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府: 沖,繁,難。 隷惠潮嘉道。 西距省治三百九十里。 廣四百五十里,袤四百里。 北極高二十四度八分。 京師偏西二度三十七分。 領州一,縣九。 有通判一,治碣石衛城,道光二十一年置。 有惠州商埠,光緒二十八年中英商約訂開。 歸善 沖,繁,難。 倚。 東北:歸化山,一名鷄籠山。 東南:平海山。 東南濱海,中有霞湧、吉頭、澳頭諸港。 東江在北,一名龍江,自河源入,西南流,至府治東北。 西江出縣東龍頭石山,西南合長塘水、上下淮水,入博羅。 西豐湖、潼湖,皆引流入於東江。 內外管、平山、平政、平海、碧甲五巡司。 欣樂司,廢。 博羅 繁,疲。 府西北三十里。 西北:羅浮山。 東北:象山。 東江自河源入,中與歸善分界。 合公莊水,逕縣治南,右納榕溪水,過缸瓦洲入東莞。 其支渠,西北至黃家山,與羅陽水合,過石灣鎮入增城。 有石灣、善政、蘇州三巡司。 莫村廢驛。 長寧 簡。 府西北四百里。 北:玉女峰、雲髻山。 東北:雪洞山。 新豐水在南,出西北分水凹,屈東與沙羅山水合。 一東逕縣治,又東,左合羌阬水,逕馬頭墟,左納密溪、大席、忠信水,右納錫場水,過立溪口,至河源入東江。 羅紋水出縣西宋洞山,西北至來石汛,屈西南入英德合翁江。 有乍坪巡司。 永安 簡。 府東北二百里。 西南:越王山。 東南:南嶺。 南:秋香江,一名欖溪,出縣東鷄公嶺,西南流,與南山水合,至河源入東江。 又西,神江、義容江從之。 南琴江,源出公阬嶂,南流至米潭,又東北入長樂。 北琴江亦至長樂,合於南琴江,其下流是為梅江也。 有馴雉裡、寬仁裡二巡司。 海豐 難。 府東南三百里。 東:龍山。 西北:五坡嶺。 南濱海。 有麗江,一名長沙港,上流曰龍津水,出西北蓮花山,東南會黃姜水,南屈而西,至鹿鏡山,匯為青草澳,合大液水,逕大金籠山入海。 東北有熱水,南流過九龍山,屈東為大德港,至陸豐,合內河水入海。 西:鳳河水,南與鵝埠水合為小漠港入海。 東:汕尾鎮,縣丞駐。 有鵝埠巡司。 平安廢驛。 陸豐 難。 府東南三百五十里。 雍正九年析海豐縣地置,治東海■E1,來屬。 東北:內洋山。 南:虎頭山。 濱海。 北:內河水,一名羅江,源出東北旗頭嶂,與吉石溪合。 南過石頭山,分流,至大德港、烏敢港入海。 又東:草洋水,東南流,屈西為華清港,至甲子港入海。 上沙墟水出東北赤嶺,至普寧合南溪。 有甲子、黃沙阬、河田三巡司。 有法留鋪在縣西,道接海豐,又東至惠來百六十里。 有鹽場三:曰石橋、海甲、小靖。 龍川 簡。 府東北四百里。 東:霍山。 東北:龍穴,一名龍川山。 西北:山。 龍川水在東,又名合河,上源為定南水,自和平入,東南合河口會杜田河,西南流,與浰溪合,逕縣治東南,雷江水南流入焉。 又西南,合合溪入河源為東江。 又練溪出東北鵝石嶂,西南流,右納通衢水,入長樂。 有老隆、通衢、十一都三巡司。 雷鄉廢驛。 連平州 簡。 府北四百里。 東北:九連山。 南:戈羅、筆山。 有密溪水,出分水坳,東南流,與楊梅坪水合。 又過州治南,納內管水、九嶺水,東南至長寧入新豐水。 東大席水從之。 又忠信水,西南入河源。 有忠信、上坪、長吉三巡司。 河源 沖,難。 府北百五十五里。 西:桂山。 東:古雲。 東北:藍溪山。 東江一名槎江,西南至藍鎮墟,左納藍溪水,右納曾田水,又西南與康禾水合。 過縣治東南,新豐江自長寧東來注之,西南合秋香江入歸善。 西北:忠信水,出連平,西南過楓木鎮,合二龍岡水,至長寧入新豐水。 噩湖東為河源舊城,今謂之下城也。 有藍口巡司。 義合、寶江二驛,後廢。 和平 簡。 府東北四百二十里。 北:紫雲山。 西:九連山。 東北:定南水,自江西定南入,東南流,右納烏虎水,又東北過江口,屈東南入龍川。 浰水出西北羊角山,東南至合水口,湯坊水自東北來注之,過林鎮墟,與九龍水合。 屈東至龍川,入於定南水。 有浰頭巡司,後廢。 潮州府: 沖,繁,難。 隷惠潮嘉道。 西距省治千一百八十五里。 廣二百五十五里,袤三百里。 北極高二十三度二十七分。 京師偏東十二分。 領一,縣九。 有黃岡同知,康熙五十七年置。 有通判一,治菴埠鎮。 海陽 沖,繁,難。 倚。 東:韓山。 南:桑浦山。 西:湖山。 西北:海陽山。 韓江在東,一名意溪,上承留隍河,自豐順入,東南過蒲都山,分流為三:正渠東南流為東溪;東北出者曰涸溪,舊名噩溪,屈東南,過七屏山至饒平為後溪;西南出者曰西溪,過府治東南,右納白茫洲水,屈南,北溪水自揭陽來注之,屈東,與東溪合,南流入於澄海。 縣丞一,治菴埠鎮。 有浮洋巡司。 鳳城廢驛。 豐順 疲,難。 府西北百九十里。 乾隆三年以海陽縣豐順鎮置,析嘉應州及揭陽、大埔二縣地益之,來屬。 南:瘦牛山,一名雲落山。 東北:銅鼓嶂。 東:留隍河自大埔入,西南合豐溪水,又南合九河水,入海陽為韓江。 又南湯溪,一名湯阬水,下流至揭陽為北溪。 有湯阬、留隍二巡司。 潮陽 繁,疲,難。 府南百四十里。 東:東山。 東南:錢澳。 西北:曾山,一名雙髻山。 北、東、南三面濱海。 海中有東沙島。 練江在西,首受揭陽南溪,自普寧入,至縣治南合後溪,西南出海門入海。 西北:後溪水亦出揭陽,東南過石井山為鋪前水,過潯洄山,別出為後溪,引流入練江,過磊口山為招沙水,屈南,至河渡門入海。 有招寧、吉安、門闢三巡司。 有靈山驛。 揭陽 繁,難。 府西南八十里。 西:獨山。 西北:揭陽山。 東南濱海。 南:南溪,出縣西明山,東南流入普寧,又東北入縣。 西南:古溪水北流合焉。 迤東逕縣治南,與北溪別派合,東南過雙溪口入海。 北溪出豐順南,屈東分流注南溪,又東北至海陽合韓江。 縣丞駐棉湖寨。 有河婆、北寨二巡司。 饒平 難。 府東北百五十里。 北:九峻。 西:鳳凰山。 東南:紅螺山。 南濱海。 海中有井洲、信洲、浮潯、牛心石諸澳。 東南:黃岡溪,出東北界山,西屈而南至望海嶺,姚源水自西北來注之,南與飛龍徑水合,屈東南為大石溪,至黃岡鎮分流入海。 西南:韓江,自海陽入,合後溪水,東入澄海。 東南有黃岡鎮城,其東南為大城所城,又南為柘林,有柘林巡司。 海山、東界二鹽場。 惠來 難。 府西南二百七十里。 西:龍溪。 西南:釣鼇山。 東南濱海。 南:神泉港,上流為龍江溪,出西北南陽山,東南合葵潭水、梅林水,迤東過龍江關,林招溪自西北來注之,東注神泉港。 東福溪、祿昌溪皆流合焉,又南入海。 有神泉、葵潭二巡司。 北山驛。 惠來柵鹽場。 大埔 簡。 府東北百六十里。 西:陰那山。 汀水自福建上杭入,一名神泉河,東南流,逕縣治東北,屈西,漳溪水東流北屈注之。 又西過大河山,屈南與小河水合,又南至三河市,清遠河西北流合焉。 河出福建平和,其上源曰河頭溪也,東南入豐順。 有三河、白堠二巡司。 烏槎司一,廢。 澄海 繁,難。 府東南六十里。 康熙五年省入海陽縣,八年復置。 北:管隴山。 西南:龍泉山。 東南濱海。 海中有鳳嶼,其下曰侍郎洲、大萊蕪、小萊蕪山。 西北:橫隴溪,首受東溪,自海陽入,西南別出為新港水,分流入海。 正渠迤東流,南別出為玉帶溪,至縣治東南入海。 又東逕獅子山,與饒平後溪合,東至東隴關為東隴港入海。 有漳林、鮀浦二巡司。 商埠曰沙汕頭,鹹豐八年英天津條約訂開。 有潮海關。 潮汕鐵路。 小江鹽場。 普寧 繁,疲,難。 府西南百二十里。 南:鐵山。 西北:官人望山。 南溪自揭陽入,歧為二:一東逕馬嘶岩山,東北入揭陽;一西南逕鯉湖埠為鯉湖水,屈東南,與上沙墟水合,過望夫石山,為寒婆徑水,東北為白阬湖,又東入潮陽為練江。 又東:普寧港,一名通潮港,東北入揭陽為古溪。 有雲落徑巡司。 南澳 中。 府東南百五十里。 本南澳鎮地。 分四澳。 雲、青二澳隷閩之詔安,隆、深二澳隷粵之饒平。 雍正十年置海防同知,為南澳治,深澳來屬。 南:金山。 東南:雲蓋山。 四面濱海。 北臘嶼、虎嶼,在海中。 西南有赤嶼、白嶼,其田產鹽。 有南澳巡司。 第30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上》
第3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