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煉邪法,是在穴中,本來人不知鬼不覺,便可成功。 因為連番無事,漸漸膽大,又不耐穴中狂風玄霜之苦,便在上面行法祭煉,致被二女先後發覺。 吳文琪比英男修道年久,頗有經歷,看出妖幡煉成,是個大害。 又由側面隱身飛來,見狀更不尋思,左手一指仙劍,朝妖幡上飛去,右手猛發太乙神雷。 等到妖人警覺,已是無及。 幡懸穴上,吃劍一絞,當時粉碎,妖人卻未受傷。 緊跟着,吳文琪將雷火金光似暴雨一般打去。 妖人將最重要主幡失去,方在急怒交加,想要迎敵,英男也已現身,手指南明離火劍,化為一道朱虹,電掣飛出。 二女也忙見面,聯合一氣。 妖幡一破,幡上所攝風母也全複原,化為滾滾狂風,重又歸穴。 英男南明離火劍最具威力,妖人還未施為,一道朱虹已經上身,持幡妖人先被腰斬。 另一妖人見勢不佳,縱起妖光便逃。 英男本來謹慎,這時因見妖人邪法有限,忽然膽大起來。 想起前在峨眉,師長同門曾說月兒島火海藏有連山大師好些奇珍,關係重要。 白、朱二老連去數次,雖然取走不少,最後一次更將守洞石人斬斷,法寶全數取走。 但下山時聽師父口氣,好似門人還有島上之行,內中法寶藏珍也未取盡;又聽妖人之言,島上還有七面妖幡,萬一所說陰謀成功,豈非異日大害?本來就想追去,耳聽文琪身後急呼: 「余師妹,此是八反教下妖人,不可放他逃走。 我須封閉風穴,不能同行。 你那離火劍是他剋星,但追無妨。 」 英男聞得傳聲,人已飛起,再聽這等說法,自然窮迫不捨。 妖人飛遁本快,因同黨被殺,恨極仇敵,回顧英男追來,不時在前現身引逗,意欲將英男引往月兒島,用邪法誘入火海之中燒死報仇。 英男更是急怒,連追了一日夜,也不知追出多遠,看出妖人志在誘敵,也未放在心上。 料定是往月兒島,所去方向也對,不特不肯停止,除害之心反而更切。 正急追問,忽見大海茫茫,無邊無岸,腳底波浪滔天,魚龍隱現,勢甚險惡。 又追了一陣,遙望最前四面愁雲低壓中,由海上衝起一根大火柱,濃煙滾滾,直上天半,把當地天空全映成了暗赤顏色,上空暗雲也被衝開了一個大洞。 定睛一看,前面現出一座荒島,上有火山,那火柱直由島中心火山口內噴出。 妖人已往島上飛去,忙即加急前迫,晃眼追近。 那根撐天火柱帶同千丈濃煙,突似驚虹飛墮,直落下去,現出全島。 等飛到島上,妖人已無蹤影。 為防逃遁,暗將新學的太清玄門禁制施展出來,先將全島暗中罩住,然後降落。 到地一看,這島自經上次嵩山二老帶了金須奴未次取寶,發生過一次地震,已不是平日所說的原形。 四面斷崖零落,宛如一個極大的破盆,中現一個數十丈方圓的大火口,濃煙剛往下落。 環島波濤洶湧,駭浪如山,暗霧蒸騰,濕雲若幕,風卻靜得一點都沒有。 島上滿地都是熔石漿汁所積的怪石,殘沙滿地,色紅如火,硫磺之氣,聞之慾嘔。 全島更無一個生物,端的炎熱荒涼,無異地獄。 運用慧目查看,並無異兆。 因無妖黨來迎,也未見有別的動靜。 膽子越大,以為妖人巢穴就在島上,不知藏身何處。 烈火濃煙已經歸穴,想起昔年所聞,欲往火口內連山大師藏珍之所瞻拜遺容,求取藏珍,以冀不虛此行。 到了穴口,又因妖人未除,妖幡不知藏在何處,曾聽說過月兒島火山的厲害,不敢冒失,欲下又止。 準備尋到妖人,破了邪法,再人火口覓取藏珍。 以前惦記英瓊,時常拜觀仙柬,終無字跡出現,竟忘取看,便在島上窮搜。 哪知妖人已與穴中怪人火無害勾結,人已隱在火口之內,等其人阱。 英男查聽全島毫無跡兆,最後想到妖人一到,立時火止煙消,斷定妖人藏在下面。 孤身深入,不免謹慎,幾次想下,不敢冒失。 後想妖人法力如高,經此半日早已發動。 為求萬全,何不隱身而下,相機行事?主意打定,便將法寶、飛劍準備停當,隱身往火穴中降落。 那火穴深達數百丈,自經地震之後,形勢已變,到處滿是沸漿熔石。 連山大師藏珍的洞府,石門已經緊閉。 英男見下面仍無妖邪跡兆。 大師為本山第一代開山三師祖之一,法力無邊,不可思議。 雖聽妖人說過,內裡不時仍發濃煙烈火,猛惡非常,危機四伏,人不能近。 但自己身為本門弟子,既有機緣來此,決可無事。 於是便放了心,一心取寶,竟把洞中所困妖人忘卻,便朝洞門下拜,通誠默祝道:"弟子余英男追一妖邪到此,遍尋不見,才知仙府佳城,就在當地。 敬乞大師祖深恩垂憐,準許弟子入內,瞻拜法身,並乞恩賜法寶,使弟子微未道行,以後仗以誅邪行道,為本門發揚德威,感恩不盡。 「祝罷起立,暗忖:」新近學會太清玄門禁制,不知能否開禁而入?"正待行法開門,那兩扇石大門忽然無故開放,徐徐往兩旁分開。 料知先前祝告,大師顯靈,許其入內,不禁大喜,二次下拜,恭恭敬敬走了進去。 入內一看,裡面乃是一座廣堂,石色如玉,昔年所聞四壁所留各種法寶痕影,均已無蹤。 正面壁上卻現出大師遺容影子,羽衣星冠,丰神俊秀,望如大羅金仙,神態如活。 知道大師雖不出現,既容瞻仰,可見有緣,斷定此行不虛,越發心喜。 第30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蜀山劍俠 卷三下》
第3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