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莊被派遣視察黃河決口,他請求給五天時間準備行裝。 皇上說:「我聽說『鄭莊遠行,千里不帶糧』,為什麼還要請求準備行裝的時間?」鄭莊在外人緣雖好,但在朝中常常附和順從主上之意,不敢過於明確表示自己的是非主張。 到他晚年,漢朝征討匈奴,招撫各地少數民族,天下耗費財物很多,國家財力物力更加匱乏。 鄭莊保舉的人及其賓客,替大農令承辦運輸,虧欠錢款甚多。 司馬安任淮陽郡太守,檢舉此事,鄭莊因此落下罪責,贖罪後削職為平民。 不久,入丞相府暫行長史之職。 皇上認為他年事已高,讓他去做汝南郡太守。 幾年後,卒於任上。 鄭莊、汲黯當初位列九卿,為政清廉,平日居家品行也純正。 這兩人中途都曾被罷官,家境清貧,賓客遂日趨沒落。 待到做郡守,死後家中沒有剩餘的財物。 鄭莊的兄弟子孫因他的緣故,官至二千石者有六、七人之多。 太史公說:憑著汲黯、鄭當時為人那樣賢德,有權勢時賓客十倍,無權勢時情形就全然相反,他們尚且如此,更何況一般人呢!下邽(gu□,龜)縣翟公曾說過,起初他做廷尉,家中賓客盈門;待到一丟官,門外便冷清得可以張羅捕雀。 他復官後,賓客們又想往見,翟公就在大門上寫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貧一富,乃知交態。 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汲黯、鄭莊也有此不幸,可悲啊! 【原文】【註解】 汲黯字長孺,濮陽人也。 其先有寵於古之衛君(1)。 至黯七世,世為卿大夫。 黯以父任(2),孝景時為太子洗馬,以莊見憚(3)。 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為謁者。 東越相攻(4),上便黯往視之。 不至,至吳而還,報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河內失火,延燒千餘家,上使黯往視之。 還報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燒(5),不足憂也。 臣過河南,河南貧人傷水旱萬餘家,或父子相食,臣謹以便宜(6),持節發河南倉粟以振貧民(7)。 臣請歸節,伏矯制之罪(8)。 」上賢而釋之,遷為滎陽令。 黯恥為令,病歸田里(9)。 上聞,乃召拜為中大夫十。 以數切諫,不得久留內,遷為東海太守。 黯學黃老之言(11),治官理民,好清靜,擇丞史而任之。 其治,責大指而已(12),不苛小(13)。 黯多病、臥閨內不出(14)。 歲余,東海大治。 稱之。 上聞,召以為主爵都尉,列於九卿。 治務在無為而已,弘大體,不拘文法(15)。 (1)古之衛君:戰國後期衛侯降而為君,故雲。 詳見卷三十七《衛康叔世家》。 (2)任:保舉。 漢制規定,凡居官二千石以上者,任職滿三年可保舉同胞兄弟或兒子一人為郎官,稱為「任子」。 (3)憚:懼怕。 (4)東越相攻:甌越(都東甌,今浙江溫州)與閩越(都東治,今福建福州)合稱東越。 景帝三年(前154)吳楚反叛,甌越東海王搖先是舉兵從吳,事敗後又殺吳王濞以自脫罪責。 吳王子逃入閩越,為報仇,於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勸閩越出兵圍東甌,甌越遂向朝廷求救。 事詳卷一百一十四《東越列傳》。 (5)比:緊挨著。 (6)便宜:趁便見機行事。 (7)節: 符節,朝廷派官出使時作為憑證的信物。 振:通「賑」,救濟。 (8)矯制:假借君主名義發佈命令。 制:帝王的命令。 (9)田里:故鄉。 十召拜:徵召授予官職。 (11)黃老之言:道家學說。 道家以黃帝、老子為祖,故雲。 (12)指:大指,意圖。 (13)苛小:挑剔苛求小節。 後文「小苛」意同此。 (14)閨 :內室。 (15)文法:法規,法令條文。 黯為人性倨(1),少禮,面折(2),不能容人之過。 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見(3),士亦以此不附焉。 然好學,遊俠(4),任氣節(5),內行脩絜(6),好直諫,數犯主之顏色,常慕傅柏、袁盎之為人也。 善灌夫、鄭當時及宗正劉棄(7)。 亦以數直諫,不得久居位。 當是時,太后弟武安侯蚡為丞相,中二千石來拜謁(8),蚡不為禮。 然黯見蚡未嘗拜,常揖之。 天子方招文學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對曰:「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9)!」上默然,怒,變色而罷朝。 公卿皆為黯懼。 上退,謂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戇也十!」群臣或數黯(11),黯曰:「天子置公卿輔弼之臣,寧令從諛承意,陷主於不義乎?且已在其位,縱愛身,奈辱朝廷何!」 (1)倨:傲慢。 (2)面折:當面頂撞。 折,斷,此指拒斥、駁回。 (3)忍見:耐著性子見面。 (4)遊俠:好交遊並且勇於解救他人危難的人。 (5)任氣節:看重志氣操守。 (6)內行:平日居家的品行。 脩:通「修」,美好。 絜:同「清」潔淨,純潔。 (7)劉棄:《漢書·張馮汲鄭傳》為「劉棄疾」。 (8)中二千石:漢代內自九卿郎將,外至郡守尉的偕祿等級,皆為二千石。 其中包括中二千石、二千石和比二千石三個等級,中二千石是最高級。 中:合乎,滿。 (9)唐虞:儒家所推崇的遠古帝王唐堯和虞舜。 十戇(zhuang,壯):憨厚剛直。 (11)數:列舉過失,指責。 黯多病,病且滿三月,上常賜告者數(1),終不愈,最後病(2),莊助為請告。 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職居官,無以逾人。 然至其輔少主,守城深堅(3),招之不來,麾之不去(4),雖自謂賁、育亦不能奪之矣(5)。 」上曰:「然。 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 大將軍青侍中,上踞廁而視之(6)。 丞相弘燕見(7),上或時不冠。 至如黯見,上不冠不見也。 上嘗坐武帳中(8),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見黯,避帳中,使人可其奏。 其見敬禮如此。 (1)這句是說漢武帝對汲黯給予破例的照顧。 漢制規定,居官者病滿三月當免官,而武帝幾次特許汲黯可以不免官而居家養病。 告:休假。 數:屢次。 (2)病:重病,病得很厲害。 (3)守城:當依《漢書·張馮汲鄭傳》作「守成」,保護已成的事業。 (4)麾(hu□,灰):通「揮」,揮手令去的意思。 (5)賁、育:孟賁和夏育,都是戰國時秦武王的壯士,勇力過人。 (6)踞:蹲或坐。 廁:廁所。 一說通「側」,指床邊。 (7)燕見:和朝見相對而言,指在帝王閒暇時進見。 燕:通「宴」,安閒。 (8)武帳:御殿內四周陳設著五種兵器(矛、戟、鉞、楯、弓矢)的帳帷,以示威武。 一說織成武士形象的帳帷。 張湯方以更定律令為廷尉,黯數質責湯於上前,曰:「公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業,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國富民,使囹圄空虛(1),二者無一焉。 非苦就行,放析就功(2),何乃取高皇帝約束紛更之為(3)?公以此無種矣(4)。 」黯時與湯論議,湯辯常在文深小苛(5),黯伉厲守高不能屈(6),忿發罵曰:「天下謂刀筆吏不可以為公卿(7),果然。 必湯也(8),令天下重足而立(9),側目而視矣!」 是時,漢方征匈奴,招懷四夷十。 黯務少事,乘上間(11),常言與胡和親,無起兵(12),上方向儒術(13),尊公孫弘。 及事益多,吏民巧弄(14)。 上分別文法,湯等數奏決讞以幸(15)。 而黯常毀儒,面觸弘等徒懷詐飾智以阿人主取容(16),而刀筆吏專深文巧詆(17),陷人於罪,使不得反其真(18),以勝為功。 上愈益貴弘、湯,弘,湯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說也(19),欲誅之以事。 弘為丞相,乃言上曰:「右內史界部中多貴人宗室,難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請徙黯為右內史。 」為右內史數歲,官事不廢。 第64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647頁