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出任秦相十年,很多皇親國戚都怨恨他。 趙良去見商君。 商君說:「我能見到你,是由於孟蘭皋的介紹,現在我們交個朋友,可以嗎?」趙良回答說:「鄙人不敢奢望。 孔子說過:『推薦賢能,受到人民擁戴的人才會前來;聚集不肖之徒,即使能使成王業的人也會引退。 』鄙人不才,所以不敢從命。 鄙人聽到過這樣的說法:『不該佔有的職位而佔有它叫做貪位,不該享有的名聲而享有它叫做貪名。 』鄙人要是接受了您的情誼,恐怕那就是鄙人既貪位又貪名了。 所以不敢從命。 」商鞅說:「您不高興我對秦國的治理嗎?」趙良說:「能夠聽從別人的意見叫做聰,能夠自我省察叫做明,能夠自我克制叫做強。 虞舜曾說過:『自我謙虛的人被人尊重。 』您不如遵循虞舜的主張去做,無須問我了。 」商鞅說:「當初,秦國的習俗和戎狄一樣,父子不分開,男女老少同居一室。 如今我改變了秦國的教化,使他們男女有別,分居而住,大造宮廷城闕,把秦國營建的像魯國、魏國一樣。 您看我治理秦國,與五羖大夫比,誰更有才幹?」趙良說:「一千張羊皮比不上一領狐腋貴重,一千個隨聲附合的人比不上一個人正義直言。 武王允許大臣們直言諫諍,國家就昌盛,紂王的大臣不敢講話,因而滅亡。 您如果不反對武王的做法,那麼,請允許鄙人整天直言而不受責備,可以嗎?」商君說:「俗話說,外表上動聽的話好比是花朵,真實至誠的話如同果實,苦口相勸、聽來逆耳的話是治病的良藥,獻媚奉承的話是疾病。 您果真肯終日正義直言,那就是我治病的良藥了。 我將拜您為師,您為什麼又拒絕和我交朋友呢!」趙良說:「那五羖大夫,是楚國偏僻的鄉下人。 聽說秦穆公賢明,就想去當面拜見,要去卻沒有路費,就把自己賣給秦國人,穿著粗布短衣給人家餵牛。 整整過了一年,秦穆公知道了這件事,把他從牛嘴下面提拔起來,凌駕於萬人之上,秦國人沒有誰不滿意。 他出任秦相六七年,向東討伐過鄭國,三次擁立晉國的國君,一次出兵救楚。 在境內施行德化。 巴國前來納貢;施德政於諸侯,四方少數民族前來朝見。 由余聽到這種情形,前來敲門投奔。 五羖大夫出任秦相,勞累不坐車,酷暑炎熱不打傘,走遍國中,不用隨從的車輛,不帶武裝防衛,他的功名載於史冊,藏於府庫,他的德行施教於後代。 五羖夫死時,秦國不論男女都痛哭流涕,連小孩子也不唱歌謠,正在舂米的人也因悲哀而不發出相應的呼聲。 這就是五羖大夫的德行啊。 如今您得以見秦王,靠的是秦王寵臣景監推薦介紹,這就說不上什麼名聲了。 身為秦國國相不為百姓造福而大規模地營建宮闕,這就說不上為國家建立功業了。 懲治太子的師傅,用嚴刑酷法殘害百姓,這是積累怨恨、聚積禍患啊。 教化百姓比命令百姓更深入人心,百姓模仿上邊的行為比命令百姓更為迅速。 如今您卻違情背理地建立權威變更法度,這不是對百姓施行教化啊。 您又在商於封地南面稱君,天天用新法來逼迫秦國的貴族子弟。 《詩經》上說:『相鼠還懂得禮貌,人反而沒有禮儀,人既然失去了禮儀,為什麼不快快地死呢。 』照這句詩看來,實在是不能恭維您了。 公子虔閉門不出已經八年了,您又殺死祝歡而用墨刑懲處公孫賈。 《詩經》上說:『得到人心的振興,失掉人心的滅亡。 』這幾件事,都不是得人心的呀。 您一出門,後邊跟著數以十計的車輛,車上都是頂盔貫甲的衛士,身強力壯的人做貼身警衛,持矛操戟的人緊靠您的車子奔隨。 這些防衛缺少一樣,您必定不敢出門。 《尚書》上說:『憑靠施德的昌盛,憑靠武力的滅亡。 』您的處境就好像早晨的露水,很快就會消亡一樣危險,您還打算要延年益壽嗎?那為什麼不把商於十五邑封地交還秦國,到偏僻荒遠的地方澆園自耕,勸秦王重用那些隱居山林的賢才,贍養老人,撫育孤兒,使父兄相互敬重,依功序爵,尊崇有德之士,這樣才可以稍保平安。 您還要貪圖商於的富有,以獨攬秦國的政教為榮寵,聚集百姓的怨恨,秦王一旦捨棄賓客而不能當朝,秦國所要拘捕您的人難道能少嗎?您喪身的日子就像抬起足來那樣迅速地到來。 」但商君沒有聽從趙良的勸告。 五個月之後,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 公子虔一班人告發商君要造反,派人去逮捕商君。 商君逃跑到邊境關口,想住旅店。 旅店的主人不知道他就是商君,說:「商君有令,住店的人沒有證件店主要連帶判罪。 」商君長長地歎息說:「唉呀!制定新法的遺害竟然到了這樣的地步!」離開秦國潛逃到魏。 魏國人怨恨他欺騙公子卬而打敗魏軍,拒絕收留他。 商君打算到別的國家。 魏國人說:「商君,是秦國的逃犯,秦國強大逃犯跑到魏國來,不送還,不行。 」於是把商君送回秦國。 商君再回到秦國後,就潛逃到他的封地商邑,和他的部屬發動邑中的士兵,向北攻擊鄭國謀求生路,秦國出兵攻打商君,把他殺死在鄭國黽池。 秦惠王把商君五馬分屍示眾,說:「不要像商鞅那樣謀反!」於是就誅滅了商君全家。 太史公說:商君,他的天性就是個殘忍少恩的人,考察他當初用帝王之道遊說孝公,憑藉著虛飾浮說,不是他自身的資質。 再說憑靠著國君寵臣太監的推薦,等到被任用,就刑罰公子虔,欺騙魏將公子卬,不聽趙良的規勸,足以證明商君殘忍少恩了。 我曾經讀過商君開塞耕戰的書籍,其內容和他本身的作為相類似。 但最終還是在秦國落得個謀反的惡名,這是有緣故的呀! 【原文】【註解】 商君者,衛之諸庶孽公子也(1),名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 鞅少好刑名之學(2),事魏相公叔座為中庶子。 公叔座知其賢,未及進(3)。 會座病(4),魏惠王親往問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諱(5),將奈社稷何(6)?」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願王舉國而聽之。 」王嘿然(7)。 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 」王許諾而去。 公叔座召鞅謝曰:「今者王問可以為相者,我言若(8),王色不許我(9)。 我方先君後臣,因謂王即弗用鞅,當殺之。 王許我。 汝可疾去矣十,且見禽。 」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殺臣乎?」卒不去。 惠王既去,而謂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國聽公孫鞅也,豈不悖哉!」 (1)庶孽:旁支側出或妾生之子。 (2)刑名之學:戰國時以申不害為代表的法家一派。 主張循名責實,以推行法治,強化上下關係。 刑,通「形」。 指形體或事實。 名,指言論或主張。 (3)進:推薦、保舉。 (4)會:適逢,正趕上。 (5)有如不可諱:倘有不測。 不可諱,亦作「不諱」。 死亡的婉轉說法。 諱,忌諱,隱瞞。 (6)這一句的意思是說國家怎麼辦呢?有托付何人的意思。 社稷:國家政權的代稱。 社,土地神。 稷,谷神。 以古代君主都祭祀社稷,故以代稱國家。 (7)嘿:同「默」。 (8)言:指推舉。 若:你。 (9)色:臉色,神情。 十疾:快,迅速。 禽:同「擒」拘捕,捕捉。 悖:荒唐,糊塗。 公叔既死,公孫鞅聞秦孝公下令國中求賢者,將修繆公之業(1),東復侵地(2),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寵臣景監以求見孝公。 孝公既見衛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 罷而孝公怒景監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監以讓衛鞅(3)。 衛鞅曰:「吾說公以帝道(4),其志不開悟矣。 」後五日,復求見鞅(5)。 鞅復見孝公,益愈(6),然而未中旨(7)。 罷而孝公復讓景監,景監亦讓鞅。 鞅曰:「吾說公以王道而未入也(8)。 請復見鞅。 」鞅復見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 罷而去。 孝公謂景監曰:「汝客善,可與語矣。 」鞅曰:「吾說公以霸道(9),其意欲用之矣。 誠復見我,我知之矣。 」衛鞅復見孝公。 公與語,不自知膝之前於席也十。 語數日不厭。 景監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歡甚也。 」鞅曰:「吾說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遠,吾不能待。 且賢君者,各及其身顯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數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強國之術說君,君大說之耳(13)。 然亦難以比德於殷周矣(14)。 」 第34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3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