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藏氏初為尼,寓于興州之戒壇院,既娠而曩霄死。 曩霄遺言,立從弟委格寧令。 其大酋諾伊尚都等與密藏鄂特彭議所立。 密藏,大族也,鄂特彭為之長。 眾欲如遺言立委格寧令。 鄂特彭獨弗許,曰:「委格寧令非子,且無功,安得有國!」諾伊尚都曰:「國今無主,然則何所立?不然,爾欲之乎!爾能保有夏土,則亦眾所願也。 」鄂特彭曰:「予何敢哉!夏自祖考以來,父死子繼,國人乃服。 今密藏尼娠先王之遺腹,幸而生子,則可以嗣先王矣,誰敢不服!」眾曰:「然。 」遂立密藏尼為太后。 曩霄死三月而生男,是為諒祚。 以毛惟昌、高懷正之妻更乳之,而政在密藏氏。 惟昌、懷正皆漢人,本裕勒且帳下,故親待之。 已而懷正貸銀夏人,惟昌竊衣曩霄所與盤龍服,皆為鄂特彭所族。 乙亥,明鎬以貝州城峻,不可攻,謀築距闉,度用工二萬人,期三十日可與城齊。 而賊亦于城上設戰棚,與官軍相當,名曰喜相逢。 距闉將成,為賊所焚,火三日不滅。 乃用軍校劉遵計,即南城鑿地道,而日攻其北以牽制之。 貝州民有汪文慶、郭斌、趙宗本、汪順者,自城上系書射鎬帳,約為內應,夜,縋絙以引官軍,既納數百人,焚樓櫓,賊覺,率眾拒戰。 初,官軍既登,欲專其功,斷絙以絶後來者。 及與賊戰,兵寡不敵,與文慶等復縋而下。 是夜,城幾克。 丙子,授文慶、斌西頭供奉官,宗本、順右侍禁。 丁丑,以參知政事文彥博為河北宣撫使,本路體量安撫使明鎬副之。 鎬督諸將攻貝州城,久不下。 帝憂之,問輔臣策安出,彥博乞自往討賊,故遣彥博宣撫而改鎬為副。 先是樞密使夏竦惡鎬,恐其成功,凡鎬所奏請,輒從中沮之。 彥博既受命,因言軍事中覆不及,願得專行。 戊寅,詔許彥博以便宜從事。 彥博請用將作監主簿鞠真卿等三人掌機宜文字,許之。 鎬所奏闢殿中丞王起等四人,仍聽隨軍。 貝州賊謀竊出要劫遼使,明鎬諜知之,遣殿侍安素伏兵西門。 壬午,賊果以三百人夜出,伏發,皆就獲。 是日,江寧府火。 初,南唐大建宮室府寺,其制皆仿帝京。 時營兵謀亂,事覺,伏誅。 既而火,知府事、集賢殿學士李宥懼有變,闔門不救,延燒幾盡,唯存一便廳,乃舊玉燭殿也。 尋責宥為秘書監直,令致仕。 宥奏火事云:「不意禍起蕭牆,變生回祿。 」會新有衛士之變,朝廷惡其言,故責特重。 乙酉,降空名告敕宣頭答刂子三百道,下河北宣撫使,以備賞戰功。 是日,文彥博至貝州城。 丁亥,遼主如春水。 乙未,日赤無光。 官軍攻貝州城北甚急,賊盡鋭禦之。 而南城所穴地道潛達城中,賊初不覺也。 閏月,庚子朔,文彥博夜選壯士二百,銜枚由地道入,右班殿直曹竭等導之。 既出,登城,殺守陴者,垂絙引官軍。 賊縱火牛,官軍稍卻。 軍校楊遂以槍中牛鼻,牛還走,賊眾驚潰。 王則開東門遁,合門祗候張絪緣壕與戰,死之。 王信捕得則,餘黨保邨舍,皆焚死。 則自反至敗,凡六十五日。 辛丑,文彥博遣李繼和來告貝州平,賜繼和錦袍、金帶。 彥博請斬王則于大名府,夏竦言恐所獲非真盜,當覆視之,詔以檻車送則京師。 王則之以貝州反也,深州卒龐旦,與其徒謀以元日殺軍校、劫庫兵應之。 前一日,有告者,知州王鼎夜出,檄遣軍校攝事于外邑,而陰為之備。 翼日,會僚吏,置酒如常,叛黨愕不敢動。 鼎刺得實,徐搏首謀十八人送獄,獄具,俟轉運使至審決。 未至,軍中凶凶,謀劫囚,鼎謂僚吏曰:「吾不以累諸君。 」獨命取囚桀驁者數人斬于市,眾皆失色,一郡帖然。 轉運使至,囚未決者半,訊之,皆伏誅。 壬寅,升翼州為安武軍。 甲辰,曲赦河北,賜平貝州將士緡錢,戰歿者官為葬祭;兵所踐民田,除夏秋稅。 改貝州為恩州。 丁未,以秘閣校理張環為兩浙轉運使。 環十年不磨勘遷官,朝廷獎其退靜,故用之。 戊申,以文彥博為禮部侍郎、平章事,明鎬為端明殿學士,給事中,馬軍都虞候王信為威德軍留後。 自餘兵官各以功次遷轉及賜緡錢有差。 贈馬遂為宮苑使。 遂,開封人,以三班奉職為北京指使,聞王則叛,詣留守賈昌朝請擊賊。 昌朝使持榜入城招降,則盛服見之,與飲茶。 遂諭以禍福,輒不答。 遂將殺則而無兵仗自隨,時張得一在側,遂欲其助己,目得一,得一不動。 遂奮起,投杯抵則,扼其喉,擊之流血,而左右卒無助者。 賊黨攢刃聚噪,至斷其一臂,猶詈則曰:「妖賊,恨不斬汝萬段!」賊執遂,縛而支解之。 則倉猝被毆傷,病數日乃起。 事聞,帝嘆息久之。 則既誅,乃追贈遂,封其妻為旌忠縣君,賜冠帔,官其子五人。 後得殺遂者,使其子剖心而祭之。 癸丑,遼主射虎于侯裡吉。 乙卯,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司賈昌朝加檢校太師,進封安國公,以恩州平也。 翰林侍讀學士楊偕言:「賊發昌朝部中,至出大臣討之乃平。 昌朝為有罪,不當賞。 」弗聽。 第25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續資治通鑑 上》
第2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