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酉,降廣南東路轉運使王罕官,監信州酒稅。 初,罕往潮州議鹽事,聞儂智高圍廣州,即領兵還,入城為守禦備,城得不陷者,罕有力焉,而朝廷未知也。 提點刑獄鮑軻自英州挈其孥欲過嶺北,至雄州,知州蕭勃留之,乃具奏,召罕至雄州計事,罕輒不至。 諫官李兌遂劾罕怯懦避賊,端居廣州,朝廷亦以罕奏不時達,故及于責。 丙戌,贈張忠為感德節度使,錄其父餘慶為左監門衛大將軍,賜第一區,給半俸終其身。 丁亥,以蕭注為禮賓副使,仍權發遣番禺縣事。 戊子,以資政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吏部尚書、知汝州吳育為集賢院學士、判西京留守御史台,以育固稱疾,求居散地故也。 留台舊不領民事,時張堯佐判河陽,民訟久不決者,多詣育,育為辨曲直,判書狀尾,堯佐畏恐奉行。 鄜州兵廣鋭、振武二指揮戍延州,聞其家被水災,詣副都署王興求還,不能得,乃相率逃歸,至則家人無在者,於是聚謀為盜,州人震恐。 知州薛向遣親吏諭之曰:「冒法以救父母妻子,乃人之常情;而不聽汝歸,乃武帥不知變之故耳。 汝聽吾言,亟歸收親屬之屍,貸汝擅還之罪;不聽吾言,汝無噍類矣。 」眾徑入,拜庭下泣謝,境內以安。 向,顏之孫也。 辛卯,改知秦州孫沔為湖南、江西路安撫使,入內押班石全彬副之。 沔初入見,帝以秦州事勉之,對曰:「臣雖老,然秦州不足煩聖慮,當以嶺南為憂也。 臣睹賊勢方張,官軍朝夕當有敗奏。 」既而聞張忠死,蔣偕敗,帝諭執政曰:「南事誠如沔料。 」宰相龐籍因奏遣沔行,仍許沔便宜從事。 沔以南方兵連為賊破,氣懾不可用,請益發騎兵,且增選偏裨二十人,求武庫精甲五千。 參知政事梁適謂沔曰:「毋張皇。 」沔曰:「前日惟無備,故至此。 今指期滅賊,非可以僥倖,乃欲示鎮靜邪!」居二日,促行,才與兵七百。 沔憂賊度嶺而北,乃檄湖南、江西曰:「大兵且至,其繕治營壘,多具燕犒。 」賊疑,不敢北侵。 沔行至鼎州,復詔加廣南東、西路安撫使。 以知英州、秘書丞蘇緘為供備庫使。 初,廣州以賊遽至,不及清野,故賊得肆略。 後緘知賊將走,分兵扼其歸路,布槎木、巨石凡四十里。 賊至,果不得前,乃繞出數舍,入沙頭渡江,由清遠縣道連、賀州西歸,摧傷甚眾,緘盡得賊所略去物。 續資治通鑒●卷第五十三 ●卷第五十三 【宋紀五十三】 起玄黓執徐九月,盡昭陽大荒落七月,凡十一月。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皇佑四年遼重熙二十一年 九月,戊申,儂智高殺廣南鈐轄蔣偕于賀州太平場,莊宅副使何宗古、右侍禁張達、三班奉職唐峴皆歿。 偕始受命討賊,馳驛十七日,至廣州城下,入城,數知州仲簡曰:「君留兵自守,不襲賊,又縱部兵馘平民以幸賞,可斬也!」仲簡曰:「安有團練使欲斬侍從官!」偕曰:「斬諸侯劍在吾手,何論侍從!」左右解之,乃止。 及賊去廣州,楊畋檄偕焚儲糧,退保韶州。 軍次賀州,賊夜入其營,襲殺之。 偕舉動輕肆,卒以此敗。 山南東道節度使、同平章事賈昌朝初除母喪,乙卯,召赴邇英閣講《乾卦》。 帝曰:「將相侍講,天下盛事。 」昌朝稽首謝。 尋命昌朝判許州,將行,詔講讀官餞于資善堂。 丙辰,降廣南東、西路體量安撫經制賊盜楊畋知鄂州,同體量安撫經制賊盜曹修為荊南都監,廣南東路鈐轄兼捉殺蠻賊蔣偕為潭州都監。 初,畋與修聞儂智高徙軍沙頭,將濟江,即命偕棄英州,焚儲糧,乃召內殿承製丌贇、岑宗閔、合門祗候開封王從政退保韶州,仍移文御史台及諫院,故並責之。 時偕死已九日矣。 馬軍副都指揮使、耀州觀察使周美卒。 駕臨奠,輟朝一日,贈忠武節度使,謚忠毅。 自陝西用兵,美前後十餘戰,平族帳二百,焚寨二十四,招種落內附者十一族,復故城堡甚眾。 在軍中所得俸祿賞賜,多分其麾下,有餘悉以饗勞之,及卒,家無餘資。 丁巳,命知桂州余靖提舉廣南東路兵甲、經制賊盜。 己未,贈嶺南諸州死事者官有差,知封州曹覲為太常少卿,知康州趙師旦為光祿少卿。 始,師旦嘗知江山縣,斷治出於己,吏不能得民一錢,棄物道上,人無敢取。 及是喪過江山,江山人哭祭于路,數百里不絶,康州立廟祭之。 及田瑜安撫廣南,亦為覲立廟封州。 庚申,儂智高破昭州,知州柳應辰棄城走,廣西鈐轄王正倫與賊鬥于館門驛,死之,合門祗候王從政、三班奉職徐守一、借職文海皆被害。 從政罵賊不絶口,至以湯沃之,終不屈而死。 辛酉,以太常博士韓絳為右正言。 帝面諭曰:「卿朕所選用,言事不宜沽激,當存朝廷事體,務令可行,毋使朕為不聽諫者。 」絳前使江南,所寬減財力、賑救全活十數事;創為五則,以均衙役;斥陂湖利,奪其錮者予貧民;罷信州民運鹽,趣發運司以時輸送;宣州守貪暴不法,收以付獄,州人相賀。 使還稱旨,故有是命。 癸亥,詔:「外官有所陳事,並附遞聞朝廷,毋得申御史台。 」時州郡多以狀申御史台,欲其繳奏而行之。 第27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續資治通鑑 上》
第27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