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義在1815年以後立即強烈地表現出來,因為1815年維也納會議的領士解決方案使一些民族的數百萬人或者陷于分裂,或者遭受外族統治。 德國人、意大利人、比利時人、挪威人以及哈普斯堡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許多民族的情況就是如此。 其必然結果是,1815年以後,在歐洲各地爆發了一系列民族反抗運動。 希臘人于1821年成功地進行了起義,從土耳其人統治下贏得了獨立。 同樣,比利時人于183O年也進行了反抗,擺脫了荷蘭的統治。 意大利人在經歷了干1820年、1830年和1848年舉行的三次無效的起義之後,在1859至1871年間建立了一個獨立的、統一的國家。 德國人在普魯土的領導下,于1866年擊敗奧地利,于1870至1871年擊敗法國,然後,建立了他們的德意志帝國。 到1871年,民族主義的原則已在西歐獲勝。 但是,在中歐和東歐,哈普斯堡帝國、沙皇帝國和奧斯曼帝國仍是「各民族的牢獄」。 不過,這些牢獄中的居住者正變得愈來愈難以控制,因為民族主義運動已在他們四周圍取得成功。 這三個帝國的統治者已認識到民族主義將給他們的多民族國家帶來的後果,因而試圖通過各種限制性措施、通過故意在一些從屬民族中間挑撥離間,來遏制民族主義。 這些措施起先是成功的,但不可能無限期地奏效。 這些帝國組織的最初的缺口是由土耳其人的巴爾幹臣民打開的。 到1878年,塞爾維亞人、羅馬尼亞人和黑山人已贏得獨立,1908年,保加利亞人也贏得了獨立。 更為重要的是,1914年6月,哈普斯堡王室的弗蘭茨·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的愛國者加夫裡洛·普林西普暗殺。 這一重大事件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其結果是中歐和東歐的所有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和土耳其帝國——均遭到毀滅。 結束這場大戰的一些和平條約(將在第二十章 第七節中探討)一般都建立在民族主義原則的基礎上,因此,出現了幾個新國家——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它們體現了以往的一些從屬民族這時已能獨立存在。 不管怎麼樣,隨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民族主義已在整個歐洲獲勝。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以及之後,民族主義的思想開始使歐洲海外殖民地諸從屬民族的億萬人民覺醒並行動起來。 這一覺醒的詳細情況將在以後章 節中考察。 這裡只要注意到以下這點就夠了:20世紀以前,殖民地諸民族一直保持着西歐人在18世紀以前所具有的宗教和地區方面的忠誠。 只是20世紀時,他們才開始具有民族意識,這一方面是對西方統治的一種反應,另一方面是由於歐洲民族主義思想意識的傳播。 再一方面是因為特別易受這種思想意識影響的土著中產階級的興起。 無論如何,民族主義連續地出現在中東、南亞、遠東和非洲。 這種傳播中的思想意識具有不可抵擋的力量,它反映在以下事實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20年中,有50多個國家贏得獨立。 正如一位歷史學家所斷言的,「20世紀是有史以來整個人類接受同一政治觀念即民族主義觀念的第一個時期。 」 七、自由主義 自由主義是歐洲第二個影響世界的偉大的主義,其主要特點是把個人從階級、社團或政府的約束中解放出來。 它的興起與資產階級的崛起有密切關係.不過,在中歐和東歐,由於那裡的資產階級很軟弱,自由主義為一些開明的貴族改採納。 還有,自由主義是以其古典形式在西歐發展起來,就其信條和支持者來說,它實質上仍是一種中產階級的運動。 自由主義的學說在英國革命期間首次被明確地提出來並得到貫徹。 當時,這些學說的主要內容是反對王室任意干涉的宗教信仰自由、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更準確地說,這包括議會對統治權的控制、獨立政黨的存在以及對反對黨的必要性及其權利的承認。 另一方面,由於公民權受到財產條件的限制,構成人口的絶大多數的中下層階級和勞動者無投票權。 因而,17世紀英國的自由主義增進了資產階級的利益。 例如,克倫威爾不顧平均派的「一張選票是一個評價」的口號,力求使代表席位與繳納的賦稅成比例。 自由主義隨着美國革命而得到進一步的解釋和應用;美國革命期間,在限制奴隷制度、擴展宗教信仰自由、擴大公民權和確立立憲政體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 1791年改採用的聯邦憲法是以分權原則為基礎,也就是讓行政權、立法權和司法權互相牽制和平衡,目的在於制止暴政。 《人權法案》保證了宗教信仰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和集會自由。 因此,美國憲法同英國的解決辦法一樣,通過限制公民權、通過規定對議長和參議員的間接選舉和對不同時期的政府各部門的選舉,仔細地保護有產階級的利益。 這些安排的目的是要使一個激進的民眾運動在任何一個時候都無法獲得對整個政府的控制、都不會引起危險的變革。 在自由主義信條方面,甚至比美國革命更進步的是法國革命。 它的《人權和公民權利宣言》是18世紀自由主義的典記陳述,因為它以響亮的詞語宣佈了個人自由權。 但是,法國自由主義主要也是一種資產階級運動。 宣言同法國革命者改採納的所有憲法一樣,強調財產權「神聖不可侵犯」。 因此,拿破崙的已得到證明是最持久、最有影響的著名法典,明確禁止組織工會和進行罷工。 這類現定的哲學基礎由一個法國立法者概述如下: 第25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球通史》
第2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