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祭以四時仲月諏吉,讀祝、贊禮、執爵皆子弟為之。 子孫年及冠,皆會祭。 前三日,主人暨在事者齋。 祀日五鼓,主人朝服,眾盛服,入廟。 主人俟東階下,族姓俟庭東西,順昭穆世次。 主婦率諸婦盛服入,詣爨所視烹飪。 羹定,入東房治籩、豆,陳鉶、登、匕、箸、醯、醬以俟。 質明,子弟長者啟室,奉主陳之幾,昭位考右妣左,分薦者設東西祔位。 主人升自東階,盥訖,詣中簷拜位立。 族姓行尊者立兩階上,卑者立階下。 鹹北面。 主人詣香案前跪,三上香,進奠爵,興,複位,率族姓一跪三拜。 主人詣高祖案前獻爵,曾、祖、禰案前畢獻如儀,分薦者遍獻祔位酒,讀祝。 每獻,主婦率諸婦致薦,一叩興。 初獻匕箸醯醬,亞獻羹飯肉胾,三獻餅餌果蔬。 卒獻,主人跪香案前,祝代祖考致嘏於主人,主人啐酒嘗食,反器於祝,一叩興,複位,送神,一跪三拜。 視燎畢,與祭者出,主人率子弟納神主,上香行禮。 徹祭器,闔門,退。 日中而餕。 三品以上,時祭遍舉。 四至七品,春、秋二舉。 八九品春一舉。 與祭者,尊卑鹹在。 主人肅入席,酌尊者酒,子弟年長者離席酌主人,長幼獻酬交錯。 已事,鹹出。 徹席,餕庖人、僕人必盡之。 令節薦新,一至三品,每案果、羞各四,四至七品,減果二,八、九品並減羞二,具羹飯則同。 月朔望供茶,食案二器,儀同時薦。 庶士家祭,設龕寢堂北,以版隔為四室,奉高、曾、祖、禰,妣配之,位如品官儀,南鄉。 服親成人無後者,順行輩書紙為祔位,已事,焚之,不立版。 每四時節日,出主以薦,粢盛二盤,肉食果蔬四器,羹二,飯二。 先期致齋。 薦之前夕,主婦在房治饌,逮明,主人吉服,率子弟奉主陳香案,昭東穆西,設祔位西序案,主人立東階下,眾按行東西立。 主人上香畢,一跪三拜,興。 主婦率諸婦出房薦匕箸醯醬,跪,叩,退。 主人至案前,以次酌酒、薦熟,跪,叩,興。 子弟薦祔位,畢,讀祭文。 再獻,主婦薦飯羹,三獻薦餅餌時蔬。 主人率族姓行禮訖,焚祭文及祭位,納主,徹退,日中而餕。 春一舉,月朔望獻茶,有事則告,俱一跪三拜。 庶人家祭,設龕正寢北,奉高、曾、祖、禰位,逢節薦新,案不逾四器,羹飯具。 其日夙興,主婦治饌,主人率子弟安主獻祭,一切禮如庶士而稍約。 月朔望供茶,燃香、鐙行禮。 告事亦如之。 志六十三 禮七(嘉禮一) 登極儀授受儀太後垂簾儀親政儀大朝儀常朝儀 禦門聽政附 太上皇帝三大節朝賀儀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後三大節朝賀儀 大宴儀上尊號徽號儀 尊封太妃太嬪儀附 冊立中宮儀 冊紀嬪儀附 冊皇太子儀 太子千秋節附 冊諸王儀 冊公主附 二曰嘉禮。 屬於天子者,曰朝會、燕饗、冊命、經筵諸典。 行於庶人者,曰鄉飲酒禮。 而婚嫁之禮,則上與下同也。 周官「以嘉禮親萬民」,體國經野,罔不繇此。 茲舉其大者,附以儀之同者,著於篇。 登極儀清初太祖創業,建元天命,正月朔即位,貝勒、群臣集殿前,按翼序立。 皇帝禦殿,皆跪。 八大臣出班,跪進上尊號表,侍臣受,跪禦前宣讀。 帝降座,焚香告天,率貝勒、群臣行禮,三跪九叩,畢,復座,貝勒等各率旗屬慶賀。 太宗踐阼亦如之。 天聰十年,改元崇德,建國號曰大清。 前期誓戒三日,築壇,備鹵簿。 屆日,帝率群臣詣天壇祗告。 禮成,奉禦寶官先行,帝自中階登壇升座,貝勒等三跪九叩。 畢,眾跪,貝勒分左右列。 奉寶官跪獻,帝受寶,轉授內院官,群臣行禮如初。 畢,皆跪,宣讀官奉滿、蒙、漢三體表文立壇東,以次畢讀,群臣行禮訖,複位,奏樂,駕還宮。 翼日帝禦殿,群臣表賀,三跪九叩,次執事官行禮如前儀。 於是賜宴,頒赦詔。 八年,世祖嗣服,遣官告壇、廟如初禮,唯不設鹵簿,不作樂,不賜宴。 順治元年十月朔,定鼎燕京,先期太常官除壇壝,司禮監設座案。 屆日,遣官告廟、社,備大駕鹵簿,帝禦祭服,出大清門,詣南郊,告天地。 禮成,導入天壇東幄次易禮服。 禦座,群臣跪,禮部尚書引大學士一人升自東階,正中北面跪,學士一人自案上奉寶授大學士,祗受,致辭雲:「皇帝君臨萬國,諸王文武群臣不勝歡忭。 」訖,轉授學士,學士跪受,陳於案,複位。 群臣禮畢,駕還宮。 鴻臚寺官設禦案皇極門中,簷東設表案,王、貝勒等序立內金水橋北,文武官序立橋南,俱東西鄉。 樂作,帝禦座則止。 鳴鞭。 執事官階上行禮畢,就位。 王率群臣進表,行禮畢,鳴鞭,駕還宮。 越九日甲子,頒詔如制。 聖祖纘業,分遣官祭告天地、宗社,帝衰服詣幾筵行三跪九叩禮,祗告受命。 禦側殿易禮服,詣太皇太後、皇太後兩宮,各行三跪九叩禮。 遂乘輿出乾清門,禦中和殿,內大臣等執事官行禮。 復禦太和殿,王公百官上表行禮如儀。 不宣讀,不作樂,不設宴。 王公入,賜茶畢,還宮。 反喪服,就苫次,頒詔。 世宗承大統,一如前儀,惟罷賜茶。 高宗以後,儲宮嗣立者並同。 授受儀古內禪儀。 初高宗享國日久,嘗諭年至八十六歲即歸政。 逮乾隆六十年,詔曰:「自古帝王內禪,非其時怠荒,即其時多故,倉猝授受,禮無可採。 今國家全盛,其詳議典禮以聞。 」於是諏吉定儲位,以明年為嗣皇帝元年。 禮臣上儀注。 先期遣官祭告廟、社,屆日所司設禦座太和殿。 左右幾二,正中寶案,稍南東西肆;東楹詔案,西楹表案,南北肆;黃案居丹陛中。 檻內敷嗣皇帝拜褥。 殿前陳鹵簿,門外步輦。 午門外五輅、馴象、仗馬、黃蓋、雲盤,簷下設中和韶樂,門外丹陛大樂。 內閣學士奉傳位詔陳東案,禮部官陳賀表西案,大學士等詣乾清門請寶陳左幾,大學士二人分立兩簷下,王公百官序立。 朝鮮、安南、暹羅、廓爾喀使臣列班末。 欽天監官詣乾清門報時,嗣皇帝朝服出毓慶宮,時後扈內大臣二人率侍衛二十人集乾清門外,導引禮部長官二人立門階下,前引大臣十人立殿後階下。 太上皇帝禮服乘輿出,嗣皇帝從諸臣前引後扈。 午門鳴鐘鼓,至殿後降輿。 太上皇帝禦中和殿升座,嗣皇帝殿內西鄉立,鴻臚寺官引執事大臣按班,不讚,行九叩禮。 侍班者趨出,就外朝位,中和韶樂作,奏元平章。 太上皇帝禦太和殿,嗣皇帝侍立如初。 樂止,階下鳴鞭三,丹陛大樂作,奏慶平章。 嗣皇帝詣拜位立,王公立丹陛上,百官及陪臣立丹墀下,鳴贊官贊「跪」,嗣皇帝率群臣跪。 贊「宣表」,宣表官入,奉表至簷下正中跪,大學士二人左右跪,展表,樂止。 宣訖,還奉原案,退。 贊「興」,嗣皇帝退立左旁,西鄉,大學士二人導近禦前跪。 左大學士請寶,跪奉太上皇帝,太上皇帝親授嗣皇帝,嗣皇帝跪受,右大學士跪接,陳右幾。 嗣皇帝詣拜位,樂作,贊「跪,叩,興」,率群臣行九叩禮。 贊「退」,樂止,禮成。 鳴鞭如初。 中和韶樂作,奏和平章。 太上皇帝還宮。 內監豫設樂懸,太上皇帝禦內殿,公主,福晉,暨皇孫、皇曾元孫未錫爵者,行禮慶賀。 嗣皇帝易禮服,祗俟保和殿暖閣,內閣學士豫奉傳位詔及禦寶陳太和殿中案,禮部官奉登極賀表陳東案,扈引者集保和殿外。 欽天監報時,嗣皇帝禦中和殿,執事者按班行禮,不讚。 禮畢,嗣皇帝禦太和殿登極。 作樂,止樂,宣表,行禮,悉準前式。 禮畢,退,複位。 大學士進,奉詔,出中門,授禮部尚書。 尚書跪受,興,奉置黃案,行三叩禮。 復奉詔陳雲盤,儀制司一人跪受,興,自中道出。 禮成,俱退,嗣皇帝還宮。 大學士等詣乾清門送寶,禮部恭鎸詔書頒行。 第38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上》
第38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