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府: 沖,繁,疲,難。 雲武分巡、糧儲道治所。 總督、巡撫,布政、提學、提法三使,鹽法、巡警、勸業各道駐。 東北距京師八千二百里,廣三百七十里,袤二百九十八里。 北極高二十五度六分。 京師偏西十三度三十七分。 領州四,縣七。 昆明 沖,繁,疲,難。 倚。 城內:五華山、螺山。 山有潮音洞,山側有翠湖。 東:鸚鵡山。 西:太華、聚仙。 南:萬德。 北:商山。 東北:龍泉山。 西南:碧鷄山。 盤龍江自嵩明入,西南流,逕城東,合銀棱河,至縣南,匯為滇池。 滇池一名昆明池,長百二十餘裡,縣東諸水入焉,下流折入昆陽州曰海口,即螳螂川上遊。 金棱河自城東北松華壩分盤龍口水入滇池。 寶象河自嵩明入,西南流,逕城南,亦入滇池。 西:碧鷄關、高嶢關。 東:金馬關。 同知一,駐南關。 驛二:板橋、滇陽。 汛二:昆明、板橋。 富民 簡。 府西北七十里。 東:天馬山。 西:臥雲、玉屏。 南:靈芝。 北:法華山。 螳螂川自安寧入,納城西北農納水,入武定州祿勸,為普渡河。 大營河出昆明西北山,西流入境,洞溪水來會,西至城北入螳螂川,清水河從之。 宜良 沖,繁。 府東百二十里。 北:萬壽。 南:雉山。 東:客爭容山,縣鎮山也。 西:石燕。 東南:駱駝山。 西南:鳳凰山。 西:大城江,自河陽之楊宗海流入,逕城西北,折東南,分二支,同入大池江。 大池江即八達河,為南盤江上流。 西北有湯池。 嵩明州 沖,難。 府東北百三十里。 城內:黃龍山。 東:馬頭。 西:靈雲、登花。 西北:東葛勒山,元梁王結寨地。 南:鳳谿、石華山。 龍巨河一曰龍濟溪,自尋甸入,南流匯為嘉利澤,一名楊林海,逕城東南,納楊梅河、對龍河諸水,匯為澤,周百餘裡。 東南出河口,折北流入尋甸,為車洪河、寬郎河、邵甸河,合九十九泉,西南流,會牧養河。 又西南,入昆明,為盤龍江,即滇池上源也。 西南:兔兒關。 驛一:楊林。 晉寧州 繁,難。 府南九十里。 城內:螺髻山。 東:梅溪、五龍。 西:石美山,與百花山相望。 南:石壁。 東南:玉案。 西南:石魚山。 西有天女城。 滇池在州西北,大堡河自新興來會,又西北逕城西,分數道流入滇池。 盤龍河源出五龍山,分二派,一西北流入大壩河,一東北流分為二,一入澂江撫仙湖,一入昆池。 呈貢 沖,繁。 府南四十里。 明與歸化同隷晉寧。 康熙八年省歸化入焉。 北:三台山。 東:軍營。 南:龍翔。 東南:象兔、羅藏山。 滇池在縣西南,東撈魚河、南淤泥河、東南梁王河皆匯焉。 洛龍河源出城東白龍潭,西流,會黑龍潭,貫城注滇池,南衝河偕清水河從之。 南:太平關,臨、澂孔道。 安寧州 沖,繁。 府西七十里。 康熙六年省三泊入昆陽。 雍正三年又改其地來隷。 城內:太極、白華。 西北:蔥山。 東:印山、龍馬。 西:羅青。 南:天馬山。 螳螂川一名安寧河,自昆陽入,北流入富民。 鳴蟻河源出龍洞,北流,望洋河,又北資利河,同來會。 折東北,至州東南,入螳螂川。 有煎鹽水,出岈峻山。 有大井、石井、河中、大界、連然等鹽井。 驛二:祿表、安寧。 羅次 簡。 府西北百三十里。 西:金鳳。 北:百花。 南:崛嵕山、九戌山,易江出焉。 東北有苴麼崱裒山,綿亙縣西,兩峰相望。 易江北流入祿豐。 金水河東北流,納青龍山南北二溪水,又折西北,匯碧城河水、東渠河水,折西亦入祿豐,名星宿江。 北:煉象關。 祿豐 簡。 府西北二百十里。 西:三次和山,舊名蒙荅縛山。 北:象頭、馬頭山。 東:姚陵山。 星宿江自羅次入,納南河、九渡河諸水,南入易門。 易江亦自羅次入縣東境,繞安寧,復折入境,東南入易門。 東:老鴉關。 驛一:祿豐。 昆陽州 疲,難。 府南百二十里。 東:龍泉山。 西:月山、珊蒙果山。 南:金龜山。 北:望州。 東南:禦屏。 西北:怱蒙山。 滇池在城東北隅。 螳螂川自滇池分三支,西北入安寧。 渠濫川逕城東南入滇池。 南:鐵爐關。 易門 簡。 府西南二百五十里。 城內:龜山。 東:屏山、左右旗山、鼓山。 西:象山。 東南;虎頭山。 星宿江自祿豐入,南流,納太和川水,又南匯大小綠汁河,入丁癸江。 南流,易江亦自祿豐入,南流匯上下渠江水,廟兒山水自東來合焉。 折西,納獅山水、速末水,合星宿江為丁癸江,南流入習峨。 武定直隷州: 隷雲武分巡、糧儲道。 明,武定府。 領州二,縣一。 乾隆三十五年,降為直隷州,裁府治和曲,降祿勸州為縣。 東南距省治二百四十里。 廣三百六十里,袤三百三十九里。 北極高二十五度三十二分三十秒。 京師偏西十三度五十七分,領縣二。 北:甲甸背。 西北:猗朵。 西:獅子山。 北:金沙江自元謀入,左有會川,衛水自四川會理合東安河南流來注。 又東流,合大環川,入祿勸。 盤龍河源出羅次白花山,為鳩水河,東北流,至城東,左會鷂鷹河,為盤龍河,東入祿勸。 南:小營關。 東南:小甸關。 西北:油榨關、龍街關。 明只舊、草起二鹽井,今廢。 巡司一,駐金沙江岸。 元謀 難。 州西北九十里。 東:定見山。 西:翠峰。 南:馬頭。 北:溫泉、蓮花山。 北:金沙江自大姚入,合西溪河,即龍川江下流,自廣通北流入境。 又北會南號河、黑占乾河、元馬河、羅又乾河、午茂乾河、爐頭河,自大姚東流,合為苴寧河,又北入金沙江。 元馬塚,州北二十里。 華陽國志謂縣有元馬,日行千里,元馬河以此得名。 土人呼馬為「謀」,縣以此氏焉。 東:望城關。 祿勸 難。 州東北二十里。 明,州,乾隆二十五年降。 東北:烏蒙山,一名雪山。 北:法塊、幸丘。 東南:普照山。 北:金沙江自州入,東流,勒洟溪、東洟溪自幸丘山合北流入焉,又東納普渡河水,烏龍河自烏蒙山北流注之,又東入東川巧家。 普渡河即螳螂川下流,自富民北流入境,納掌鳩河水,北逕雪山入金沙江。 西南:雄關。 第31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上》
第3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