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歲余,賈生征見。 孝文帝方受釐(1),坐宣室(2)。 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 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 至夜半,文帝前席(3)。 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 」居頃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 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 (1)受釐:漢制祭天地五畤,皇帝派人行祀或郡國祭祀之後,皆以祭余之肉歸致皇帝,以示受福,叫受釐。 (2)宣室:宮殿名,在未央宮中,是皇帝齋戒的地方。 (3)前席:古人席地而坐,前席指在坐席上往前移動,這是親近的表示。 文帝復封淮南厲王子四人皆為列侯。 賈生諫,以為患之興自此起矣。 賈生數上疏(1),言諸侯或連數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2)。 文帝不聽。 居數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後(3)。 賈生自傷為傅無狀(4),哭泣歲余,亦死。 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 及孝文崩,孝武皇帝立(5),舉賈生之孫二人至郡守(6),而賈嘉最好學,世其家(7),與余通書。 至孝昭時,列為九卿(8)。 (1)數:多次。 (2)稍:逐漸。 (3)後:指後代。 (4)無狀:無功勞,無成績。 (5)孝武皇帝:指漢武帝。 應為「今上」。 《史記》成書於武帝在世時,不應有「孝武皇帝」這樣的稱呼。 (6)舉:選拔。 (7)世:繼承。 (8)這二句乃後人所加,司馬遷未能活到此時。 太史公曰: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1),悲其志。 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 及見賈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諸侯,何國不容,而自令若是。 讀《服鳥賦》,同死生(2),輕去就(3),又爽然自失矣(4)。 (1)《天問》、《招魂》、《哀郢》:以上都是屈原作品的篇目,也有人說《招魂》是宋玉的作品。 (2)同死生:把死生同等看待。 (3)輕去就:指不把職務上的升降看得很重。 (4)爽然:默然。 回目錄 《史記》譯注 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 張連科 譯注 【說明】 《呂不韋列傳》是呂不韋一個人的傳記,但作者通過這篇傳載,反映了秦廷內部的爭權奪利、皇太后的放蕩生活,以及政治鬥爭的殘酷無情。 在本傳中,作者突出塑造的是呂不韋的形象。 呂不韋本為韓國人,因擅長於經營之道,賤買貴賣,家累千金,當他到邯鄲做生意,見到了被當作人質的秦王之孫子楚時,立刻就從商業上的投機轉向了政治上的投機,產生了「奇貨可居」的念頭。 作者集中筆墨,詳細地描寫了呂不韋和子楚的密謀策劃,以及呂不韋為子楚爭得為太子繼承人的經過。 在這一系列緊鑼密鼓的活動中,呂不韋深謀遠慮,處處是主動者,而子楚聽之任之,還答應在事成之後,「請得分秦國與君共之」,似乎在這裡進行的不是一場政治鬥爭,而是一筆交易,一樁買賣。 就這樣,作者不動聲色地把呂不韋那種商人的唯利是圖的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 對於子楚,作者寫他才能平庸,但卻非常好色,一見到呂不韋的小妾就要據為己有,也不在乎她是否懷孕在身。 呂不韋雖然極喜歡此女,但一想到還要放長線釣大魚,就忍痛把她送給了子楚。 回去一年之後,生下一子名政,這就是後來的秦始皇。 有人認為秦始皇不是呂不韋的兒子,這自可成為一家之言,但是司馬遷確實認為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兒子,裡面所包含的意思是耐人尋味的。 從前封建皇帝對自己繼位的兒子正出庶出,長子次子都非常重視,考慮再三,甚至為此殺人流血,而現在呂不韋卻不動聲色,不廢吹灰之力就使自己的兒子做了秦國繼承人,後來又當了皇帝,竊取了強暴之秦的全部權力,真是莫大的諷刺! 對於呂不韋的小妾——邯鄲歌女,從賤到貴,作者對她的姓氏名字隻字未提,這已經暗含了一種極大的輕蔑,而描寫的重點又是她的放蕩淫亂。 趁始皇年幼之時,先「時時竊私通呂不韋」,等到始皇長大之後,她依然如故。 但呂不韋害怕了,他深知此事關係重大,弄不好是要殺頭的。 所以他找來嫪毐以代之。 如果說他以前和呂不韋私通還可以講是重溫舊情的話,到現在她所追求的就只有性慾上的滿足了。 就是這樣一個人,竟還是堂堂的一國之母后,而統治階層的腐朽醜惡也就可想而知了。 另外太后所生的兒子秦始皇,在本篇中是一個凶狠、殘暴的人物,嫪毐與太后私通事發之後,他不僅將嫪毐滿門抄斬,而且還把太后與嫪毐生的兩個兒子一同殺掉,逼死生父呂不韋,把生母也遷徙到雍縣。 總而言之,這篇傳記中沒有一個是作者同情的人物,我們可以這樣說,本篇是作者滿懷憎惡和輕蔑描繪出的一幅群丑圖。 【譯文】 呂不韋是陽翟的大商人,他往來各地,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以積累起千金的家產。 秦昭王四十年(前267),太子去世了。 到了昭王四十二年,把他的第二個兒子安國君立為太子。 而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 安國君有個非常寵愛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稱之為華陽夫人。 華陽夫人沒有兒子。 安國君有個排行居中的兒子名叫子楚,子楚的母親叫夏姬,不受寵愛。 子楚作為秦國的人質被派到趙國。 秦國多次攻打趙國,趙國對子楚也不以禮相待。 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孫子,在趙國當人質,他乘的車馬和日常的財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 呂不韋到邯鄲去做生意,見到子楚後非常喜歡,說:「子楚就像一件奇貨,可以屯積居奇。 以待高價售出」。 於是他就前去拜訪子楚,對他遊說道:「我能光大你的門庭。 」子楚笑著說:「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門庭,然後再來光大我的門庭吧!」呂不韋說:「你不懂啊,我的門庭要等待你的門庭光大了才能光大。 」子楚心知呂不韋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談。 呂不韋說:「秦王已經老了,安國君被立為太子。 我私下聽說安國君非常寵愛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沒有兒子,能夠選立太子的只有華陽夫人一個。 現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間,不受秦王寵幸,長期被留在諸侯國當人質,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國君繼位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長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邊的其他兄弟們爭太子之位啦。 」子楚說:「是這樣,但該怎麼辦呢?」呂不韋說:「你很貧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麼來獻給親長,結交賓客。 我呂不韋雖然不富有,但願意拿出千金來為你西去秦國遊說,侍奉安國君和華陽夫人,讓他們立你為太子。 」子楚於是叩頭拜謝道:「如果實現了您的計劃,我願意分秦國的土地和您共享。 」 呂不韋於是拿出五百金送給子楚,作為日常生活和交結賓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買珍奇玩物,自己帶著西去秦國遊說,先拜見華陽夫人的姐姐,把帶來的東西統統獻給華陽夫人。 順便談及子楚聰明賢能,所結交的諸侯賓客,遍及天下,常常說「我子楚把夫人看成天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 夫人非常高興。 呂不韋乘機又讓華陽夫人姐姐勸說華陽夫人道:「我聽說用美色來侍奉別人的,一旦色衰,寵愛也就隨之減少。 現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寵愛,卻沒有兒子,不趁這時早一點在太子的兒子中結交一個有才能而孝順的人,立他為繼承人而又像親生兒子一樣對待他,那麼,丈夫在世時受到尊重,丈夫死後,自己立的兒子繼位為王,最終也不會失勢,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一句話能得到萬世的好處啊。 不在容貌美麗之時樹立根本,假使等到容貌衰竭,寵愛失去後,雖然想和太子說上一句話,還有可能嗎?現在子楚賢能,而自己也知道排行居中,按次序是不能被立為繼承人的,而他的生母又不受寵愛,自己就會主動依附於夫人,夫人若真能在此時提拔他為繼承人,那麼夫人您一生在秦國都要受到尊寵啦。 」華陽夫人聽了認為是這樣,就趁太子方便的時候,委婉地談到在趙國做人質的子楚非常有才能,來往的人都稱讚他。 接著就哭著說:「我有幸能填充後宮,但非常遺憾的是沒有兒子,我希望能立子楚為繼承人,以便我日後有個依靠。 」安國君答應了,就和夫人刻下玉符,決定立子楚為繼承人,安國君和華陽夫人都送好多禮物給子楚,而請呂不韋當他的老師,因此子楚的名聲在諸侯中越來越大。 第44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4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