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時,俄國人並沒有閒着。 1918年1月14日,他們通告廢除1907年的《英俄協定》及其「之前和之後[沙皇時期」以任何形式限制和約束了波斯人民自由、獨立生存的權利的一些條約」。 更準確地說,1918年6月26日,他們宣佈取消俄國人在波斯的所有租界和特權以及波斯火沙俄的所有債務。 推測起來,布爾什維克在面臨內戰和外來干涉的情況下,作出這些徹底的讓步,是希望撫慰他們的波斯鄰人、促進殖民地世界反西方的民眾起義。 這些打算或許可解釋布爾什維克當時向土耳其人和中國人所作的類似的讓步。 俄國人進一步奉行他們的政策,于1921年2月26日簽訂了正式的波斯-蘇聯友好條約。 此條約給波斯人的好處是:正式取消所有的未償債務,交出在波斯的所有有形貿易設施,廢除所有租界、治外法權和其他特權。 另一方面,某些條款則對俄國人有利,其中包括:波斯無權將俄國交出的北方五省的租界讓給其他任何強國,如果外國列強用波斯領土作為反俄國的作戰基地,俄國人有權派軍隊進入波斯。 在磋商這一條約的同時,波斯的政治生活正變得更加混亂。 例如,1921年1月19日,一位總理辭職,四天後,他復職,並于2月3日組成一個內閣,這一內閣于6日辭職,16日,他又組成另一內閣,這一內閣又于21日被一次政變推翻。 策劃這次政變的是禮薩·汗,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由俄國人組織的波斯哥薩克旅的一位上校。 波斯以後20年的歷史就是這位統治者的歷史,他上升為這個國家偉大的具有革新精神的國王。 禮薩是一位嚴肅、真誠、有異乎尋常的膽量和決斷力的軍人。 由於他專心致志地履行軍人職責且才能出眾,他由士兵升為軍官,並贏得了其部下的尊敬和忠誠。 1920年秋,當英國人強迫哥薩克師的俄國軍官辭去他們的職務時,他的機會來了。 禮薩進入了權力真空,到1921年2月時,他已強大得可以領導推翻政府的政變。 從此,他的地位迅速上升。 政變之後,他馬上成為波斯軍隊的總司令。 幾星期後,他被任命為軍事大臣。 在成立和撤銷了幾個部之後,他于1923年10月28日自任首相。 這時,卡札爾王朝的統治者艾哈邁德國王離開波斯前往裡維埃拉;兩年後,即1925年12月15日,禮薩接受王位,建立了一直倖存到現在的巴列維王朝。 儘管禮薩國王為人有怪僻之處和過分行為,但他的統治猶如吹入腐敗、無能和矇昧主義占優勢的環境中的一股新鮮空氣。 的確,這位國王使人聯想起他所欽佩和效法的凱末爾。 他的第一個措施是加強軍隊、使軍隊現代化,以便消除波斯遭瓜分的危險。 在他掌權之前,俄國軍官統率的哥薩克師控制了北部諸省,英國軍官統率的南波斯步槍隊控制了南部諸省,而瑞典軍官統率的憲兵隊只是在理論上維護波斯的民族利益。 在通過大不列顛的干預去掉俄國軍官之後,禮薩國王這時又擺脫了英國和瑞典同僚。 然後,他將被遣散的部隊組成一支擁有4萬人的統一的現代化民族軍隊;他對這支軍隊非常關心,並將大量錢財用於這支軍隊。 禮薩國王由於有了這支聽他支配的軍隊,能夠抵抗不正當的外來壓力,還能維護中央政府對那些自19世紀中葉以來事實上一直獨立的部族首領的權力。 禮薩國王還試圖使其國家的經濟現代化。 最驚人的表現是敷設橫貫伊朗的鐵路。 這是英國人和俄國人長期以來一直夢寐以求的;英國人企圖通過伊朗使印度同歐洲的鐵路網連在一起,俄國人希望將他們的已到達大不裡士的鐵路延長到波斯灣。 禮薩國王既不管英國人也不顧俄國人,設計出他自己的路線。 這條路線雖然在經濟上並不切合實際,但頗為驚人:在全長870哩的路線上需要架設4000多座橋樑、開鑿200多條隧道。 這條鐵路于1939年竣工,它注定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把軍用物資運至蘇聯方面起決定性作用。 這條鐵路可代表禮薩國王的經濟冒險。 當時沒有協調一致的計劃,因此各個建設項目都不是根據國家經濟的總需求設想出來的。 到1941年禮薩國王讓位時,相當多的工廠已經建成,其中包括紡織廠、水泥廠、製糖廠和捲煙廠等;然而,儘管國家實行很高的保護關稅,但几乎所有的工廠都虧本。 同覬末爾一樣,禮薩國王攻擊過去的各種信條。 他禁止使用名譽稱號,廢除婦女戴面紗的習俗,命令男子戴歐式帽子。 另外,最重要的是,民族主義得到強調,外來影響在可能存在的地方均被肅清。 阿拉伯詞語從波斯語中給清除出去,現代建築物按照在從前宏偉宮殿的廢墟中發現的阿契美尼德建築式樣建造。 這種民族主義的象徵是1934年用名字「伊朗」取代了「波斯」,「伊朗」這一名字可追溯到3000年前操印歐語的祖先那裡。 禮薩國王的統治隨着他1941年9月16日的讓位而突然結束。 在前幾年中,他已越來越傾向于納粹德國。 同德國的貿易上升到第一位,德國在伊朗的專家、教師、商人和旅遊者的人數不斷增加。 由於1941年6月希特拉進攻蘇聯,禮薩國王收到了幾份蘇-英聯合照會,要求他將德國人從伊朗驅逐出去。 他的答覆不能令人滿意,於是,1941年8月25日,蘇聯和英國軍隊佔領了這個國家。 9月16日,禮薩國王將王位讓給了他的兒子、現在的統治者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 第34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球通史》
第3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