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車府: 沖,繁,難。 隷喀什噶爾道。 副將駐。 舊葉爾羌回城。 葉爾譯言「地」,羌謂「寬廣」也。 漢,莎車國地。 後漢並於於闐,元和後內附。 三國屬疏勒。 北魏為渠沙國,後疏勒並之。 隋、唐至宋皆屬於闐。 南宋屬西遼。 元曰雅兒看,以封宗王阿魯忽。 明曰葉爾羌,國最強。 順治十三年,哈密、吐魯番入貢,其表均葉爾羌阿布都剌汗署名。 康熙三十五年,破准噶爾,其王來朝,尋為准噶爾所阻。 乾隆二十年,始內屬。 二十四年,平霍集占,舊伯克回民以城降。 二十六年,設辦事大臣、協辦大臣、兼領隊事務各一,副將一。 道光八年,改參贊大臣,尋複舊制。 光緒八年平回亂。 九年,裁辦事、領隊大臣。 二十四年,築新城,設直隷州。 二十八年,升府。 東北距省治四千七十三里。 廣一千三百里,袤一千二百里。 北極高三十八度十九分。 京師偏西四十度十分。 領一,州一,縣二。 崑崙山脈綿亙本境。 西南:協坦耿山、鐵格山、海立雅山。 澤勒普善河自蒲犁東北流入,納喇斯庫木河,東北入巴楚。 雜布河自葉城東北流入,逕別什幹莊,東流入葉城。 驛四:在城、科科熱瓦牙、合哎勒克、和色爾。 回城巡司一。 大回莊十七。 布魯特部遊牧地。 卡倫六。 蒲犁 府西南八百里。 舊色勒庫爾地。 漢,蒲犁、西夜、烏秅、依耐諸國地。 後漢,德若國。 魏,滿犁、億若二國,並屬疏勒。 北魏及唐,喝盤陀國。 宋、元,於闐國。 明屬葉爾羌。 順治後,為布魯特西部。 光緒二十八年置。 蔥嶺北支綿亙北境。 東北有鐵裡達阪。 西北:克則勒借克山。 西南:烏魯克瓦提達阪。 南:喀楚特山。 賽裡河出南,喀楚特河東北流注之,北流至申底南,折東流,名托布隆河,納湯吉塔爾河,又東流入府,注澤勒普善河。 奇盤河自葉城西北流入,合喇斯庫木河,折東北入府,為澤勒普善河。 雅璊雅爾河自俄國東流入,納木吉河,東北流,入疏附。 西北:愛南湖、喀喇庫湖、白希庫湖、布倫庫爾湖、霍什幹大庫湖。 驛十一:在城、申底、奇哈爾、塔爾拜什、托魯布倫、七里拱、拜塔、佈達克、巴海開子、阿普里克、托乎拉克。 大回莊二十七。 布魯特部及塔吉克族遊牧地。 卡倫十一。 巴楚州 沖,繁,疲。 府東二百四十里。 漢,尉頭國。 三國及北魏屬龜茲。 隋入疏勒。 唐,蔚頭州。 宋屬疏勒。 元、明,別失八里地。 乾隆中內屬,設阿奇木伯克理回務。 道光十二年,築城,設糧員。 光緒九年置瑪喇巴什直隷,設水利撫民通判。 二十九年改置,治巴爾楚克,易今名。 天山支脈蜿蜒北境。 東:烏果洛可山、覺裡孔山。 南:克拉甫山。 西:沙格山。 澤勒普善河自莎車東北流入,合老玉河,為葉爾羌河,折東北,入溫宿。 烏蘭烏蘇河合喀什噶爾河,自伽師東流入,至古鷹州城,折東北,注葉爾羌河,入溫宿。 聽雜布河自葉城東北流入,分數支渠。 又有蘇沙湖、鹹海、故海、小海子。 驛八:七台、察巴克、圖木舒克、車底庫勒、雅哈爾庫圖克、色瓦特、屈爾蓋、卡拉克沁。 回莊八十六。 卡倫二。 葉城 沖,疲,難。 府東南二百里。 舊哈哈里克。 漢,莎車、子合國地。 後魏,渠沙、悉居半、硃俱諸國地。 唐,沮渠、硃俱波西地,入於闐。 明,葉爾羌。 乾隆中內附。 光緒九年,以哈哈里克置。 蔥嶺北支綿亙縣境。 有奇盤山、密爾岱山。 南:瑪爾胡魯克山。 西南:八沙拉達阪。 東:玉拔達阪。 奇盤河源出八沙拉達阪,北流,福新河自皮山西北流注之,又西北入蒲犁。 聽雜布河為福新河分支,北流逕城西,又東北流入巴楚。 驛二:哈哈里克、上波斯坎。 大回莊十一。 卡倫七。 皮山 沖,疲,難。 府東南四百十里。 舊侂瑪回莊。 漢,皮山國地。 後漢入於闐,尋復立。 三國,皮山。 北魏,蒲山。 北周、隋、唐屬於闐。 乾隆間內屬。 光緒二十八年,於蘇各莊置澤普縣,尋移治侂瑪,易今名。 蔥嶺山脈綿亙境內。 南:卡拉胡魯木山、素蓋提山、桑珠山。 東南:普下山、陽阿里克山、杜瓦山。 福新河出卡拉胡魯木山,西北流,逕達爾烏孜莊入葉城。 哈拉哈什河自和闐西北流入,瀦為別裡克奇草湖,復溢出,東北流入和闐。 驛五:侂瑪、淖洛克、木吉、裝桂雅、怕爾漫。 大回莊四十三。 卡倫六。 縣南卡拉胡魯木山與英分界,立牌博一。 和闐直隷州: 疲,難。 和闐譯言「黑台」,回人謂漢人也。 隷喀什噶爾道。 舊額裡齊回城。 漢,於闐國。 後漢建武時,並於莎車,尋復立。 北魏至唐,皆通朝貢。 貞觀中,置毗沙都督府。 儀鳳中,陷吐蕃,尋自立。 後晉、後漢及北宋,朝貢不絶。 南宋後,屬西遼。 遼亡,屬乃蠻。 元太祖九年,曷思麥裡殺乃蠻主內附。 十六年,朮赤取玉龍傑赤等城,後並可失哈兒、雅兒看,即莎車為三城,以封阿魯忽。 至元初,阿魯忽叛。 十六年,以忽必來別速台為都元帥,戍斡端城,二十六年罷。 明永樂四年入貢。 明末並於回部。 康熙中,入准噶爾。 乾隆二十年,準部平,始內屬。 二十四年,設辦事大臣、協辦大臣各一。 駐伊爾齊,轄回城六,隷於葉爾羌大臣。 又設都司一。 光緒九年裁,設直隷州。 東北距省治四千九百六十三里。 廣二千三百里,袤一千二百里。 北極高三十七度。 京師偏西三十五度五十二分。 領縣二。 南:劄客安巴山。 西南:哈喇科隴山、尼蟒依山、阿拉克達阪、庫布哈達阪。 東南:察察嶺、乙根達阪。 東:卡浪古達阪、烏魯達阪。 玉瓏哈什河源出尼蟒依山,西北流,至而梗勒司莊,折東北,納泥沙諸水,至八柵為州境,與洛浦分界,又東北與哈拉哈什河會。 哈拉哈什河亦出尼蟒依山,西流,納庫布哈達阪水,折西北入皮山,復東北流,逕州境入洛浦。 驛二:托彌、雜瓦。 回莊二十九。 於闐 繁,難。 州東四百六十里。 漢,扞彌、渠勒、精絶、戎盧、且末、小宛諸國地。 後漢為拘彌。 北魏附蠕蠕。 隋屬突厥。 唐初為毗沙都督府地。 儀鳳中,陷吐蕃,長壽時,復立國,屬於闐。 石晉置紺州。 宋仍屬於闐。 南宋屬西遼,後屬乃蠻。 元,阿魯忽封地。 明並於回部。 康熙時,屬准噶爾。 乾隆二十年內屬。 二十四年,設阿奇木伯克理回務。 光緒九年置。 治哈拉哈什,尋徙治克里雅。 崑崙綿亙縣境。 東南:昆折克圖拉爾山。 東:蘇拉瓦克山大金廠,卡巴山小金廠。 東北:阿里屯塔格山。 西南:克里雅山、喀喇布拉克山、皮介山、阿羌山。 卡牆河出縣東,納烏蘇克蘇水,阿克塔克水、阿里雅拉克水,西流,又納覺可沙衣水,跳提勒水,北流,分數渠,東北入婼羌。 伊爾裡克淖爾在縣西南,納阿羌山、皮介山諸小水,北流入沙磧。 驛二:罕蘭、渠勒。 回莊五十九。 洛浦 繁,難。 州東七十里。 光緒二十八年,析和闐東境玉河以東、於闐西境一根闌幹以西置。 東南:鐵蓋列克山。 玉瓏哈什河自州東北流,至八柵入,北流至塔瓦克,合哈拉哈什河,名和闐河,入溫宿,注塔里木河。 驛一:白石。 回莊四十一。 第33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上》
第3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