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間,湖北合祀官文、胡林翼,廬州祀李孟群,浙江祀瑞昌、王有齡、張玉良等,杭州祀羅遵殿,富陽祀熊建益,湖州祀趙景賢,陳州、安慶、臨淮、淮安祀袁甲三,南昌、青陽祀江忠義,安徽、湖廣祀李續宜,後復與多隆阿合祀潛山。 安慶、蘇州、嘉興祀程學啟,河南、安徽、陝西、吉林祀多隆阿,後與林翼合祀安慶。 江寧、安慶、吉安祀李臣典,湖南、福建、廣東祀張運蘭,曹州、天津、蒙城祀僧格林沁,後復祀奉天。 湖南、江蘇、安徽祀彭毓橘,湖廣祀曹仁美等,四川、湖南祀駱秉章,陝、甘祀劉松山,江寧、安慶祀馬新貽,江寧、湖南、湖北、安徽、直隷祀曾國籓,後復與國荃合祀開封。 長沙合祀張亮基、潘鐸,巴燕岱祀穆克登額,哈密祀紮薩克親王錫伯爾,南豐祀吳嘉賓,貴州祀蔣霨遠、黃潤昌等。 於是禮部言:「各省專祠宜擇隙區曠土,毋侵民居,並禁改毀志乘名蹟、聖賢祠墓。 」報可。 光緒間,揚州、黃州祀吳文鎔,安徽、江西、閩、浙、甘肅祀劉典,江南、江西、福建、台灣祀沈葆楨,江蘇、建福、山東、湖南祀郭松林,江、浙、直隷、山東、河南祀吳長慶,後復祀朝鮮。 閩、浙、陝、甘、新疆、江寧祀左宗棠,四川、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祀鮑超,陝、甘、吉林祀金順,大理、鎮南祀楊玉科,江西、廣西、雲南、新寧祀劉長佑,雲、貴、廣西祀岑毓英,安徽、山東祀周盛波,後復與盛傳、戴宗騫合祀濟南。 湖廣、江西、江寧、浙江西湖祀彭玉麟,荃,河南、安徽、湖北、直隷、甘、新祀張曜,安慶、江寧、青縣祀周盛傳,山東、江蘇祀陳國瑞,山東、陝西祀閻敬銘,湖南、甘、新祀劉錦棠,安徽、福建祀劉銘傳,山東、四川祀丁寶楨山東、陝西祀州、長沙、蘭州祀楊昌濬,江、浙、河南、直隷、山東祀李鴻章,直隷、奉天、河南、安徽祀宋慶,安徽及蘆台祀聶士成,湖南、江西、安徽、江寧祀劉坤一,廣西、雲、貴祀馮子材,安徽、湖南祀曾國華,甘、新祀陶模,直隷、安徽祀馬玉昆,安徽祀英翰,湖南、宣城祀鄧紹良,江南祀蕭孚泗,江寧祀陶澍、林則徐、鄒鳴鶴、福珠洪阿,清、淮、徐州祀吳棠,姚廣武等附之。 徐州祀滕學義、唐定奎,淮安祀張之萬,杭州祀阮元、蔣益澧,淮、揚祀章合才,南昌祀吳坤修,東鄉祀羅思舉,河南祀倭仁,溫縣祀李棠階,西安祀劉蓉、曾望顏,天津祀怡賢親王、文謙、丁壽昌,靈壽、保定祀成肇麟,順天薊州祀吳可讀,寶坻祀潘祖廕,新疆祀金運昌,奉天建三賢祠,祀文祥、崇實、都興阿,又祀左寶貴、依克唐阿、長順。 吉林祀金福、延茂、富俊、希元,福建台灣祀王凱泰,四川西充祀武肅親王豪格,臨桂祀陳宏謀,貴陽祀曾璧光、韓起、黎培敬。 於時各省紛請立專祠,諭毋濫。 宣統享國未久,而湖北、安徽、陝、甘、奉天祀雷正綰,直隷、山東、河南、安徽祀程文炳,安徽及蒙古旗祀潘萬才,合肥祀董履高,渦陽祀牛師韓,杭州西湖祀徐用儀、許景澄、袁昶,號為「三忠」雲。 昶又祀蕪湖。 自是聯元祀寶坻,張之洞祀武昌,王文韶祀長沙,馬維麒祀成都,丁體昌祀秦州,夏毓秀祀昆明,此皆舉其大者。 其餘疆吏題請,禮臣議覆,事載實錄,年月可稽者,尚不一而足也。 有清一代,從龍諸佐,蔚起關外。 平三籓,漢將西北為多。 靖三省教匪,蜀將競興。 東南海寇橫,閩帥踵起。 湘楚武臣,戡平粵亂。 剿撚一役,參以皖將。 其間完節死綏,祠祀尤夥。 其功臣總祠,世宗朝,建忠勇祠蘭州。 仁宗朝,建彰忠祠喀什噶爾。 同治中興,湖南有表忠祠,湘鄉、平江有忠義祠,洞庭君山、湘鄉、桂陽有昭忠祠。 他如湖口石鐘山水師,金陵湘軍陸師,楚軍水師,吳淞外海水師,台灣淮楚軍,蘇州、武昌、保定、廬州、巢湖、濟南、無錫各地淮軍,使凡轉戰糜軀者,莫不馨香血食,其為昭忠一也。 此外江寧、京口旗營,金陵軍營官紳,武昌武毅軍,成都嵩武軍,錦州毅軍,各昭忠祠,與各州縣忠義、昭忠、慰忠、忠烈等祠,所以血阝死酬勛,不可勝紀。 祭禮、祭品如前儀。 宗室家廟崇德元年,定宗室封王者立家廟。 順治五年,詔王無嗣,祔饗太廟後殿西廡。 有子孫者,立廟別祭。 四孟月、歲暮陪祭太廟,畢,歸府第行之。 凡薦新,未獻太廟者,不得私獻家廟。 於時莊親王立一廟,禮、巽、謙三親王合一廟,饒餘郡王、端重親王合一廟,穎親王、順承郡王合一廟,豫郡王一廟,克勤、衍禧二郡王合一廟。 雍正九年,怡賢親王立一廟。 凡親王世子、郡王家祭,建廟七楹,中五為堂,左右牆隔之為夾室。 堂後楣北五室,中奉始封王,世世不祧。 高、曾、祖、禰依序為二昭二穆,昭東穆西,親盡則祧。 由昭祧者,藏主東夾室,升二昭位於一室,以二室奉升祔主。 由穆祧者,藏西夾室,升祔亦如之。 南為中門,又南廟門,左右側門,庭分東、西廡,東藏衣冠,西則祭器、樂器。 廟重簷,丹楹,采桷,綠瓦,紅堊壁。 門內焚帛爐。 外刲牲房,西鄉。 歲以四時仲月諏吉,仲春出祧主合食。 其禮,堂中始封祖專案,正位,南鄉。 左東夾祧主共案,次二昭共案,東鄉。 右西夾室祧主共案,次二穆共案,西鄉。 少西設香帛案一,尊案一,每案羊、豕各一,鉶、簠、簋各二,籩、豆各八。 位各帛一、爵三、樂器六。 同祖所出子孫,成人以上,屆期會祭,府僚與陪,執事通贊、屬官為之。 奉香、帛、爵則用子孫。 先三日,主人齋外寢,眾鹹齋。 祀日昧爽,主人朝服入,位堂簷內正中,與祭伯叔輩位東階上,兄弟子孫位東階下,位以世差,世以齒序。 官屬位西階下,序以爵。 俱北面。 質明,子弟長者二人詣世祖室,四人分詣東西夾室,昭、穆室,各奉主安幾。 昭,考右妣左;穆,考左妣右。 跪,一叩,興。 主人盥,就位,迎神樂作。 詣始祖位前三上香,以次詣各祧位前上香,率族屬行二跪六拜禮。 奉帛、爵奠、獻、讀祝如儀。 三獻訖,詣始祖位前跪受爵、受胙,三拜,徹饌,送神,二跪六拜。 詣燎位視燎。 禮成,奉主還室,退。 分胙頒族屬。 其時祭之禮,堂中設案五,始祖考、妣正位南鄉,高、曾、祖、禰,依昭穆為左右。 案各羊一、豕一,餘如合食制。 其時節薦新,屆日主人夙興,率子弟盛服入廟,潔堂宇,設案,陳果羞盤各六,每位箸二、■D9三。 啟室,以次詣各案前跪上香,三拜,子弟遍獻酒,主人二跪六拜,子弟隨行禮。 畢,闔室,退。 因事致告,薦果羞各四,禮同薦新。 月朔望謁廟亦如之。 貝勒、貝子、宗室公家祭廟五楹,三為堂。 後楣北分室五,奉始封祖暨四代。 兩旁夾室奉親盡祧主。 廟不重簷,門不備采,餘如親王。 合食,始祖專案,羊一、豕一,東夾室祧主暨二昭專案,羊豕各一。 西夾室祧主暨二穆亦如之。 時祭俱專案,昭穆各同牲,籩、豆視親王各減二,不用樂,一跪三拜。 時節薦果盤各四,有事則告,朔望則謁。 餘如親王儀。 品官士庶家祭凡品官家祭廟立居室東,一至三品廟五楹,三為堂,左右各一牆限之。 北為夾室,南為房。 庭兩廡,東藏衣物,西藏祭器。 庭繚以垣。 四至七品廟三楹,中為堂,左右夾室及房,有廡。 八、九品廟三楹,中廣,左右狹,庭無廡。 篋藏衣物、祭器,陳東西序。 堂後四室,奉高、曾、祖,禰,左昭、右穆。 妣以嫡配,南鄉。 高祖以上,親盡則祧。 由昭祧者,藏主東夾室;由穆祧者,藏主西夾室。 遷室、祔廟,並依昭穆世次,東西序為祔位,伯叔祖父兄弟子姓成人無後者、殤者,以版按行輩墨書,男東女西,東西鄉。 定牲器之數,一至三品,羊一、豕一,每案俎二,鉶、登各二,籩、豆各六。 四至七品,特豕,案一俎,籩、豆各四。 八品以下,豚肩不特殺,案一俎,籩、豆各二。 第38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上》
第3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