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陰侯夏侯嬰,沛人也。 為沛廄司御(1)。 每送使客還,過沛泗上亭,與高祖語,未嘗不移日也(2)。 嬰已而試補縣吏(3),與高祖相愛。 高祖戲而傷嬰,人有告高祖。 高祖時為亭長,重坐傷人(4),告故不傷嬰,嬰證之。 後獄覆(5),嬰坐高祖系歲余,掠笞數百(6),終以是脫高祖(7)。 (1)廄:馬房。 司御:掌管養馬駕車的人。 (2)移日:日影移動,形容時間較長。 (3)已而:不久。 試補:試用充任。 (4)重坐傷人:官吏傷人,知法犯法,故加重治罪。 (5)獄覆:獄辭翻覆。 劉邦說沒傷害夏侯嬰,夏侯嬰也這樣證明,但法吏認為夏侯嬰是原告,因此被判為「誣告反坐」。 (6)掠笞:用鞭、杖、竹板拷打犯人,以問供詞。 (7)脫:開脫,免於刑罰。 高祖之初與徒屬欲攻沛也(1),嬰時以縣令史為高祖使。 上降沛一日(2),高祖為沛公,賜嬰爵七大夫,以為太僕。 從攻胡陵,嬰與蕭何降泗水監平,平以胡陵降,賜嬰爵五大夫。 從擊秦軍碭東,攻濟陽,下戶牖,破李由軍雍丘下,以兵車趣攻戰疾(3),賜爵執帛(4)。 常以太僕奉車從擊章邯軍東阿、濮陽下,以兵車趣攻戰疾,破之,賜爵執珪。 復常奉車從擊趙賁軍開封,楊熊軍曲遇。 嬰從捕虜六十八人,降卒八百五十人,得印一匱(5)。 因復常奉車從擊秦軍雒陽東,以兵車趣攻戰疾,賜爵封轉為滕公。 因復奉車從攻南陽,戰於藍田、芷陽,以兵車趣攻戰疾,至霸上。 項羽至,滅秦,立沛公為漢王。 漢王賜嬰爵列侯,號昭平侯,復為太僕,從入蜀、漢。 (1)徒屬:徒眾,屬眾。 (2)上:指高祖。 (3)趣攻:急速進攻。 趣通「促」。 急、快。 (4)執帛:此與下「執珪」:都是爵位名。 (5)匱:匣子。 還定三秦,從擊項籍。 至彭城,項羽大破漢軍。 漢王敗,不利,馳去。 見孝惠、魯元(1),載之。 漢王急,馬罷(2),虜在後(3),常蹶兩兒欲棄之(4),嬰常收,竟載之,徐行面雍樹乃馳(5)。 漢王怒,行欲斬嬰者十餘,卒得脫,而致孝惠、魯元於豐。 (1)魯元:劉邦的女兒(魯元公主)。 (2)罷:通「疲」。 (3)虜:指項羽的軍隊。 (4)蹶:踏,用腳推。 (5)面:面對面。 雍樹:當時方言,指抱小孩子。 意思是小孩子抱著大人的脖子,像吊在樹上似的。 雍:通「擁」。 漢王既至滎陽,收散兵,復振,賜嬰食祈陽。 復常奉車從擊項籍,追至陳,卒定楚(1),至魯,益食茲氏。 漢王立為帝。 其秋,燕王臧荼反,嬰以太僕從擊荼。 明年,從至陳,取楚王信。 更食汝陰,剖符世世勿絕。 以太僕從擊代,至武泉、雲中,益食千戶。 因從擊韓信軍胡騎晉陽旁,大破之。 追北至平城(2),為胡所圍,七日不得通。 高帝使使厚遺閼氏(3),冒頓開圍一角。 高帝出欲馳,嬰固徐行,弩皆持滿外向,卒得脫。 益食嬰細陽千戶。 復以太僕從擊胡騎句注北,大破之。 以太僕擊胡騎平城南,三陷陳,功為多,賜所奪邑五百戶。 以太僕擊陳豨、黥布軍,陷陳卻敵,益食千戶,定食汝陰六千九百戶,除前所食。 (1)卒定楚:最後終於平定了楚地。 (2)追北:追擊逃跑的敗軍。 (3)厚遺閼氏(y□n zh□,煙支):送給閼氏(即匈奴王后好多禮物)。 嬰自上初起沛,常為太僕,竟高祖崩。 以太僕事孝惠。 孝惠帝及高後德嬰之脫孝惠(1)、魯元於下邑之間也,乃賜嬰縣北第第一(2),曰「近我」,以尊異之。 孝惠帝崩,以太僕事高後。 高後崩,代王之來(3),嬰以太僕與東牟侯入清宮(4),廢少帝(5),以天子法駕迎代王代邸(6),與大臣共立為孝文皇帝,復立太僕。 八歲卒,謚為文侯。 子夷侯灶立,七年卒。 子共侯賜立,三十一年卒。 子侯頗尚平陽公主(7)。 立十九歲,元鼎二年(8),坐與父御婢奸罪,自殺,國除。 (1)德:感恩戴德。 (2)縣北第:指京師宮庭北面的住宅。 縣,古指京城及周圍千里之地。 (3)代王:指劉邦的兒子劉恆,即後來的漢文帝。 (4)東侔侯:指齊悼惠王劉肥的兒子劉興居。 事見卷九《呂太后本紀》、卷十《孝文本紀》。 清宮:清理宮。 這裡指清除宮廷中的呂氏殘餘勢力。 (5)少帝:呂後把呂氏子假稱惠帝嬪妃所生,此人名劉弘,封為常山王,後立為帝,史稱為少帝。 (6)法駕:天子的車駕。 代邸:代王的住宅。 (7)尚:指臣子娶君主的女兒,有高攀之意。 (8)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 元鼎,漢武帝第五個年號。 穎陰侯灌嬰者,睢陽販繒者也(1)。 高祖之為沛公,略地至雍丘下,章邯敗殺項梁,而沛公還軍於碭,嬰初以中涓從擊破東郡尉於成武及秦軍於槓裡(2),疾鬥,賜爵七大夫。 從攻秦軍亳南、開封、曲遇,戰疾力(3),賜爵執帛,號宣陵君。 從攻陽武以西至雒陽,破秦軍屍北,北絕河津,南破南陽守陽城東,遂定南陽郡。 西入武關,戰於藍田,疾力,至霸上,賜爵執珪,號昌文君。 沛公立為漢王,拜嬰為郎中,從入漢中,十月,拜為中謁者。 從還定三秦,下櫟陽,降塞王(4)。 還圍章邯於廢丘,未拔。 從東出臨晉關,擊降殷王(5),定其地。 擊項羽將龍且,魏相項他軍定陶南,疾戰,破之。 賜嬰爵列侯,號昌文侯,食杜平鄉(6)。 (1)繒:絲織品的總稱。 古稱帛,漢稱繒。 (2)中涓:皇帝的親近侍從官。 (3)疾力:英勇作戰,奮力拚殺。 (4)塞王:指秦降將司馬欣,他被項羽封為塞王。 (5)殷王:指趙將司馬卯,亦為項羽所封。 (6)杜平鄉:杜縣的平鄉。 夏以中謁者從降下碭,以至彭城。 項羽擊,大破漢王。 漢王遁而西(1),嬰從還,軍於雍丘。 王武、魏公申徒反,從擊破之。 攻下黃(2),西收兵,軍於滎陽。 楚騎來眾,漢王乃擇軍中可為(車)騎將者,皆推故秦騎士重泉人李必,駱甲習騎兵,今為校尉,可為騎將。 漢王欲拜之,必,甲曰:「臣故秦民,恐軍不信臣,臣願得大王左右善騎者傅之(3)。 」灌嬰雖少,然數力戰,乃拜灌嬰為中大夫,令李必、駱甲為左右校尉,將郎中騎兵擊楚騎於滎陽東,大破之。 受詔別擊楚軍後,絕其餉道(4),起陽武至襄邑。 擊項羽之將項冠於魯下,破之,所將卒斬右司馬、騎將各一人。 擊破柘公王武,軍於燕西,所將卒斬樓煩將五人(5),連尹一人。 擊王武別將桓嬰白馬下,破之,所將卒斬都尉一人。 以騎渡河南,送漢王到雒陽,使北迎相國韓信軍於邯鄲。 還至敖倉,嬰遷為御史大夫。 (1)遁:逃跑。 (2)下黃:奪取了黃、黃,指外黃縣。 (3)傅:輔佐。 (4)餉道:運送軍糧的通道。 (5)樓煩將:指騎射精熟、武藝高超的騎兵將領。 樓煩,是古西北少數民族,特善騎射,因此當時軍中稱善騎射者為「樓煩將」。 三年(1),以列侯食邑杜平鄉(2)。 以御史大夫受詔將郎中騎兵東屬相國韓信,擊破齊軍於歷下,所將卒虜車騎將軍華毋傷及將吏四十六人。 降下臨菑,得其守相田光。 追齊相田橫至嬴、博,破其騎,所將卒斬騎將一人,生得齊將四人。 攻下嬴、博,破齊將田吸於千乘,所將卒斬吸。 東從韓信攻龍且、留公旋於高密,卒斬龍且,生得右司馬、連尹各一人,樓煩將十人,身生得亞將周蘭(3)。 (1)三年:即漢王三年,公元前204年。 (2)前已云「食杜平鄉」,此處又雲,所以王先謙認為前為衍文(見《漢書補注》)。 (3)亞將:副將。 齊地已定,韓信自立為齊王,使嬰別將擊楚將公杲於魯北,破之。 轉南,破薛郡長,身虜騎將一人。 攻(博)〔博〕陽,前至下相以東南僮、取慮、徐。 度淮,盡降其城邑,至廣陵。 項羽使項聲、薛公、郯公復定淮北。 嬰度淮北(1),擊破項聲、郯公下邳,斬薛公,下下邳,擊破楚騎於平陽,遂降彭城,虜柱國項佗,降留、薛、沛、酇、蕭、相。 攻苦、譙,復得亞將周蘭。 與漢王會頤鄉。 從擊項籍軍於陳下,破之,所將卒斬樓煩將二人,虜騎將八人。 賜益食邑二千五百戶(2)。 項籍敗垓下去也,嬰以御史大夫受詔將車騎別追項籍至東城,破之。 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 降左右司馬各一人,卒萬二千人,盡得其軍將吏。 下東城、歷陽。 渡江,破吳郡長吳下(3),得吳守,遂定吳、豫章、會稽郡。 還定淮北,凡五十二縣。 (1)度:同「渡」。 (2)益:增加。 (3)吳:指吳縣。 下有「遂定吳」之吳,指吳郡。 吳郡郡治在吳縣。 漢王立為皇帝,賜益嬰三千戶。 其秋(1),以車騎將軍從擊破燕王臧荼。 明年,從至陳,取楚王信。 還,剖符,世世勿絕,食穎陰二千五百戶,號曰穎陰侯。 第49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4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