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當英國軍隊從波士頓前往康科德搜奪那裡的秘密軍需庫時,戰鬥開始了。 正是在這次戰鬥中,有人在列剋星敦草坪打響了「聲聞全世界的槍聲」。 結果是英國軍隊發現自己被圍困在波士頓。 第二月即1775年6月,第二屆大陸會議召開,它需要負責一場正式的戰爭,開始招募一支美利堅軍隊。 大會對於與母國實行最後的決裂,仍很勉強。 但是,隨着戰斗的蔓延,要求獨立的情緒增漲。 1776年l月,潘恩出版了富有鼓動性的小冊子《常識》。 潘恩只是兩年前剛從英國來到美洲,他痛恨英國社會的不公正。 現在,他在小冊子中熱情地激勵殖民地居民拋棄「舊世界」的暴政: 假定一塊大陸永遠要由一個島嶼來支配,那是件荒謬的事。 大自然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使衛星大於其主要的行星;由於英國和美洲就彼此間的關係而言,顛倒了大自然的通常秩序,所以它們屬於不同的體系,是很明顯的。 英國屬於歐洲;美洲屬於它本身。 啊!熱愛人類的人們!敢於不僅反對暴政、也反對暴君的人們,站出來吧!舊世界的每一處都有着重重壓迫。 自由在世界各地受到驅趕。 亞洲和非洲很久以來一直驅逐自由,歐洲把自由看作是個陌生人,英國對自由發出了離開的警告。 啊!接受這一逃亡者吧,為人類準備一個避難所! 讓我們每一個人向鄰人伸出熱情的友誼之手讓輝格黨和扎利黨的名字滅絶;讓我們不是聽別人,而是聽誠實的公民的話;他們是坦率的、堅定的朋友,是人類權利和美洲自由的、獨立的國家的勇敢的擁護者。 《常識》在殖民地各地得到傳閲,它大大地有助于大會在1776年7月4日作出接受《獨立宣言》的決定。 一旦軍事行動開始充分進行,決定性的因素證明是法國對革命者的援助。 戰爭的前兩年間,法國並沒有正式捲入,不過,它把軍火源源輸送到殖民。 1777年決定性的薩拉托加戰役中,美利堅人所使用的武器的十分之九都來源於法國。 第 二年,法國與起義者訂立同盟,向英國宣戰。 荷蘭和西班牙加入法國一方,而歐洲其他大 部 強國則組成武裝中立聯盟,以保護它們的貿易不受英國海軍的攻擊。 法國海軍和一支擁有6000人的法國遠征軍的援助,大大地有助于喬治·華盛頓所率的軍隊的勝利,大大地促成了英國最後於1781年在約克敦的投降。 1783年在巴黎簽訂的和約,正式承認了美利堅共和國的獨立,其邊疆以西一直伸展到密西西比河。 但是,加拿大仍屬於英國,並接受了仍忠於英國的60000名美利堅托利黨黨人,他們在人數上與原先在聖勞倫斯河流域的法國居民相等。 從世界歷史的觀點看,美國革命之所以重要,並不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新的、不同類型的國家。 《獨立宣言》已宣佈:「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於是,美國人民在革命期間和革命之後,通過了旨在使這一宣言不僅在紙上而且在生活中得到實現的種種法律。 首先,這些法律廢除了東半球的限嗣繼承地產權和長嗣繼承製。 被指定繼承人的土地不能在該家庭以外出售,而長嗣繼承製則要求土地須移交給長子。 施行這些制度的目的是使大地產在其因襲的所有人的管理下保持完整無損。 但是,《獨立宣言》發表10年後,除兩個州外,每個州都廢棄了限嗣繼承地產權,宣言發表15年後,每個州還廢棄了長嗣繼承製。 換句話說,新的美利堅共和國是建立在由農民本人經營的小地產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由少數人控制的大地產的基礎上。 托利黨黨人如弗吉尼亞的費爾法克斯家族擁有600萬英畝的土地;對托利黨黨人所擁有的大地產的奪取和分配也促進了上述的過程。 這些地產被奪取後,被小塊小塊地出售,從而明顯地改變了新共和國的土地所有制。 美國革命也導致公民權大大地擴大,不過,男公民選舉權直到50年後才確立。 革命還促進了反對奴隷制度的運動。 一個接一個州政府通過了禁止輸入奴隷的法律——羅德島和康涅狄格于1774年通過,特拉華于1776年通過,弗吉尼亞於1778年通過,馬裡蘭于1783年通過,到1784年,規定逐步地、完全地廢除奴隷制度的法律己在賓夕法尼亞、馬薩諸塞、康涅狄格和羅德島得到通過。 甚至在弗吉尼亞的蓄奴中心,1782年時也通過了使解放奴隷較為容易的法律,8年之內,該州有1萬多名奴隷獲得自由。 較大的宗教信仰自由是革命的另一成果。 先前,十三個殖民地中有九個殖民地已設立州教會。 這意味着居住在馬裡蘭的公理會教友必須幫助支持該州的主教派教會;居住在馬薩諸塞的主教派教會成員必須幫助支持當地的公理會教會;即使那些根本沒加入教會的人,也看到他們所納稅款的一部分被用於支持一個州教會。 但是,革命開始之後,馬上就有五個州的已確立的教會被廢除,從而,開始了已成為當代美國之特點的宗教信仰自由。 立憲制度也因革命而得到加強。 十三個州都接受了以《獨立宣言》的原則為基礎的憲法。 這些憲法給財產所有人以專門特權,並不是完全民主的。 但是,它們通過政府權能的分立而對統治權加以限制,並附上《人權法案》;該法案規定了公民的天賦權利和以往沒有一個政府會公正地去做的一些事情。 第25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球通史》
第2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