍泉,為遂江水,入贛水。 左溪水亦至龍泉合遂江水。 西南有高分鎮廢巡司。 辰州府: 沖,繁,難。 隷辰沅永靖道。 舊隷湖廣佈政使司。 康熙三年來屬。 初沿明制,領州一,縣六。 乾隆元年,沅州升府,黔陽、麻陽割隷。 東距省治八百五里。 廣三百五十里,袤六百五十里。 北極高二十八度二十三分。 京師偏西六度二十二分。 領縣四。 沅陵 沖,繁,難。 南:南山,一名客山。 西北:小酉。 東北:壺頭、明月。 東南:聖人山。 沅水在南,自瀘溪入,東北合藍溪,至府治西南,酉水合明溪、小酉溪自西北來注之。 東北合深溪,北屈而東,左納硃洪溪、洞庭溪,右納怡溪,迤東入桃源。 又冷溪出東南,北與三渡水合,又東北至桃源為夷望溪,入沅水。 通判駐浦市。 縣丞駐荔溪市。 有馬底鎮、船溪二巡司。 池蓬、明溪、會溪三廢巡司。 辰陽、馬底二驛。 瀘溪 簡。 府西南七十里。 明,盧溪,清初改。 東:權山。 西:天橋,一名羊喬。 北:虎頭。 西南:踏湖山。 沅水在東,自辰谿合浦溪入,北至縣城南,武水合沱江水自西來注之。 水出乾州,曰武溪水,又名盧水也。 沅水又東北入沅陵。 西北潭溪水,西南大能水,皆流合武水。 又太平溪出西南,東南至麻陽入沅水。 南有溪洞廢巡司。 辰谿 沖。 府西南一百一十里。 南:五峴。 西:大酉。 北:熊頭。 西南:房連、龍陽山。 東南:沅水自黔陽入,北過茶龍山,合麻溪水,北入漵浦。 又西北復入縣東,右納柿溪,迤西過縣城南,辰水自西來會,東北入瀘溪。 縣南龍門溪,北流合辰水。 有黃溪口巡司。 山塘驛。 有渡口、普市二鎮。 漵浦 繁,疲,難。 府東南二百七十里。 東:紅旗。 東南:頓家。 西北:盧峰。 西南:大漵山。 沅水在西,右會漵水,一名雙龍江,源出縣南金字山,逕龍潭溪,進馬江自東南來注之。 屈而北,左納貓兒江,右納柿溪江,又北與龍灣江水合。 又西北流,宣陽江東北自聖人山來會,西至縣治東南,大潭水南流合焉,又西合沅水,東北入辰谿。 南有龍潭巡司。 瑤山在縣南。 沅州府: 沖。 隷辰沅永靖道。 本明沅州,隷辰州府。 乾隆元年升為府。 東北距省治一千一百三十五里。 廣二百八十里,袤二百五十五里。 北極高二十七度二十三分。 京師偏西七度零三分三十秒。 領縣三。 芷江 沖,繁,難。 倚。 乾隆元年,以州地置。 北:明山。 東北:武陽。 東:花山。 東南:高明。 西南:羅山。 西北:米公山。 潕水即無水,自晃州入,東北流,左納柳林溪、粟米溪,屈東南,過府治南,楊溪東流屈北注之,與五郎溪合。 東屈而南,豐溪水自東北來入,東南入黔陽。 西南:中和溪,出晃州東南,至黔陽入沅水。 縣丞治榆樹灣,懷化、便水二巡司。 晃州、便水、羅舊、懷化四驛。 黔陽 沖。 府東南九十里。 本隷辰州府。 乾隆元年來屬。 南:赤寶。 北:紫霄。 東:龍標。 東北:鈎崖。 東南:羅公山。 沅水在西,自會同入,東至托口寨,左合中和溪,右合渠水,屈東北至縣城西,與潕水會。 其會流處曰清江口,即古無口也。 又東南流,錯入會同,迤東北復入縣東,供溪水北流西屈注之。 水出綏寧,其上流為{艸那}溪水,東北入辰谿。 東:石橋、安江二巡司,道光十二年廢。 瑤山在東南。 麻陽 難。 府西北一百二十里。 本隷辰州府。 乾隆元年來屬。 北:紗帽。 南:西晃。 東:苞茅。 東南有齊天。 東北:雄山,其下有雄關。 辰水在南,一名麻陽江,自貴州銅仁入,東與密粟溪水合。 左納銅信溪,右納石橋溪,過縣治東南,屈而北,樂濠溪自西北來注之,又東合太平溪,至辰谿入沅水。 縣丞治岩門寨,有高村巡司。 岩門驛。 第27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上》
第27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