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星期日無可輓救地打碎了這麼許多俄國人歷來所珍愛的沙皇的仁慈的「小父親」的形象。 整個帝國的公民轉而反對沙皇政權,使1905年俄國大革命突然發生。 這一初步的大動亂在帝國政府能夠再宣稱自己的權力以前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1905年1月至10月之間,是革命浪潮興起的階段。 所有的階級和勢力都起來反對獨裁政府:諸從屬民族要求自治,農民搶劫莊園主的住宅、奪取地產,城市工人組織地方議會即蘇維埃進行革命活動,各地的大學生走出教室,黑海艦隊的水兵發動兵變、奪取他們的艦船。 世界目睹了整個民族舉行罷工的非凡景象。 沙皇除了屈服外別無選擇,因此,他頒佈了著名的。 十月宣言,10月30日。 這個宣言讀起來象是政府的一份罪行自供狀。 它允諾給予言論、出版和集會的自由,而且還準許俄國有一部憲法和一個民選的國民議會即杜馬。 在1905年10月至1906年1月的革命的第二階段中,起義繼續處于高潮,但是,革命者已不再團結。 主要由中產階級分子組成的溫和派接受了《十月宣言》,而包括社會民主黨人和社會革命黨人在內的激進派要求制憲議會而不是沙皇的大臣來制訂新憲法。 為了達到目的,激進派試圖通過組織更多的罷工和騷動來延長革命。 然而這時,政府已強大起來。 能夠進行回擊。 1905年9月5日與日本的樸次茅斯和約的簽訂,使許多軍隊能夠被派回國內去恢復秩序,而從巴黎和倫敦得到的4億美元的適時的貸款大大地加強了搖搖欲墜的沙皇政府。 因而,它能夠撲滅12月22日至1月1日在莫斯科猛烈進行的危險的工人起義。 其時,溫和派因長期的暴力行為而和激進派疏遠,正轉移到政府一邊。 因此,到1906年初,革命浪潮的高峰已經過去。 從1906年1月至7月21日的革命的第三階段,是沙皇政權得到鞏固的階段。 政府軍隊追捕緝拿激進派成員和反抗的農民,在有些情況下,還燒燬整個的村莊。 5月6日,政府頒佈了所謂的《基本法》;按照這一法律,沙皇被宣佈為專制君主,對行政部門、軍隊和外交政策保持完全的控制。 民選的杜馬可以與上議院一起分享立法權。 而它的預算權則受到嚴密限制。 杜馬于5月10日開會,拒絶接受《基本法》,並激烈地批評政府。 隨即出現了一個僵局;7月21日,沙皇解散杜馬。 杜馬的不受束縛的成員以牙還牙,號召國民拒絶納稅,然而,響應是微弱的。 事實上,到這時,革命的潮流已經衰退,第一次俄國革命已走完其應走的歷程。 雖然革命失敗了,但它給俄國的歷史進程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俄國這時有了一個立憲政體,儘管杜馬是柔弱的。 1907年2月,第二屆杜馬經選舉產生,但結果證明它甚至比第一屆杜馬更敢於挑戰。 於是,政府大幅度地減少選舉權,使分別于1907年和1912年選舉出來的第三屆和第四屆杜馬變得令人滿意地保守和屈從。 不過,專制主義的沙皇獨裁政治確隨着《十月宣言》的頒佈而終止;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杜馬愈來愈受到人們應有的重視,直到隨着布爾什維克革命的到來而被掃除為止。 1905年的種種事件之所以重要,還因為它們對俄國的革命經驗和革命傳統作出了貢獻。 關於沙皇的「小父親」的觀念已永遠一去不復返了,政治氣候也受到相應的影響.蘇維埃已在一些城市中成立,並已證明了它們作為進行革命活動的機關的價值。 誠然,1906年以後,一種平靜似乎降臨,但事實證明這是一種短暫的平靜。 例如,舉行罷工的工人人數從1905年的100萬人下降到1908年的9萬人,進而下降到1910年的4,000人。 但是,到1912年,罷工人數又上升到100萬人,並在以後兩年中保持在這一水平上。 然後,所有的衝突隨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突然停止。 但是,由於在前線所遭到的災難性的失敗,新的暴風雲聚集起來,沙皇政權進入了它再也未能擺脫的一個新的動亂時期。 因此,1905年的俄國革命作為震撼世界的1917年革命的一次綵排而惹人注目。 五、結論 19世紀的俄國呈現了這樣一個不發達國家的悲慘景象:它試圖使自己現代化,但僅獲得不充分的成果,產生破壞性的影響。 現代化的偉大倡導者是1892至1903年的財政大臣塞奇·維特伯爵。 他曾在1900年8月給沙皇的一份報告中,告誡沙皇注意迅速工業化的需要,他當時所說的話與25年後史達林說的話驚人地相似: 國際競爭並不等待我們。 如果我們不採取有力的、決定性的措施以便使我們的工業能在以後數十年間滿足俄國以及處於我們的影響之下——或者應該在我們的影響之下——的亞洲國家的需要,那麼,正在迅速發展中的外國工業就會突破我們的關稅壁壘,在我們的祖國和以上提到的亞洲國家中立足,並深深地紮根於我們的經濟。 …我們的經濟上的落後也可能導致政治和文化上的落後。 維特不顧一切地試圖實現他所想望的工業化。 他採用金本位制,給予某些工業以津貼,給外國資本家以特許權,在國外募集大量貸款,並設立很高的保護關稅。 俄國工業在這些刺激下確取得了良好進展,但整個國家與西方相比仍明顯地、令人痛苦地落後。 1897年1月的統計數字揭示了人們所熟悉的所有不發達的癥狀——文盲率高、嬰兒死亡率高、按人口計算的公路和鐵路的哩數很低、農業生產率和工業生產率也同樣地低。 第26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球通史》
第26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