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宴三日,二位元帥看見番王富而有禮,心裡也盡歎服。 宴罷,番王奉上三寶老爺金盔、金系纓、金甲、金瓶、金嬰、金盤、金盞各五副,金刀、金鞘、金弓、金箭、金彈弓、金牌子、金牌、金孩兒各五副。 老爺受下。 奉上王爺銀盔、銀甲、銀系纓、銀瓶、銀嬰、銀盤、銀盞各十副,銀刀、銀鞘、銀弓、銀箭、銀彈弓、銀彈子、銀牌、銀孩兒各十副,王爺收下;左在丞相陪宴。 將官宴罷。 各饋以金鈴、銀鈴、苧絲、緞絹、長衣等件;總兵官陪宴。 南兵宴罷,各賞銀錢一百文,嵌絲手巾十條。 二位元帥看見他每事從厚,愈加歡喜,一一回敬,都是中國帶去的禮物。 番王及各番官一一受下。 二位元帥回船,番王親自送到船上。 于路象、馬番兵前後護送,不計其數。 到了船上,番王又送上熟米百擔,姜、蔥、瓜、果各二三十擔,椰子酒、米酒、椰子酒、菱蔁酒、麥燒酒各五十壇,鷄、鵝、鴨、豬、羊之類各百數,以大小為多寡。 波羅蜜大如鬥,甘甜甚美,庵摩羅香酸味佳,又糖霜蜜餞之類各百十,以貴賤為多寡。 其蔬菜果品之類,不計其數。 元帥道:「這些禮物太多了,於理不當受。 」番王道:「苦無所長,都是些土物,奉充軍庖。 」元帥看見他富而有禮,逐色逐件都受了他的。 仍舊安排筵宴,款待番王,也是三日。 三日之後,番王歸國。 元帥傳令開船,老爺道:「從下西洋來,止看見這個吸葛刺國富而有禮。 」王爺道:「前去都是這等的國,就有些意思。 」老爺道:「信步行將去,從天吩咐來。 」不覺的開船之後,已經走了十數多日。 藍旗官報道:「前面又是一個國。 」元帥道:「怎見得前面又是一個國?」藍旗官道:「遠遠望見海沿之上堆石為城,城裡面隱隱的壘石為屋。 」老爺道:「既然是有個國,一面差夜不收前去打探,一面收船。 四營大都督移兵上岸,安營下寨。 四哨副都督屯紮水寨。 左右先鋒犄角旱寨。 各游擊將軍巡視旱寨,防備不虞。 各水軍都督巡視水寨,提防不虞。 」吩咐已畢,布列已周。 夜不收回覆元帥,說道:「上面是一個國,叫做木骨都束國。 南去五十里,也是一個國,叫做竹步國。 北去五十里,也是一個國,叫做卜刺哇國。 三個國彼此相連。 中有木骨都束國稍大些,那兩個國又都小些。 」元帥道:「地土何如?」夜不收道:「三個國都是堆石為城,壘石為屋。 都是土石,黃赤少收,草木都不生長。 數年間不下一次雨。 穿井極深,用車絞起水來,把羊皮做成叉袋,裹之而歸。 卜刺哇國有鹽池,百姓煎鹽為業。 」元帥道:「人物何如?」夜不收道:「都是男子捲髮四垂,腰圍稍布。 婦人頭髮盤在腦背後,黃漆光頂,兩耳上掛絡索數枚,項下帶一個銀圈,圈上纓絡直垂到胸前,出門則用單布兜遮身,青紗遮面,腳穿皮鞋。 」元帥道:「風俗何如?」夜不收道:「竹步國、卜刺哇國,風俗俱淳;只有木骨都束國,風俗囂頑,操兵習射。 」元帥道:「既是風俗不同,我這裡都要招示他一番。 」着游擊將軍劉天爵傳一面虎頭牌,招示木骨都束國。 着都司吳成傳一面虎頭牌,招示竹步國。 着參將周元泰傳一面虎頭牌,招示卜剌哇國。 元帥軍令,誰敢有違?一會兒傳去,一會兒回話。 周參將回覆道:「末將傳將虎頭牌,前去招示卜刺哇國,國王和左右頭目都說道:『敝國國小民貧,不知道有甚麼寶貝?若要降書降表,情願附搭在木骨都束國而來。 』」元帥道:「這是句實話。 風俗果是淳厚的。 」道猶未了,吳都司回覆道:「末將傳將虎頭牌,去招示竹步國,國王和左右頭目都說道:“敝國國小民貧,不知道有甚麼寶貝?若要降書降表,情願附搭在木骨都束國而來。 ’」元帥道:「也是句實話。 風俗也還是淳厚。 」道猶未了,劉游擊回覆元帥道:「末將傳示虎頭牌去招示木骨都束國,國王和左右頭目說道:『敝國國小民貧,並不曾有中朝的寶貝。 若要降書降表,國王連日有些採薪之憂,寬容三五日,病體稍安,即當奉上。 』」元帥道:「這是個託詞,把病來推。 風俗還是囂頑。 」 第29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三寶下西洋》
第29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