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年(前302),秦國一位大夫私下與楚太子毆鬥,楚太子殺死了他逃回楚國。 二十八年(前301),秦國就和齊國、韓國、魏國共同攻打楚國,殺死楚國大將唐昧,攻下了楚國重丘離去。 二十九年(前300),秦又攻打楚國,把楚軍打得大敗,殺死兩萬楚兵,殺死楚國將軍景缺。 懷王驚恐,就派太子到齊國做人質求得和解。 三十年(前209),秦國又攻打楚國,奪取了八座城市。 秦昭王給楚王一封國書說:「當初我和您結拜為弟兄,在黃棘盟約,太子作人質,關係十分融洽。 太子殺死我的要臣,竟不道歉就逃走了,我確實憤怒之至,便派軍侵佔您的邊境。 今天聽說您讓太子到齊國做人質求得和解。 我國和楚國監近接壤,本來就結成了婚姻,互相親善友好很長時間了。 當今秦楚關係惡化,就無法號令諸侯。 我希望和您在武關相會並盟約,訂立盟約後再分離,這是我的願望。 我冒昧地告訴您這個想法。 」楚懷王看到秦王的信,很擔心。 想赴會,又擔心受騙;想不去,又擔心秦王發怒。 昭雎說:「君王不要前去,應派軍隊加固邊境的防守啊。 秦國乃是虎狼之國,不能相信,他有吞併諸侯的野心。 」懷王的兒子子蘭勸懷王前往,說:「為什麼斷絕與秦王的友好?」於是懷王去會見秦昭王。 楚王一到,秦兵就關閉了武關,於是劫持懷王到咸陽,秦王在章台會見懷王,對待懷王就像對待附屬國的臣子一般,不用平等的禮節。 楚懷王大怒,後悔沒聽昭雎的勸告。 秦王扣留的楚王,要挾楚國割讓巫、黔中的郡縣給秦國。 楚王想只訂盟約,秦王想先得到地盤。 楚王生氣說:「秦國欺詐我,又強迫要挾我割讓地盤!」沒有再答應奏王。 秦王因此扣留了楚王。 楚國大臣十分擔心,互相商議說:「我們的君王留在秦不能回來,秦王要挾我們割地,太子又在齊國做人質,如果齊國、秦國聯合謀劃,那麼楚國就要滅亡了。 」於是想擁立在國內的懷王的兒子。 昭雎:「君王與太子都在諸侯國受困,今天又違背君王的命令另立庶子,那是不合適的。 」於是蒙騙齊國,派使者到齊國報喪。 齊湣王對國相說:「不如扣留太子以便求取楚國的淮北。 」國相說:「不行,郢中如果立了君王,我們就空留人質並在天下人面前做出不義的事了。 」有人說:「不對。 郢中如果立了君王,正好藉機和新王做個交易說:『您給我們下東國,我們就替您殺死太子,否則,將和秦、韓、魏三國聯合擁立太子。 』這樣,下東國一定就到手了。 」齊王終於採用國相的計策送回了楚國太子。 太子橫回楚後,被立為君王,這就是頃襄王。 於是楚人通告秦國說:「依賴社稷的神靈,我國有君王了。 」 頃襄王橫元年(前298),秦國要挾懷王卻得不到地盤,楚國立了君王對付秦國,秦昭王很生氣,派軍出武關攻打楚國,把楚軍打得大敗,殺死楚國五萬士兵,奪取了析邑等十五座城離開楚國。 二年(前297),楚懷王逃跑了,秦國發覺後,封鎖了通往楚國的道路,懷王害怕,就從小路到趙國借路回楚。 趙主父在代,他的兒子惠王剛剛即位,代行趙王的職事,膽子小,不敢收容楚王。 楚王想跑到魏國,秦兵追上了他,楚王只好和秦國使者又回到秦國。 這時,懷王生了病。 頃襄王三年(前296),懷王在秦國去世。 秦國把他的靈柩送回楚國。 楚國人都哀憐懷王,像悲掉自己的父母兄弟一樣。 諸侯們從此看到秦王不正直。 秦楚斷交了。 六年(前293),秦國派白起攻打韓國,在伊闕獲大勝,殺死韓國二十四萬士兵。 秦王寫給楚王一封國書說:「楚國背叛了秦國,秦國將率領諸侯軍攻打楚國,決一雌雄。 希望您重整軍隊,以便痛快地打一場。 」楚國頃襄王很擔心,便打算再跟秦國講和。 七年(前292),楚國到秦國迎接新婦,秦楚又講和了。 十一年(前288),齊王秦王各自稱帝,一個月後,又把帝改為王。 十四年(前285),楚頃襄王與秦昭王在宛友好相會,議和結親。 十五年(前284),楚國和秦國、韓國、趙國、魏國共同攻打齊國,奪取了淮北。 十六年(前283),楚王與秦昭王在鄢友好相會。 那年秋季,又和秦王在穰相全。 十八年(前281),楚國有一位喜好用微弓細繩射中北歸大雁的人,頃襄王聽說後,把他叫來詢問射中的經驗。 他回答說:「我喜好射小雁、小鳥,這是小箭的作用,怎麼值得向大王說呢?況且憑著楚國廣袤的土地,憑借大王的賢明,所射中的絕非僅僅是這些小雁、小鳥。 過去三王射取道德的尊號,五霸射取好戰之國。 所以,秦、魏、燕、趙是小雁;齊、魯、韓、衛是小野鴨;鄒、費、郯、邳是小鳥。 其餘的就不值得去射了。 看見這六雙小鳥,您怎麼射中呢?您為何不用聖人作弓,以勇士作箭,看準時機張弓去射取呢?那麼,這六雙小鳥,您就可以用口袋裝回宮了。 這種樂趣絕非一朝一夕的歡樂,這種所獲也絕非野鴨小雁一類獵物。 您早晨張開弓箭去射擊魏國大梁南部,射傷他的右臂直接牽動韓國,那麼中原地區的通路就斷絕了,上蔡各郡縣就不攻自破了。 返身再射擊圉的東面,砍斷了魏國的左臂,再向外射擊定陶,那麼魏國東部就放棄了,大宋、方與兩個郡縣就攻下了。 況且魏國被砍斷左膀右臂,就會傾倒墜落了;正面攻擊郯國,就能奪取並佔有大梁。 您在蘭台收攏弓箭,在西河飲馬,安定了魏國的大梁,這是第一次射箭的歡樂。 如果您對於射箭確實喜好不厭倦,那就拿出寶弓,換上石製箭頭和新繩,去東海射擊有鉤喙的大鳥,轉身回來重新修築長城作為防線,早晨射取東莒,晚上射取次丘,夜裡奪取即墨,轉身佔據午道,那麼就能得到長城的東邊,太山的北邊也就攻下了。 西邊與趙國接境,北邊達到燕,這樣,楚、趙、燕三國就像鳥張開翅膀,不用盟約就形成了合縱。 您到北邊可以遊觀燕國的遼東,到南國邊可以登山遙望越國的會稽,這就是再次射箭的歡樂。 至於泗上的十二國諸侯,左手牽引,右手拍打,就可以在一個早上佔有它們。 現在秦國打敗韓國,實際成了長久的憂患,因為秦國奪取韓國許多城都不能據守;秦國討伐魏國沒有功效,打擊趙國反而又擔憂,那麼秦魏的勇氣力量用盡了,原來楚國失去的漢中、析、酈便可以復得歸為己有了。 楚王您拿出寶弓,換上石製箭頭和新繩,涉足(meng,盟)要塞,等待秦國疲倦,就可以得到山東、河內,使楚國完整。 這樣,就能慰勞百姓,休養士兵,您就可以面向南稱王了。 所以說,秦國是只大鳥,背靠大陸居住,面向東方屹立,左面靠近趙國的西南,右面緊挨楚國的鄢郢,正面對著韓國、魏國,妄想獨吞中原,它的位置處於優勢,地勢又有利,展翅翱翔,方圓三千里,可見秦國不可能單獨縛住而一夜射得了。 」此人想以此激怒襄王,因此用這些話回答楚王。 襄王果然又叫來和他詳談,於是他就說:「先王被秦國欺騙,客死在外國,怨恨沒有比這再大的了。 現在,因為一個普通人有怨恨,還有用一個國家作為報復對象的,這就是白公、吳子胥。 當今,楚國方圓五千里,擁有百萬大軍,本來足以馳騁於千里原野,卻坐而待斃,我以為大王不會這樣做。 」於是,頃襄王派使者出使諸侯國,重新約定合縱,以便討伐秦國。 秦聽到這個消息,派軍來攻打楚國。 第20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2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