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社會主義並沒有隨着第二國際的四分五裂而漸趨消失。 實際上,俄國社會主義者即通常所說的布爾什維克,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成功地奪取政權,建立起有史以來第一個無產階級政府。 此外,布爾什維克組織了第三國際印共產國際,向第二國際即社會黨國際挑戰。 我們以後將考察俄國共產主義政權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性質和活動。 這裡只要注意到以下這點就夠了;如今,許許多多人生活在自稱的社會主義國家裡,還有無數的人生活在共產黨的國家裡;共產黨國家的龐大的宣傳機構天天宣告馬克思的預言很快就會實現——資本主義的壽命不會很長了。 因此,很顯然,包括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馬克思主義今天已成為世界事務中的一支主要力量,就其推動力和普遍的吸引力而言,可與民族主義相匹敵。 第十三章 俄國 俄國渴望與西方的歐洲交往已有3O0年了;300年來,俄國已從那裡獲得最重要的思想、最富有成效的學說和最生動的、令人愛好的事物。 彼得.Y.恰達耶夫 考察歐洲對俄國的影響似乎是有悻常理的,因為俄國畢竟是歐洲的一部分,俄羅斯人是歐洲的一個民族。 但是,俄國位於歐洲的邊緣,由歐洲和亞洲之間的一大塊緩衝地帶構成。 由於這一位置的緣故,俄羅斯人的歷史經歷完全不同於其他歐洲人,他們所發展起來的文化也相應地不同。 因此,俄國的思想家一代一代地以民族方向和民族目標這一基本問題來煩擾自己。 俄國同西方的關係通常一直是被動地接受的關係。 只是在過去一個半世紀裡,俄國才能報答西方,先是報答以俄國偉大的作家和作曲家的作品,以後又報答以由布爾什維克的革命產生的經濟計劃技術和社會促進手段。 但是,20世紀以前,歐洲對俄國的影響比俄國對歐洲的影響大得多,而且這種影響一直是俄國發展中的一個主要因素。 一、1856年以前的俄國和歐洲 第一個俄羅斯國家于公元9世紀以基輔公國為中心發展起來(見第八章 第二節)。 這個早期的俄羅斯國家與歐洲其餘地區有許多聯繫。 它不僅越過黑海與拜占庭進行大量的貿易交往,還越過波羅的海與西北歐進行大量的貿易交往。 值得注意的是,11世紀時,雅羅斯拉夫大公同歐洲諸主要王朝建立了姻親關係:他的妹妹嫁給了波蘭的卡齊米日一世,他的兒子娶了拜占庭的一位公主,他的兩個女兒分別嫁給了法蘭西的亨利一世和挪威的哈拉爾三世。 以後數世紀中,兩個決定性的發展結合起來相當有效地孤立了俄羅斯。 一個發展是,弗拉基米爾六公在公元990年前後決定接受拜占庭東正教形式的基督教,而不接受羅馬天主教形式的基督教。 當時,這兩個宗教之間的差別並不很大。 但是,由於有關羅馬教皇的最高權力的教義和實踐在以後數十年間的發展,這兩個教會于1054年分道揚鑣。 俄羅斯不可避免地開始捲入天主教世界和東正教世界之間由此發生的長期不和。 在君主坦丁堡落入土耳其人手中1453年以後,情況尤其如此,因為君主坦丁堡的陷落使俄羅斯成為東正教的唯一獨立的堡壘。 這些事件使俄羅斯人自鳴得意、自以為是、自我孤立。 可以想象到的最大的善是俄羅斯東正教的生活方式,可以想象到的最大的惡是西方的拉丁思想方式。 由於藐視和忽視正在改變歐洲其餘地區的偉大變革,東正教統治下的俄羅斯只有一個目標——保持不為異教的天主教徒所污染。 切斷俄羅斯與西方的聯繫的另一發展是1237年蒙古人的入侵(見第 八章 第二節)。 蒙古人只要其俄羅斯臣民承認可汗的宗主權。 每年向可汗進貢,就不干涉他們的事務。 不過,蒙古人的統治割斷了俄羅斯與歐洲其餘地區的大 部 剩下的聯繫。 這種聯繫的斷絶在蒙古人統治的兩個世紀中一直存在,它是在西方正在經歷文藝復興、宗教改革運動、海外擴張和商業革命時到來的。 但是,未受損傷的俄羅斯基本上保持不受這些意義深遠的經濟運動和文化運動的影響。 東正教的東方沒有與伊拉斯謨或文奇酷似的學者,沒有與富裕爾家族或梅迪契家族極相似的家族,也沒有與里斯本或安特衛普一模一樣的城市。 此外,蒙古人給俄羅斯社會留下了他們自己的印記。 他們的思想和管理方法為後來的俄國沙是建立半東方的專制主義統治鋪平了道路。 17世紀末,莫斯科上層階級中有大約17%的成員具有非俄羅斯或東方的血統;這一點也不是沒有意義的。 當俄羅斯人于15世紀擺脫蒙古人時,顯露出來的俄國文明完全不同於西歐的文明。 在東正教影響、左右人們的觀點和行動的意義上,這是一種諧和一致的文明。 但是,它也是一種基本上缺乏使西方如此生氣勃勃、如此擴張的商業、工業和科學的文明。 那些較不盲從、較有遠見的俄羅斯領袖很快就看出他們的經濟和技術的落後是對自己的國家安全的一種無法容忍的威脅。 因此,16世紀的俄羅斯人同以後世紀中的土耳其人、日本人和中國人一樣,開始借用西方的東西,作為一種自衛手段。 他們首先感興趣的是向西方借用軍事技術。 第26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球通史》
第26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