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拉爾山脈以西,著名的河流有流入波羅的海的西德維納河、向南流入黑海的德涅斯特河、第聶伯河和頓河以及先往東、再折向南流入裏海的窩瓦河。 在烏拉爾山脈以東,灌溉西伯利亞平原的四大河流是西面的鄂畢河、中央的葉尼塞河、東北面的勒拿河和東南面的阿穆爾河。 由於整個西伯利亞從巨大的西藏高原往下傾斜,這些河流中的前三條都向北流入北冰洋,而第四條是向東進入太平洋。 鄂畢河、葉尼塞河和勒拿河的出口在北冰洋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它們的經濟效用。 然而,事實依舊是,這些河流和它們的許多支流一起,提供了一直伸展到太平洋的一張天然的交通幹線網、俄國人一旦越過烏拉爾山脈。 用不了做多少搬運工作就能從一條水路轉入另一條水路。 這樣。 他們以之字形不斷東進,追捕有毛皮的動物。 影響俄國人擴張的速度和進程的最後一個地理因素,是存在於俄國各地區的土壤和植被的結合。 有四種主要的土壤——一植被帶並行橫穿俄國東西。 在遙遠的北方,沿北冰洋海岸的是荒蕪的凍土帶,全年除夏季6至8個星期的生長期外,一直封凍。 在生長期階段,太陽從不下落,將短暫然而旺盛的生命賜予無數野花——紫羅蘭、雛菊、勿忘草、黃水仙和藍花。 冰土帶的南面為泰加林帶即森林帶。 它是四個植被區中最大的一個,寬600至1,300哩,長4,600哩,占世界森林總面積的五分之一。 在其北部區域,主要的林木是針葉樹和樺樹;再往南,則混合生長着榆、歐洲山楊、白楊和楓。 在這些森林中,俄國人感到非常安適,他們能在始終不失去這種熟悉的保護性覆蓋物的情況下穿越整個歐亞大陸。 許多俄國作家描寫了他們森林的美麗和森林對於他們人民的意義。 下面這段引自高爾基的小說《在人間》中的描寫是很有代表性的: 森林象一隊黑幢幢的軍隊,向着我們迎面開來。 樅樹撐開翅膀,象大鳥,白樺樹象小姑娘,沼地的酸氣從田野上吹來。 狗吐着紅舌頭挨着我走,它不時停下來嗅嗅地面,莫名其妙地搖晃着狐狸似的腦袋。 外祖父披着外祖母的短褂子,戴一頂沒有遮檐的舊帽,眯縫着眼,莫名其妙地笑着,輕輕移動着瘦腿,好象偷偷兒似的。 外祖母穿著藍上褂,黑裙子,頭上蒙着白頭巾,象在地上滾着一般地走,要跟上她是很難的。 越近森林,外祖父的興緻越高;他用鼻子報很吸着空氣,咳嗽着;開始他斷斷續續、模模糊糊地說,後來,他陶醉了,說得快樂而且美妙: 「森林是上帝的花園,它不是誰種植起來的,是上帝的風,神聖的呼吸把它吹大的年輕的時候我當船伕,到過日古裡地方唉。 列克塞,我經歷過的事物,你是見不到的了!奧卡河上的大森林,有從卡西莫沃一直到穆洛姆的,也有從窩瓦河對岸一直伸到烏拉爾那麼大的,是呀,這一切都是無窮無盡的,神奇的」 在森林帶的南部邊緣,森林漸漸稀疏,林木漸漸矮小,直到完全讓位於開闊、無樹木的大草原。 在這裡,可見到由數千年的腐草形成的肥沃黑土。 如今,這裡是俄國的麵包籃,但過去好多世紀中,一直是苦難和災禍的發源地。 大草原曾是歐亞大陸中部騎馬擄掠的遊牧民的老窩。 當這些遊牧民足夠強大時,他們就沿最少遇到抵抗的路線出擊——往往向西侵入中歐或向東侵入中國。 他們對東歐易受侵害的俄羅斯人的進攻更頻繁。 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主題就是森林區的斯拉夫農民與大草原的亞洲遊牧民之間的這種連續不斷的衝突。 起先,遊牧民獲勝,結果是蒙古人對俄國的長達兩個世紀的統治。 但最終,森林中的斯拉夫居民強大起來,不僅能贏得自己的獨立,而且能擴張到歐亞平原以外的地方。 第四個區域即沙漠區,面積最小,從中國開始,向西僅伸展到裏海。 我們已知道,由於種種原因——不易進入、惡劣的氣候和土著民族的軍事才能,沙漠區直到19世紀末葉才為俄國的擴張浪潮所吞沒。 二、俄國的早期擴張 約1500年前,俄羅斯人從他們在德涅斯特河、第聶伯河、涅曼河和德維納河的上游區的發源地向東推進。 他們從發源地以巨大的弧形成扇狀展開,在遼闊平原的召喚下,繼續前進到北面的北冰洋沿岸、南面的黑海和東面的烏拉爾山脈及更遠的地方。 遷移到東面或東北面的俄羅斯人仍在森林的遮蔽下。 他們在森林區內很少遇到抵抗——那裡只有分散的、組織不嚴密的芬蘭部落;他們或與之通婚,或輕易地將其逐走。 這些早期的俄羅斯殖民者把農業和林業結合起來。 農、林業間的比例取決於位置。 在北部林區即針葉樹林區,由於氣候酷寒、土地貧瘠和空曠地很少,農業是次要的。 因而,這一地帶的殖民者把大部分時間花費在誘捕動物、捕魚和採集蜂蠟、蜂蜜、樹脂、鉀鹼及其他森林副產品上。 往南去,在混合林地帶,經營農業是主要活動。 殖民者由於森林的各種資源,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賴森林,但是,更多的時間是花費在耕作上。 黑麥為主要農作物,不過,大麥、燕麥、小麥、亞麻和大麻也得到種植。 主要的耕作方法是在被火清除植被的森林或灌叢地帶的灰燼上,或者在偶而尋得的荒涼草原的空地上,進行臨時性播種。 這些空曠地經過連續幾年的種植之後,或者被離棄、回覆為荒地,或者作為粗陋的牧場被保留、直至其生產率得到恢復。 這種做法使人聯想起美洲的邊遠地區,是原始、浪費的,但關係不大,因為森林無窮盡地連綿不斷。 第20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球通史》
第20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