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孝綽,彭城人,從小就很聰明,七歲便能寫文章。 他的舅舅中書侍郎王融十分賞識他,常說當今天下的文章,如果沒有我,就要數阿士寫的最好了,阿士是劉孝綽的小名。 孝綽與到洽是好朋友,一起在東宮任職。 孝綽自以為才學優於到洽,因而每次宴會坐在一起,都要譏笑到洽的文章,到洽很怨恨他。 孝綽任廷尉正時,把小妾帶進了官府,而把自己的母親仍留在家裡。 到洽當時任御史中丞,於是向皇上揭發了他的罪過,他因此獲罪被免職。 後來梁高祖徵集藉用詩,奉命參加的作者有數十人,孝綽是其中最優秀的,當時便下令起用他任諮議,後來又轉任黃門侍郎。 又因收受賄賂被授賄人告發而獲罪,受到降職處分。 孝綽少年時就很有名氣,依仗有才學而十分任性,常常是盛氣凌人。 凡有不合自己心意的人或事,便極力詆毀人家。 領軍臧盾、太府卿沈僧果等,都是因趕上時機而得到官職的,孝綽尤其輕蔑他們,每次在朝中集合會面,雖然一起做官,但從不與他們說話。 反而稱他們為馬夫,詢問些道路上的事,因此對他畏懼。 梁朝的劉孝綽很瞧不起到洽,到洽原來是個澆園子的,有一次他問孝綽:「我的房東有好地,我打算買下來,可是他不肯賣給我,你有什麼妙計能讓我得到這塊好地?」孝綽道:「你何不多送些糞便堆在他的牆下讓他吃些苦頭呢?」到洽十分怨恨他,結果後來孝綽受到他的報復。 許敬宗 許敬宗,新城人。 武德初、太宗聞其名,召補學士。 文德皇后喪,百官衰經。 率更令歐陽詢,狀貌醜異,眾共指之,敬宗見而大笑,為御史所劾,左授洪州司馬。 累遷給事中,兼修國史禮部尚書。 嫁女于蠻酋馮盎之子,多納金寶,為有司所劾,左授鄭州刺史。 永徽間,復拜禮部尚書。 帝將立昭儀、大臣切諫。 敬宗陰揣帝私,好妄言曰:「田舍子勝獲十斛麥,尚欲更故婦。 天子富有四海,立一後,謂之何哉?」帝意遂定。 第舍華僭,至造連樓,使諸妓其上,縱酒奏樂自娛。 及卒。 博士袁思古議曰:「敬宗位以才升,歷居清級。 然棄長子于荒徼,嫁少女于夷落。 聞詩學禮,事絶于趨庭。 納采問名,惟聞于黷貨。 請謚為‘繆’。 」 唐許敬宗性輕,見人多忘之,或謂其不聰。 曰:「卿自難識,若是曹、劉、沈、謝,暗中摸索著亦可識。 」(出《國史纂異》。 據談氏初印本附錄) 【譯文】 許敬宗,新城人。 武德年初,唐太宗聽到了他的名氣,便招他入朝補授為學士。 文德皇后死去時,文武百官都穿喪服系喪帶,率更令歐陽詢穿戴上後,樣子十分難看怪異,人們都指責他,敬宗看見後卻大笑,被御史檢舉,降職為洪州司馬。 他歷任給事中、兼編寫國史之任和禮部尚書之職。 他把女兒嫁給了蠻人酋長馮盎的兒子,接收了大量的金銀財寶,被有關部門告發,又降職為鄭州刺吏。 永徽年間,復任禮部尚書。 皇帝想要立一個妃子為昭儀,大臣們都懇切地勸阻,許敬宗暗中揣摸到皇帝的心意,便胡說道:「一個農夫要是剩餘十斛麥子,還想換換原來的老婆呢,天子擁有一個國家,立一個后妃,有什麼可說的?」於是皇帝拿定了主意。 許敬宗的住宅十分奢華,並且建造互相連通的樓房,讓一些妓女來往于樓上,縱酒奏曲而自我享樂。 到他死後,博士袁思古議論道:「敬宗是以他的才能得到官位的,而且歷居清貴樞要之職,但是他竟把自己的長子丟棄在荒涼的邊疆,把自己的女兒嫁到蠻人的部落,他們本該學習些詩文和禮節,可是他卻沒有盡到父教的責任。 對於女兒的婚姻大事,只是聽人家用多少錢財來交換。 請給他追加謚號為‘繆’字吧。 」 第28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太平廣記 四》
第2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