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前638),晉惠公生病了,他有幾個兒子。 太子圉說:「我母親家在梁國,今天梁被秦國滅亡,我在國外被秦輕視,在國內又無援助。 我的父親病重臥床不起,我擔心晉國大夫看不起我,請改立其他公子為太子。 」於是太子圉與妻子商量一起逃回去。 秦國的女子說:「您是一國的太子,在此受辱。 秦國讓我服侍您,為的是穩住您的心。 您逃跑吧,我不拖累你,也不敢聲張出去。 」太子圉於是跑回晉國。 十四年(前637)九月,晉惠公去世,太子圉即位,這就是懷公。 太子圉逃走,秦國十分生氣,就找公子重耳,想送他回去。 太子圉即位後,擔憂秦國來攻打,於是下令晉國跟從重耳逃亡在外的人必須按期歸晉,逾期未歸者殺死整個家族。 狐突的兒子毛和偃都跟從重耳在秦國,狐突不肯叫他們回來。 懷公很不高興,囚禁了狐突。 狐突說:「我的兒子侍奉重耳也已經很多年了,今天您下令叫回他,這是讓他們反對自己的君主,我用什麼教育他們呢?」懷公終於殺死狐突。 秦繆公將派軍隊護送重耳回晉國,派人先通知欒枝、郤穀(hu,壺)的黨徒作內應,在高梁殺死懷公,送回了重耳。 重耳即位,這就是文公。 晉文公重耳是晉獻公的兒子。 從小就喜好結交士人,十七歲時就有五個品德高尚、才能出眾的朋友:趙衰;狐偃咎犯,這是文公的舅父;賈佗;先軫;魏武子。 從獻公做太子時,重耳就已是成人了。 獻公即位時,重耳二十一歲。 獻公十三年(前664),因為驪姬的緣故,重耳就住在了蒲城防守秦國。 獻公於二十一年(前656)時,殺死了太子申生,驪姬進讒言,重耳害怕,與獻公不辭而別就跑回蒲城據守。 獻公二十二年(前655),獻公讓宦者履鞮趕快殺死重耳。 重耳爬牆逃跑,宦者追趕,砍掉重耳的袖子。 重耳就逃到狄。 狄是重耳母親的祖國。 當時重耳四十三歲。 從那以後,他的五位朋友,還有不知名的幾十位朋友,與他一起到了狄。 狄討伐咎如,俘獲兩位女子,把年長的女子嫁給重耳,生下伯鯈(tiao,條)、叔劉;把年少的女子嫁給趙衰,生下了盾。 重耳在狄住了五年,晉獻公就逝世了,裡克已殺死奚齊、悼子,讓人迎接重耳,想擁立重耳。 重耳怕被殺,因此堅決辭謝,不敢回晉。 後來,晉國又迎接重耳的弟弟夷吾並擁立了他,這就是惠公。 惠公七年(前644)時,因害怕重恥,就讓宦者履鞮帶著勇士去謀殺重耳。 重耳知道情況後,就與趙衰等人商量說:「我當初逃到狄,不是因為它可以給我幫助,而是因為路途近容易達到,所以暫且在此歇腳。 歇腳久了,就希望遷到大國去。 齊桓公喜好善行,有志稱霸,體恤諸侯。 現在聽說管仲、朋去世,齊也想尋找賢能的人輔佐,為何不前往呢?」於是,重耳又踏上了去齊國的路途。 離開狄時,重耳對妻子說:「等我二十五年不回來,你就改嫁。 」妻子笑著回答:「等到二十五年,我墳上的柏都長大了。 雖然如此,我還是等著你的。 」重耳在狄共居住十二年才離開。 重耳經過衛國,衛文公很不禮貌。 辭走,經過五鹿時,餓了,向村民討飯,村民把土放在容器中獻給他。 重耳很不高興,趙衰說:「土象徵著擁有土地,你應該行禮接受它。 」 重耳到了齊國,齊桓公厚禮招待他,並把同家族的一個少女嫁給重耳,陪送二十輛駟馬車,重耳在此感到很滿足。 重耳在齊住了兩年,桓公去世,正趕上豎刀(di□o,刁)等人發起內亂,齊孝公即位,諸侯的軍隊多次來侵犯。 重耳在齊總共住了五年。 重耳愛戀在齊國娶的妻子,沒有離開齊國的意思。 趙衰、咎犯有一天就在一棵桑樹下商量離齊之事。 重耳妻子的侍女在桑樹上聽到他們的密談,回屋後偷偷告訴了主人。 主人竟把侍女殺死,勸告重耳趕快走。 重耳說:「人生來就是尋求安逸享樂的,何必管其他事,我一定死在齊,不能走。 」妻子說:「您是一國的公子,走投無路才來到這裡,您的這些隨從把您當作他們的生命。 您不趕快回國,報答勞苦的臣子,卻貪戀女色,我為你感到羞恥。 況且,現在你不去追求,什麼時候才能成功呢?」她就和趙衰等人用計灌醉了重耳,用車載著他離開了齊國。 走了一段很長的路,重耳才醒來,一弄清事情的真相,他就大怒,拿起戈來要殺咎犯。 咎犯說:「殺死我成就您,是我的心願。 」重耳說:「事情要是不成功,我就吃舅父的肉。 」咎犯說:「事情不能成功,我的肉又腥又臊,怎麼值得吃!」於是重耳平息了怒氣,繼續前行。 重耳路過曹國,曹共公無禮,想偷看重耳的駢脅。 曹國大夫釐負羈說:「晉公子賢明能幹,與我們又是同姓,窮困中路過我國,為什麼無禮?」共公不聽勸告。 負羈就私下給重耳食物,並把一塊璧玉放在食物下面。 重耳接受了食物,把璧玉還給負羈。 重耳離開曹國,來到宋國,宋襄公剛剛被楚軍打敗,在泓水負傷,聽到重耳賢明,就按國禮接待了重耳。 宋國司馬公孫固與咎犯友好,說:「宋國是小國,又剛吃敗仗,不足以幫助你們回國,還是到大國去吧。 」重耳一行人於是又離開宋國。 重耳路過鄭國,鄭文公無禮。 鄭大夫叔瞻勸告國君說:「晉公子賢明,他的隨從都是國家的棟樑之才,又與我們同姓。 鄭國從厲王分出,晉國從武王分出。 」鄭國國君說:「從諸侯國中逃出的公子經過我國的太多了,怎麼可以完全按禮儀去接待呢!」叔瞻說:「您若不以禮相待,就不如殺掉他,免得成為咱們的後患。 」鄭國君沒有聽從。 重耳離開鄭國到了楚國,楚成王用對待諸侯的禮節招待他,重耳辭謝不敢接受。 趙衰說:「你不外逃亡已達十餘年之多,小國都輕視你,何況大國呢?今天,楚是大國堅持厚待你,你不要辭讓,這是上天在讓你興起。 」重耳於是按諸侯的禮節會見了楚成王。 成王很好地接待了重耳,重耳十分謙恭。 成王說:「您將來回國後,用什麼來報答我?」重耳說:「珍禽異獸、珠玉綢絹,君王都富富有餘,不知道用什麼禮物報答。 」成王說:「雖然如此,到底應該用些什麼來報答我呢?」重耳說:「假使不得已,萬一在平原、湖沼地帶與您兵戎相遇,請為王退避三舍。 」楚國大將子玉生氣地說:「君王對待晉公子太好了,今天重耳出言不遜,請殺了他。 」成王說:「晉公子品行高尚,但在外遇難很久了,隨從都是國家的賢才,這是上天安置的,怎麼可以殺了呢?況且他的話又該怎樣去說呢?」重耳在楚住了幾個月,晉國太子圉從秦國逃跑了,秦國怨恨他,聽說重耳住在楚國,就要把重耳邀請到秦國。 成王說:「楚國太遠了,要經過好幾個國家才能到達晉國。 秦國、晉國交界,秦國國君很賢明,您好好去吧!」成王贈送很多禮物給重耳。 重耳到了秦國,秦繆公把同宗的五個女子嫁給重耳,原公子圉的妻子也在其中。 重耳不打算接受公子圉妻,司空季子說:「他的國家都將去攻打了,何況他的妻子呢!而且,您接受此女為的是與秦國結成姻親以便返回晉國,您竟拘泥於小禮節,忘了大的羞恥!」重耳於是接受了公子圉妻。 秦繆公十分高興,親自與重耳宴飲。 趙衰吟了《黍苗》詩。 秦繆公說:「知道你想盡快返回晉國。 」趙衰與重耳離開了座位,再次拜謝說:「我們這些孤立無援的臣子仰仗您,就如同百谷盼望知時節的好雨。 」當時是晉惠公十四年(前637)秋季。 惠公於九月逝世,子圉即位。 十一月,晉安葬了惠公。 十二月,晉國大夫欒枝、郤穀等人聽說重耳在秦國,都暗中來勸重耳、趙衰等人回晉國,作內應的人很多。 於是秦繆公就派軍隊護送重耳回晉國。 晉君聽說秦軍來了,也派出軍隊抵拒。 可是民眾都暗中知道了公子重耳要回來。 只有惠公的舊大臣呂甥、郤芮之流不願讓重耳即位。 重耳在外逃亡十九年最終返回晉國,這時已六十二歲了,晉人大多都歸向他。 第18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1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