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妹素性恃強,見狀大怒,左臂一揚,三把金刀剛剛飛將出去,忽聽滿山梵唱之聲。 同時接到師父鳩盤婆的警號,令其放下神魔速逃。 百忙中定睛四顧,梵唱之聲與平常和尚唸經並差不多,阻路金霞雖然神妙,憑自己的法力,並非不能抵敵,何故如此膽怯?不禁奇怪。 鳩盤婆原身本在黑煙籠護之下,凌虛而立;元神正與屍毗老人主魔相持,未分勝敗。 不知怎的,發完速退警號,碧光一閃,連元神一起不見。 屍毗老人立時回頭追來。 鐵妹知非敵手,又聽乃師在歸途上連發傳音警號,催令速回。 同行魔女又已經奉命先逃。 猛想起來時師父曾說,此行不過踐約,出氣未必如願。 鐵妹知道除了自己的敵人之外,還有幾個極厲害的對頭,因有仙法隱蔽行蹤,推算不出心意,如與自己作對,暫時雖然不怕,後來卻是隱患。 按說最好不來,一則惡氣難消,再則自己借與天門神君林瑞和薩若那的幾個神魔均被仇敵毀去。 當初借人,原想師父近年法令更嚴,不許無故傷人,而自煉的幾個神魔又不能久斷血食,借與林、薩二人,由其自行放出,吸收生魂精血,與己無關,交了朋友,還可增加神魔威力,何樂不為?不料全數葬送,好生痛惜。 鐵妹既恨老人傷她,又想所煉神魔功力已深得多,師父恰算出老人當日慘敗,正好趁火打劫,再三哀求。 鳩盤婆本極愛她,因恨仇人欺人太甚,便趕了來。 師徒說好應變必須機警,知進知退;否則仇報不成,還要吃虧。 這時雖見乃師逃退匆忙,必有原因,終以到手之物,不捨拋棄。 一見仇敵追來,上空又被金霞佈滿,意欲穿地逃走。 哪知微一遲疑,尚未將神魔放下,那九子母天魔所化的嬰兒和魔女一同忽然不見,神魔重又飛起。 知道師父見己違令,將九子母天魔收去,同門也被召回。 先擒神魔尚未祭煉,不能隨意隱遁,現既棄去,便能來去自如。 想起仇敵可惡,何不趕往魔宮擾閙出氣,即使戒備森嚴,不能深入,多少也可出氣。 反正天空路斷,非由地底逃走不可。 鐵妹心念一動,立即往下飛逃。 這原是瞬息間事,雙方動作俱都極快。 鐵妹剛剛飛出不遠,猛看見前面一道青光擁着一個手長腳短的畸形醜女,後面兩道血光擁着兩個頭頂金蓮花的短裝道童,迎面飛來。 百忙中不曾看真,那三人又是首尾相銜,看去好似一路。 鐵妹不知前面的正是三湘貧女于湘竹,後面是田氏弟兄,誤認作同是仇敵。 恰好於湘竹因往魔宮暗算,觸動禁制,身受重傷,飛遁出來,迎頭遇見魔女,後面隨着屍毗老人,也把雙方當成一路。 于湘竹膽寒情急之下,想用法寶擋上一下,再往斜刺裡遁去。 不料平日凶橫,惡滿數盡,手中一團青色雷火剛閃得一閃,魔光已由鐵株手上發出,照向身上,想逃已是無及。 本來連元神也被吸去,總算死運還好,身剛往下一倒,便聽空中一聲清叱,一道經天白虹,中雜無量亮若銀電的毫光,忽自對面飛射過來。 鐵妹猛覺身後冷氣寒光,從頭下照,全身立被裹住,仇敵又在後面緊迫不捨,知道不妙,忙用金刀自斷一節手指,化為一溜血焰,穿地逃去。 老人正發號令,命田氏弟兄速發動地底禁制堵截時,自身也被銀光裹住。 原來那銀光正是余媧所發。 因自先前敗退以後,正在切齒痛恨,忽見鳩盤婆隱形遁走,鐵妹舍魔而逃,老人隨後追去,忙把玉盂中寶光發出。 本心是想乘機下手,先將十二神魔除去。 忽見愛徒于湘竹由魔宮內負傷逃出,隱形法已為仇敵所破,忙指寶光前去接應,愛徒已為鐵妹所殺。 越發悲憤,再指寶光去擒鐵姝,又被逃走。 老人追來,恰被就便裹住。 方要施展魔法破那白光,忽然一閃收去,猛覺心靈上起了警兆。 回頭一看,魔宮上面忽現出六座數十丈高大的旗門,整座神劍峰魔宮已被金光祥霞佈滿,仙雲遍地,瑞靄飄空,照得大千世界齊幻霞輝。 內中的六座旗門在祥光彩霧之中時隱時現,正由大而小,往雲幄前面收去。 當中裹着那十二神魔,已被困入旗門之內,閃得一閃,便即無蹤。 同時,老人心靈大震,才知敵人暗中設有六合旗門,神魔已為所毀。 急怒交加之下,意欲施展諸天十地如意陰雷與敵拚命,更不尋思,飛身便往旗門之中衝去。 這時余媧已被自發龍女崔五姑趕來婉勸,說:"今日之事,早有預定,屍毗老人命不該絶。 只因他那本身元神已與陰陽神魔合成一體,受其暗制愚弄,才有今日之事。 貧道等為了機緣未至,還須等一位有大法力之人前來化解,否則早已下手。 此人煉就阿修羅不死身法,只能勸其歸善,除他極難。 少時他必情急拚命,施展諸天十地如意陰雷,這座神劍峰方圓千里之內,不論人物,齊化劫灰。 道友可帶了令高足迴轉仙島,免得見此慘劫;否則暫時請作旁觀,容貧道等代勞除魔如何?"余媧一聽,老人竟不惜損耗三數百年的功力,為此兩敗俱傷之計。 知道這類秘魔陰雷,比軒轅老怪、九烈神君所煉不同,因以本身真氣助長凶焰,威力之大不可思議,方圓千里,死圈之內,仙凡所不能當。 自己雖然防身有寶,就不受傷震撼,仍所不免。 其勢又不便避人旗門之內。 溫、裴二仙也在示意相勸。 一想無法,只得帶了眾門人一同飛去。 第24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蜀山劍俠 卷三下》
第24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