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王公相見禮崇德初元,定宗室外籓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相見儀。 賓及門,王府屬官入告,主人降階迎,賓辭,主人升。 賓從自中門入,賓趨左,主人趨右。 行相見禮,二跪六叩,即席序立。 從官升東階,行禮亦如之。 興,入右門,坐賓後。 執事獻茶,賓受茶,叩,主人答叩。 飲茶敘語畢,從官趨前楹,跪,叩,興,趨出。 賓離席跪叩,主人答叩,並興。 賓出,主人降階送,屬官送門外。 若外籓郡王見,則主人迎送殿外,不降階。 相見,賓二跪六叩,主人答半。 賓辭退,跪叩,主人答跪不叩。 餘如親王儀。 外籓貝勒見,主人離坐迎,不出殿,賓北面跪叩如初,主人立受。 即席正坐,賓侍坐。 辭退跪叩,主人立受不送。 餘如郡王儀。 外籓貝子、公見,府屬官引賓入殿,跪叩同。 辭退仍跪叩,主人皆坐受。 餘如貝勒儀。 外籓親王見郡王,主人迎送大門內,餘與親王相見同。 郡王見郡王亦如之。 其外籓貝勒見郡王,如郡王見親王禮。 以下賓主相見,降殺遞差。 外籓親王見貝勒,主人迎送門外。 賓入,主人從,相見各一跪三叩。 外籓郡王暨貝勒見貝勒同。 外籓貝子、公見貝勒,賓一跪三叩,主人跪拱手受。 外籓王、貝勒見貝子,賓主一跪一叩坐,此其異者也。 京官相見禮順治元年,定製,京朝官敵體相見,賓及門,主人迎大門內,揖賓入,及階,讓升,賓西主東。 及事,讓入,皆北面再拜。 興,主人為賓正坐西面,賓辭,主人固請,卒正坐。 賓還正主人坐東面亦如之。 賓就坐,受茶,揖,主人答揖。 飲茶敘語畢,告辭相揖。 賓降階,主人送及門,復相揖。 賓辭,主人固請,送賓大門外,視賓升輿馬,乃退。 尚書、左都禦史見大學士同。 賓降一品者,主人趨正賓坐,辭亦如之。 餘儀同。 二品以下京堂官翰詹科道見大學士,主人迎儀門內,送大門外,不視升輿馬。 科道見左都禦史、副都禦史、尚書儀同。 五品至八品官見大學士,主人迎堂階下,賓就東階,主人導入。 賓北面拜,辭,乃三揖,主人東面答揖。 賓趨正主人坐,辭,固請,卒正坐相揖。 賓西面,主人東北面坐。 賓啟事畢,辭退,三揖如初。 主人送二門外。 翰詹科道見二三品官,如賓降一等禮。 見四五品官,如同官禮。 閣部寺監屬官見其長官,初見,公服詣署,升自東階,具履行陳坐案,依次向坐三揖,長官避席答揖。 退。 若燕見,如五品官見大學士儀。 國學生見國子師儀,初見,具名柬,公服詣學,自東階升堂,北面三揖,師立受。 侍立左旁,西面受教,畢,三揖退。 若燕見,通名,俟召乃入。 師迎階上,弟子升,揖。 師入門,從之,北面再拜,師西面答揖。 趨正師坐,師命坐,北面揖。 師位東北面,弟子西面。 茶至,揖,請問,揖。 辭退,北面三揖,師皆答。 出送,師前行,弟子後隨,及二門外,弟子三揖,俟師入始退。 翰林院庶吉士見大學士,與見教習庶吉士同。 凡京朝官途遇迴避,爵秩均等,分道行,次讓道行,次勒馬俟其過,又次下馬,唯欽使即遇應迴避者,分道行可也。 又武職民公、侯、伯以下,男以上,文職大學士以下,九卿以上,得用引馬一騎,途遇並下馬迴避雲。 直省文武官相見禮順治間,定督、撫、學政、河漕總督,鹽政,巡視禦史相見,坐次平行,餘各按品秩行禮。 雍正八年,定直省官相見,位均等者,賓至署,吏入白,啟門,自中門入,至外堂簷下降輿馬。 主人迎簷前,揖賓入。 及事,各再拜。 其正坐、就位、進茶、辭退,如京朝官儀。 屬官見長官,轅門外降輿馬,自左門入。 初見具名柬,呈履行,文官司道見督撫,迎堂後屏內。 及事,庭參則扶免,三揖,皆答揖。 督撫正坐,司道旁坐。 命坐,揖。 茶至,揖。 均答如儀。 辭出,三揖如初。 送至屏門外,司道三揖。 俟督撫入,復三揖,趨出。 督撫次日用名柬答拜。 若公事謁見,常服通銜名,三揖就坐。 餘同前。 府、、州、縣見,庭參拜則免,府、揖,答揖。 州、縣揖,立受。 俱不送,不答拜。 佐貳等官見,一跪三叩,不揖、不坐。 府、、州、縣見司道,與司道見督撫同。 佐貳等官見司道,與見督撫同。 同知、通判見知府,柬題晚生,入自中門,用賓主禮。 州、縣教職見督撫,儀如佐貳見司道,不迎送。 見知府,迎送屏門外。 見府倅,迎送堂簷下。 餘同。 見州、縣,如同、通見知府儀。 司、道、府、見學政,入中門,禮如賓主,迎送並出堂簷。 學政品秩崇者,如見督撫儀。 州、縣見,庭參旁坐,主人答揖不答拜。 運使見督撫、鹽院,與司道同。 運、判以次遞降。 武官副將以下見提督,初見具銜名、履行,披執則傳免,易公服佩刀。 都司、守備不免,跪宣名,席地坐,不進茶。 餘儀按品遞降,與文職同。 順治十三年,定直省文武官相見禮,提督見總督,入中門,至儀門下馬,升堂三揖。 總督正坐,提督僉坐,迎送不出堂簷。 若提督兼世職者,總督西面,提督東面。 辭出,送至堂簷下,視乘馬。 總兵見,儀門外下馬,坐則侍坐,迎、送止階上。 與巡撫見,視賓主禮唯均,以下按品差降。 至滿、漢官相見,將軍、副都統與督、撫、提、鎮以敵體見。 司道以下見將軍如總督,見副都統如總兵,協領、參領見督撫同司道,佐領、防禦同知府,驍騎校同州、縣。 不相統屬者,一以賓主禮行之。 其儒學弟子員見學師,與國子生見國學師同。 士庶相見禮賓及門,從者通名,主人出迎大門外,揖入。 及門、及階揖如初。 登堂,各北面再拜。 興,主賓互正坐。 即席,賓東主西。 飲茶,語畢,賓退,揖。 及階、及門,揖,辭,主人皆答揖。 送大門外,揖如初。 卑幼見尊長禮,及門通名,俟外次,尊長召入見,升階,北面再拜,尊長西面答揖。 命坐,視尊長坐次侍坐。 荼至,揖,語畢,稟辭,三揖。 凡揖皆答,出不送。 若尊長來見,卑幼迎送大門外。 餘如前儀。 見父執友,與見尊長儀同。 受業弟子見師長禮,初見,師未出,先入,設席正位,俟堂下。 師出召見,乃奉贄入,奠贄於席,北面再拜,師立答揖。 興,謹問起居。 命坐乃侍坐。 有問,起而對。 辭出,三揖,不送。 常見侍坐,請業則起,請益則起。 師有教,立聽。 命坐乃坐。 師問更對,仍起而對。 朝入暮出均一揖。 與同學弟子,以齒序之。 志六十七 禮十一(凶禮一) 皇帝喪儀皇後喪儀貴妃等喪儀 五曰凶禮。 三年之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無貴賤一也。 有清孝治光昭,上自帝後喪儀,下逮士庶喪制,稱情立文,詳載會典與通禮。 茲依次類編,累朝損益,皎然若鑒焉。 皇帝喪儀天命十年,太祖崩。 遠近臣民,號慟如喪考妣。 越五日,奉龍轝出宮,安梓宮瀋陽城中西北隅。 國製,除夕、元旦備陳樂舞,至是悉罷。 時東邦甫建,制闕未詳。 崇德八年,太宗崩。 男自親王訖牛錄章京、朝鮮世子,女自公主訖奉國將軍妻,集清寧宮前,詣幾筵焚香,跪奠酒三,起立,舉哀。 固山額真、昂邦章京、承政以下官及命婦集大清門外,序立舉哀。 次日,奉梓宮崇政殿,王公百官朝夕哭臨三日。 其齋所,王、貝勒、貝子、公歸第,部、院官宿署,閒散諸臣赴篤恭殿,固山額真等官及命婦,翌日暮還家。 世祖登極,年甫六齡,會天大寒,侍臣進貂裘,卻弗禦,帝曰:「若黃裡,朕自衣之。 唯紅,故不服耳。 」是日不設鹵簿,不作樂。 王大臣等謂已即位,冠宜綴纓,於是軍民皆綴纓。 服官者暫停婚嫁宴會,民間不禁。 乃頒哀詔朝鮮、蒙古,制曰:「我皇考盛德弘業,侯服愛戴。 本年某月日,龍馭上賓,中外臣民,罔弗哀悼。 屬在籓服,鹹使聞知。 祭葬禮儀,悉從儉樸。 仍遵古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釋服。 」詔到,國王以下舉行喪禮如故,時猶在關外也。 第39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上》
第39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