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如璿事親以孝聞。 解褐唐昌尉累遷乾封封尉,為侍御史,轉吏部員外。 則天朝,自夏官郎中,左授都城令,轉南鄭令,遷司仆司農少卿秋官侍郎。 時來俊臣黨人,與司刑府史姓樊者不協,誣以反誅之。 其子訟冤于朝堂,無敢理者,乃援刀自刳其腹。 朝士莫不目而悚惕,璿不覺唧唧而淚下。 俊臣奏云:黨惡,下詔獄。 「璿訴曰:」年老,因遇秋風而淚下。 「俊臣劾之曰:」目下涓涓之淚,作可因風。 口稱唧唧之聲,如何取雪。 處以絞刑。 "則天特流于瀼州。 子景憲訟冤,得征還,復秋官侍郎。 辭疾,授兗州都督。 好著述,文集四十捲行于代。 俊臣但苛虐,無文,其劾乃鄭愔之詞也。 (出《御史台記》) 【譯文】 劉如璿事奉雙親一向以孝順聞名。 入仕便當了唐昌縣尉,任滿再轉任乾封縣尉。 後任侍御史,轉任史部員外。 到了武則天朝,由夏官(兵部)郎中降職為都城縣令,轉任南鄭縣令,後升任為司仆、司農少卿及秋官(刑部)侍部。 當時來俊臣的一個黨羽,與司刑府史一個姓樊的人不和,便誣陷他要謀反而殺了他。 他的兒子到朝堂訴冤,沒有敢理會的,於是便從別人身上拽了把刀剖腹自盡。 朝官們的無不望而恐懼的,劉如璿卻不禁「唧唧」而淚下。 來俊臣群奏道:「他是同黨,也是個邪惡分子,應該下詔捕他入獄。 」劉如璿申訴說:「我年紀大了,是因為遇上風才落淚的。 」來俊臣又揭發道:「眼睛流淚涓涓不止,怎麼可以說是因為風吹的呢?口中還發出唧唧之聲,這又如何洗刷掉?就當處以絞刑。 」武則天僅僅把他流放於瀼州。 後來劉知璿的兒子劉景憲上訴申冤,才得到徵召而還朝,並恢復了他的秋官侍郎之職。 劉如璿堅辭不受,又授予他兗州都督。 劉如璿喜歡寫作,有文集四十捲流行于世。 而來俊臣只是嚴酷暴虐,沒有文采,他在揭發別人的時候,也只能說出像鄭愔之流說的那種詞語而已。 宋昱韋儇 李林甫是姜皎外甥,楊國忠是張易之外甥。 楊國忠為劍南,召募使遠赴瀘南,糧少路險,常無(常無原作韋先,據明抄本改)回者。 其劍南行人,每歲,令宋昱、韋儇為御史,迫促郡縣征之。 人知必死,郡縣無以應命。 乃設詭計。 詐令僧設齋,或于要路轉變,其眾中有單貧者即縛之。 置密室中,授以絮衣,連枷作隊,急遞赴役。 (出《譚賓錄》) 【譯文】 李林甫是姜皎的外甥,楊國忠是張易之的外甥。 楊國忠下令劍南官府,要從當地召募役夫遠赴瀘南服役。 由於糧少而又道路險惡,常常是有去無回。 而要去劍南的役夫,每年,都要令宋顯、韋儇為御史,去督促各郡縣徵募。 人們知道一去必死,各郡縣都無法接受這個命令。 宋、韋二人便設下詭計,假令僧人設齋,然後在要路或轉彎之處,選擇眾人之中那些孤單的窮困者,立即綁走。 然後把他們安置在秘密的屋子裡,發給他們棉衣,再給他們帶上枷並把枷串聯起來站成隊,立即驅趕他們去赴役。 蕭穎士 蕭穎士性異常嚴酷。 昔有一仆,事之十餘載,穎士每一棰楚百餘,不堪其苦。 人或激之擇木,其仆曰:「我非不能他從,遲留者,乃愛其才耳。 」(出《摭言》) 【譯文】 蕭穎士的性情十分殘酷。 他從前有一個僕人,侍候了他十幾年,每次發怒他都要用棍棒抽打他一百多下,使他痛苦得難以忍受,有人鼓動他再換一個主人,那個僕人說:「我不是不可以到別處去,所以要長期地留在這裡,是我很愛他的才能。 」 李希烈 建中中□李希烈攻汴州,城未陷。 驅百姓婦女及輜重,以實壕塹,謂之濕梢。 (出《傳載》) 【譯文】 第33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太平廣記 四》
第3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